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域旅游助推乡村旅游发展路径研究

2019-07-08 05:34田凤娟
旅游纵览·行业版 2019年6期
关键词:全域旅游发展

田凤娟

2018年是中国全域旅游年,乡村旅游在全域旅游发展的背景下,可获得新的发展契机。十九大期间,我国提出了要建设美丽中国的新理念,美丽乡村的建设和美丽中国目标的实现,都需要乡村旅游在其中展现强大的生命力。文章首先分析了全域旅游助推下乡村旅游发展现状,进而对问题进行了分析,在分析的基础上着重研究全域旅游优化乡村旅游发展路径。

引言

全域旅游在2015年之前还只是停留在理论概念研究阶段,2016年,从景点旅游走向全域旅游-努力开创我国“十三五”旅游发展新局面的报告中提出了发展全域旅游的新理念,全域旅游这一理念从提出之后,迅速成为旅游业界及相关学者的研究重点及热点,各地区都在积极响应并踊跃的参与,同年,国家旅游局共推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500家,覆盖范围广泛,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都覆盖在内。文化和旅游部把“美丽中国——2018全域旅游年”,定为2018年旅游主题。十九大期间,我国提出了要建设美丽中国的新理念,美丽乡村的建设以及美麗中国目标的实现,都需要乡村旅游在其中展现强大的生命力。乡村旅游在高速发展的同时日渐出现了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乡村旅游缺乏规划性指导、产品单一、产业缺乏活力、资金引入难度大以及营销理念落后等方面。村旅游发展需要获得新的机会,乡村旅游的发展以及成功也是全域旅游最终实现的基础条件之一。

一、全域旅游助推下乡村旅游发展现状

(一)乡村旅游产业不断拓宽

2015年至今,乡村旅游产业在全域旅游的助推下,乡村旅游产业在不断的拓展,不再局限于简单的观光、游览、休闲以及简单的乡村活动、项目的参与,而是向多方面、多产业角度进行触及。乡村旅游产业在乡村住宿业、特色乡村建设、民俗风情开发、农家乐经营以及乡村手工业方面进行拓展,在相关产业不断发展的情况下,乡村旅游解决了剩余劳动就业问题,增加当地乡村旅游从业者的收入。并且在乡村网络建设的辅助下,乡村旅游支付手段也与时俱进,与支付宝、微信等第三方平台进行有效合作,乡村旅游在发展传统业务的情况下,也能与当前的科技进步保持密切联系,在业务不断拓展的前提下,游客在乡村旅游的旅游体验感不断增强。

(二)乡村旅游体现出对游客满意度重视的苗头

全域旅游背景下游客对旅游品质具有较高的要求,更加注重在旅游过程的舒适性、自主性、参与性,在此机遇之下,乡村旅游也注意到游客对旅游产品品质的要求,对游客满意度表现出较高的重视。吸引游客到乡村地区旅游,体验乡村旅游产品,是乡村旅游发展的目标之一,并且只有在满足游客的需求,提高游客满意度之后,游客才会成为此乡村旅游产品的回头客,乡村旅游才会在此过程中获得丰厚的报偿。

(三)乡村旅游展现出品牌建设的思想

品牌是一种标识,是可让顾客瞬间辨别的铭牌。品牌创建不是简单的事情,乡村旅游产业要想发展壮大,必须创建自身的品牌知名度,不然会很容易沦落为不宜识别的产品,而得不到游客的青睐。中国拥有广大的乡村地区,南北、东西乡村风俗存在差异,不同地区的乡村旅游产业在构建本地区的铭牌时,要找准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创建与众不同的乡村旅游品牌。在全域旅游的契机之下,乡村旅游展现出良好的品牌建设思想。

(四)乡村旅游产品开发逐渐重视高质量体验和参与

全域旅游中的游客,是依赖小、相对成熟的旅游者,部分还拥有丰富的旅游经验,对旅游产品的认识深刻。乡村旅游产品在开发过程中仅仅靠简单的参与和体验是不够的,乡村旅游开发逐渐重视到游客的变化,旅游产品的设计亦需要更新,引入新的技术手段,创新产品的内容、内涵,开发出高质量的参与度高、体验性强的产品。

二、全域旅游助推下乡村旅游发展问题

(一)缺乏顶层设计,乡村旅游规划的观念不强

旅游业属于第三产业,在我国是上升到国家战略方面的产业。乡村旅游是旅游业众多发展方向中的一个,我国的乡村旅游由于早期发展速度较慢,相关政府部门在做规划设计时的观念落后,导致乡村旅游在早期的发展不尽人意。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乡村旅游越来越展现了其强劲的生命力,在解决城乡不平衡方面,乡村旅游具有重要作用。但是,乡村旅游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展现出规划不规范或缺少规划的情况,在建设美丽中国目标下,由于对乡村旅游的发展缺乏规范化的顶层设计,乡村旅游也展现了其发展不足的问题。

(二)乡村旅游出现两级分化现象

乡村旅游的两极分化主要体现在旅游资源的分布方面,在我国旅游资源分布极其不平衡,在一些旅游资源相对丰富的地区,其旅游业本身开展就早,早已总结了一套适合本地发展的模式,如安吉、婺源等地区,这些地区在全域旅游背景下,借助其提供的优越资源,发展速度将会更快。但是,还有一部分地方由于旅游资源相对贫乏,在连点成线到面方面,发展后劲目前较差。比如,河南濮阳台前打渔陈镇,虽然在全域旅游的推动之下,乡村旅游已现苗头,但是,多数深陷其中的经营者尚未意识到问题所在,更由于理论知识缺乏,在乡村旅游方面的发展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因此,全域旅游背景下,乡村旅游展现出两极分化现象。

(三)乡村旅游体现产品同质化现象

旅游产品是指通过旅游吸引物吸引游客的各种现实的和潜在的综合。旅游产品在旅游业界是比较容易被模仿、抄袭的,乡村旅游产品在开发时一般涉及的面较广,在产品保护方面的措施相对较少,因此,比较容易被模仿。由于乡村旅游的从业者部分素质较低,在开发产品过程中容易蜂拥而上,导致产品同质化严重。在产品同质化的背景下,游客的旅游体验将会降低,不利于乡村旅游的长远发展。

(四)乡村旅游展现出对人才的需求现象

乡村旅游快速发展,表现出对人才的迫切需求。乡村旅游从业人员需要不断提高自身关于旅游业的相关知识(经营管理、服务理念及服务意识、品牌意识、产品开发等),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满足乡村旅游对人才的渴求。同时,乡村旅游企业可去各地高校相关专业引进人才,让年轻、有活力的人力资源进入到乡村旅游发展中,促进乡村旅游业的发展。

(五)乡村旅游对市场认识不足

乡村旅游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对旅游市场预估不够充分,在全域旅游推动下,乡村旅游业随时随地都有可能接触到游客,如何向在淡季到来的大批游客提供服务,需要乡村旅游业对市场有充分的了解。乡村旅游不是脱离旅游业、脱离社会而存在的,市场对其是否接受是其能否长期开展下去的前提条件之一。

三、全域旅游优化乡村旅游发展路径研究

(一)解决全域旅游助推下乡村旅游发展问题的建议

1.加强顶层设计

乡村旅游的发展在当前脱贫攻坚任务至关重要,在全域旅游的助力下,有关于乡村旅游需要更科学、合理的顶层设计。2017年全域旅游发展报告中指出,全域旅游政策框架越来越完善,其中的部分条款政策可惠及乡村旅游。全域旅游下发展乡村旅游,需要思考细分市场的不同需求及鄉村地区的自身资源特征。相关国家部门、省域、市域及县域等各组织机构需要结合本地旅游资源的实际,推行乡村旅游产业差别化。顶层设计可对整个区域内的旅游资源进行摸底调查和方向定位,进而开发产品、整合营销、全域融合。在此基础上,由上及下,形成系统化的乡村旅游规划体系,编制乡村旅游产品指导目录,制定乡村旅游公共服务、营销推广、市场治理及人力资源等专项规划和实施计划或行动方案,避免出现内部恶性竞争,可实现全域的综合效益。

2.更新发展理念

传统的乡村旅游具有明显的旅游淡旺季节,在全域旅游的大力发展下,会出现淡季不淡、旺季更旺的旅游现象。乡村旅游在旅游客源发展的变化之下,需要及时更新观念,跟上当前旅游发展的潮流。在乡村旅游开发过程中,与当前的旅游+、互联网+、双+双创等理念进行有效融合,充分将乡村旅游与农村的一二三产融合,使乡村旅游道路走得更为长远。

3.开发主题特色产品

主题特色产品的调研、开发、试行、市场反馈及大力推广是一项综合活动,在2018全域旅游年,乡村旅游凭借自身的优势可获得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主题特色产品的开发,首先需要对乡村旅游资源进行有效分析,其次要深入挖掘原生态的自然及人文等主题特色,再次要提炼主题特色,最后凝聚成核心竞争力与吸引力,围绕着主题特色的乡村旅游项目开发、建设,形成有自身特点,具有发展力、生命力、吸引力的乡村旅游。

4.促进乡村旅游人才培养

(1)促进当地人才的及时就业。乡村旅游开发的是乡村地区的旅游资源,其从业人员的主体是当地人,当地居民的文化知识、综合素养较低,不利于展示当地原生态的旅游资源,需要对当地人才进行基本的旅游教育,提高其综合服务水平与素养。(2)依据大数据,建设云教育平台。全域旅游发展也是在大数据也需要大数据的支撑,当前网络发达,在乡村旅游人才培养方面,可依据云平台,开发出远程教育、手机终端、电脑终端的教学课程,满足乡村旅游人才培养方面的需要。(3)依托高校,培养专业人才。乡村旅游发展也需要专业的旅游人才,当前各大高校多数都开设有旅游管理专业,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对旅游管理专业方面的相关理论知识掌握扎实,并且当前各大高校都在建设应用型的高等学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在大学期间除了需要掌握良好的理论知识,还需具有较好的实践经验。因此,乡村旅游企业可通过与高校联合培养,建设实践基地等,选择所需要的乡村旅游人才。

5.积极关注市场

市场信息变化较快,乡村旅游需及时关注市场动态,把握市场规律,积极探索适合本地乡村旅游发展的道路。乡村旅游产业在熟练掌握市场运行规律和知识的前提下,为当地乡村旅游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市场基础。

(二)全域旅游优化乡村旅游发展路径研究

1.研究深化

未来5年内,全域旅游的研究仍会保持较好的热度,在研究充分的背景下,乡村旅游研究也会继续向前推进。乡村旅游在全域旅游的推动下,从理论到实践都将展现新的活力,进一步完善乡村旅游理论研究,为世界旅游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2.政策完备

(1)完善民间资金进入政策与法规。相关部门和单位积极出台相应的资金进入和退出方案,为乡村旅游的融资打开渠道。(2)完善乡村旅游发展优惠鼓励政策。乡村旅游涉及发展地的居民和企业较多,完善优惠鼓励政策,可提高人们主动参与的积极性。(3)完善乡村旅游,带动完善农民脱贫致富方面的政策、法规。

3.人才供给

乡村旅游发展需要充足的人力的支持,社会各力量(企业、高校、当地居民等)在专业的乡村旅游人才供给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保证乡村旅游的人才供给。

4.产业升级

乡村旅游的发展已形成了许多成熟的模式,在新的环境下,旧的模式也需要更新升级。乡村旅游在新时期担负着农民脱贫致富的任务,全域旅游涉及方方面面,全域旅游与乡村旅游的融合,在拓展乡村旅游产业宽度和深度方面,乡村旅游产业升级也是必然的。

5.顾客导向

旅游者是旅游产品的消费者,乡村旅游产品在对外推介时也需要旅游者的配合。在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以顾客为导向可促使乡村旅游持续发展,确保乡村旅游在发展过程中的多方获益。

(作者单位:商丘学院)

猜你喜欢
全域旅游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用一粒米撬动全域旅游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全域人人游”火爆周宁
谋全域 图四时 大连金普新区的全域“旅游+”
全域旅游向更广更深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
户外旅游十件贴身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