湖北恩施5个滇楸半同胞家系育苗初报

2019-07-08 03:55来生艳樊孝萍徐红梅张新叶
湖北林业科技 2019年3期

来生艳 樊孝萍 徐红梅 张新叶

摘 要:为发掘利用湖北乡土滇楸资源,本研究对源自恩施地区的5个滇楸半同胞家系开展不同时间播种移栽育苗试验。研究结果表明,3月1日播种4月17日移栽大田的滇楸家系间苗木地径和株高性状存在极显著差异,4月20日播种6月1日移栽大田的滇楸不同家系间苗木地径和株高性状差异均不显著。4月移栽苗木的地径和株高遗传力分别为0.818和0.749,明显高于6月移栽苗木的性状遗传力。

关键词:湖北恩施;滇楸;半同胞家系;苗期性状;不同时间移栽

中图分类号:S791.2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020(2019)03-0030-03

滇楸Catalpa fargesii Bur.f. duclouxii (Dode) Gilmour,别名光灰楸,为紫葳科梓属高大落叶乔木,其主要分布在湖北(来凤,鹤峰,恩施,利川,建始,房县,十堰)、湖南、四川、贵州、云南等省地[1]。滇揪木材结构细,纹理通直,花纹美观,重量和力学性质中等,加工性能好,胀缩性很小,不易开裂变形,抗虫、防腐、防湿性能强,是家具、装修、建筑、造船等的优良用材[2]。目前国内有关滇楸的研究多集中在引种[3-5]、生物学特性[6-8]、逆境胁迫[9,10]、胚胎學研究[11]等方面,有关滇楸半同胞家系育苗的相关研究也较多[5,12],但未见湖北乡土滇楸资源的有关报道。本研究对湖北恩施地区采集的5个滇楸半同胞家系进行育苗,开展不同家系苗期生长差异性比较研究,旨在为发掘利用湖北乡土滇楸资源提供基本信息。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位于湖北省石首市东升镇南碾村,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光照较充足,平均每天实际光照超过5 h,年太阳辐射总值约2 000 h。年平均气温16.3~16.5 ℃,年降雨量1 099~1 230 mm,年平无霜期258 d。土壤为潮沙泥土,颗粒均匀,质地疏松,理化性能较好,土层深厚,土壤pH值7.5~8.5。

1.2 材料来源

2017年10~11月,鄂西南恩施地区采集5株优树种子,置于种子贮藏箱中保存。2018年3月1日及4月20将每个家系分别取一半种子在武汉进行室内营养钵播种育苗,当幼苗长至10 cm左右时移栽至石首大苗,移栽时间分别是4月17日及6月1日,移栽后按常规管理进行培育。田间每个家系按块状排列,株行距0.3 m×0.5 m。

1.3 性状调查

2018年12月底在苗木生长停止后分别对5个家系两次不同时间移栽的苗木进行地径及株高性状调查,地径测量采用数显游标卡尺,株高采用测高杆测量。每个家系2次移栽苗分别随机抽取20株苗进行测量。

1.4 数据分析

采用EXCEL和SPSS 19.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在方差分析的基础上,估算株高、地径指标的变异系数、家系遗传力[13]等遗传参数,参数估算如下:

家系遗传力h2=1-1/F

变异系数CV(%)=S/X×100(S为标准差,X为平均值)

2 结果与分析

2.1 一年生滇楸苗木生长情况

本研究对5个滇楸家系的种子分两次播种育苗,以观察不同的育苗生长期对苗木年生长量的差异表现。第一批为3月1日室内播种,4月17日移栽大田;第二批为4月20日室内播种,6月1日移栽大田。12月底同时对两批苗木进行苗高和地径性状调查。结果显示4月17日移栽的5个家系苗木中(表1),对于地径性状,以6号家系的平均地径最大,达到29.33 mm,2号家系的平均地径最小,为22.76 mm,5个家系地径生长量排序为6号>5号>1号>9号>2号;对于株高性状,以1号家系的平均株高最大,达到225 cm,5号家系的平均株高最小,为186.75 cm,5个家系株高生长量排序为1号>6号>9号>2号>5号。6月1日移栽的家系生长量对比结果显示(表2),5个家系地径生长量排序为5号>6号>1号>9号>2号,株高生长量排序为1号>6号>9号>2号>5号。对比两个不同时期移栽的5个家系的地径和株高性状发现,4月17日移栽的无论哪个家系的苗木地径和株高,其生长量都远远大于6月1日移栽的,地径相差幅度7.70~12.84 mm,株高相差幅度81.35~105.30 cm。而且对比发现不同家系苗木地径和株高两性状的生长量排序并不一致,地径生长量最大,其株高生长量不一定最大,同时,4月与6月移栽两批次中,不同家系苗木平均地径的排序也有所变化。

2.2 性状差异分析及遗传参数估计

分别对5个滇楸家系两批次移栽苗木的地径和株高分别进行方差分析和遗传力等参数估算,结果表明:4月17日移栽的5个家系间地径和株高性状都存在极显著差异(表2),而6月1日移栽的5个家系间地径和株高性状差异不显著。两批次移栽苗木对比发现,4月份移栽的平均地径比6月份移栽的粗11.1 mm,平均树高相差95.24 cm,表明4~5月温度适宜是滇楸苗期生长的一个速生期,6月份移栽的苗木错过了第一个速生期,性状数据不能准确反映全年的生长量。遗传力是树木生长性状的重要遗传参数,表3列出了两批次移栽苗的地径和株高性状的遗传力,从中可以看出,4月17日移栽苗相对于6月1日移栽苗,4月份移栽更能充分体现苗木在一年中的正常生长周期,其地径和株高的遗传参数也更能准确地反映其相应的遗传特性。4月移栽苗木的地径和株高遗传力分别为0.818和0.749,两者都明显高于6月移栽苗木的性状遗传力,也从侧面反映出6月移栽苗木不能准确体现其遗传特性。就变异而言,株高较地径具有较高的遗传变异系数,以株高为据进行选择的潜力较大。

3 结论

(1)湖北恩施5个滇楸半同胞家系间存在着较丰富的遗传变异。按正常时间移栽的不同家系间地径和株高性状都存在着极显著差异。

(2)大田移栽时间不同对一年生滇楸苗木的生长量存在显著影响。湖北滇楸正常播种育苗应在3月播种4月移栽,迟于4月下旬移栽将严重影响苗木当年生长量。

(3)湖北恩施滇楸家系地径和株高性状具有较高的遗传力,不同家系不同性状具有不同的遗传变异系数,可参考进行苗期选择。

(4)本试验仅就一年生不同时期移栽的滇楸苗木的地径、株高性状进行了分析,而且育苗地点位于江汉平原,不同家系苗木的后续生长情况还需在今后的研究中进一步总结与完善。[LL]

参 考 文 献

[1]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委会.中国植物志[M/OL].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http://frps.iplant.cn/.

[2]潘庆凯,康平生,郭明.楸树[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84.

[3]陈云峰,潘会彪,黄庆一,等.广西桂中北引种滇楸優良无性系试验初报[J].安徽农学通报,2018,24(03-04):58-60.

[4]张新叶,彭婵,李振芳,等.湖北引种滇楸优良无性系苗期测定与选择[J].西南林业大学学报,2014,34(6):55-59.

[5]王俊青,刘宗恒,赵天宇,等.滇楸家系苗期试验初报[J].湖北林业科技,2012(1):16-18.

[6]余丽云.滇楸的染色体核型分析[J].西南林学院学报,1919,11(1):29-32.

[7]姚淑均,张守攻,王军辉,等.滇楸花部性状的表型多样性研究[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3,33(10):19-24.

[8]姚淑均,张守攻,王军辉,等.滇楸结实特性及果实性状变异研究[J].种子,2013,32(3):5-10.

[9]黄国伟,陈慧玲,包一鸣,等.滇楸幼苗无性系光合特性的比较[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15,43(1):20-23,66.

[10]杨自云,姜永雷,蔡云聪,等.土壤干旱对滇楸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J].北方园艺,2013(23):92-95.

[11]江荣翠,彭方仁,谭鹏鹏.滇楸体胚发生及生理生化特性研究[J].林业科技开发,2014,28(1):25-29.

[12]杨安敏,姚淑均,许杰,等.滇楸半同胞家系子代苗期性状的遗传变异[J].种子,2010,29(3):89-93.

[13]沈颐环.林木育种学[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0.

(责任编辑:唐 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