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耀瑞 孙也景
1月29日,徐闻县锦和镇白茅村驻村干部黄矢尖在整理扶贫资料时,突发M3型白血病,病倒在工作岗位上。2月10日晚,经全力抢救无效不幸去世,生命的年轮永远定格在32岁。
在生命的最后时刻,黄矢尖嘴里仍反复念叨着扶贫点的工作。他紧紧攥着村民的手,满怀歉意地说,没有完成工作就病倒了,拖了大家的后腿,等病好了就回村里,把扶贫资料整理好。
2月13日,扶贫点的乡亲们辗转180公里路程,来到湛江市殡仪馆,未语泪先流。市、县、镇各级扶贫干部自发赶来,排起长龙送黄矢尖最后一程……
默默扎根渔村,助力乡亲脱贫
1987年出生的黃矢尖是廉江市良垌镇赤岭村人,2015年5月调入湛江市科技局,2016年3月被选派到徐闻县锦和镇白茅村“精准扶贫”工作队,开始了他近三年的扶贫攻坚工作。
白茅村是一个位于雷州半岛的偏远小渔村,距离湛江市区180公里,全村人多地少,1400多人口的村庄仅有60亩可耕土地,打渔成了当地村民重要经济收入。
驻村伊始,黄矢尖由于语言不通,不了解当地实情,工作开展困难重重。凭着百折不挠和矢志不渝的精神,他主动联系干部,积极找村民谈心,与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一段时间后,白茅村贫困户的情况,黄矢尖熟烂于心,甚至对贫困户家里种了多少田,养了几只鸡,一家人的去向,都了然于胸。
一起驻村的扶贫队员张道文回忆说,黄矢尖三年如一日,默默坚守在扶贫工作第一线,从未叫苦叫累。2017年国庆节假期,他和新婚的爱人休假刚到广州,突然接到扶贫工作加班通知,需要回村准备各级考核资料迎检。接到通知后,他二话不说,连夜坐了10几个小时汽车转了5趟车赶到白茅村,与村干部连夜加班准备资料,最终圆满完成了工作任务。
功夫不负有心人。投入专项扶贫资金150万元入股高新企业,贫困户喜获分红,硬底化道路、路灯、排污管、文化广场等项目顺利完成,为贫困户发放母牛、小羊、小渔船等生产资料,组织专家讲课提升村民技能……在黄矢尖和扶贫工作队的帮扶下,白茅村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34户148人,2018年贫困户平均年收入超过7600元,全部实现脱贫,村容村貌也实现了大变样。
爱岗爱家,这次他却永远缺席了
从1月初开始,黄矢尖陆续出现流鼻血和低烧的症状,他以为是流感而并不太在意。1月28日,他在扶贫村工作岗位上出现高烧,在锦和镇治疗效果并不明显。
1月29日上午,参加完锦和镇扶贫工作会议后,支撑不住身体的黄矢尖直接瘫坐在镇办公楼的阶梯上。当镇村干部围过来询问他的身体状况时,他反问大家一句:“我们村工作有挨批评了吗?”
当天,虽然高烧不下,但黄矢尖婉拒村里租车送他回湛江市区的好意,他独自坐车赶回湛江中心人民医院就医。当天晚上,他持续高烧不退,血小板严重低下。医院出具了《病危通知书》。1月30日,经抽取骨髓化验,他被确诊为急性髓系白血病M3型。2月10日夜里,经全力抢救无效,黄矢尖带着无尽的遗憾永远离开了家人和同事们。
黄矢尖去世的消息传到单位和家里,让大家大为惊讶。尽管习惯了他长期不在家的工作,妻子张理银还是不敢相信工作上有使不完干劲的丈夫就这样倒下了。
承担扶贫工作以来,黄矢尖长期驻村,连结婚蜜月都没有完整度过,也没办法长时间照顾怀孕的妻子。但每逢节假日,黄矢尖总会尽量抽时间陪陪家人。在湛江中心人民医院住院期间,黄矢尖对即将临盆生产的妻子说:“你怀孕的时候我没时间陪,现在马上要生产,我却因为生病,估计也没办法陪伴你了。”
发扬钉子精神,把工作当事业
三百里路整三年,扶贫攻坚若等闲。激情燃烧少年志,热血谱照云水间。
2月13日,扶贫点的乡亲们辗转180公里路程来到湛江市殡仪馆,未语泪先流;市、县、镇各级扶贫干部自发赶来,排起长龙送黄矢尖最后一程。回忆起生前的黄矢尖,白茅村村民和干部对他的印象是:憨厚老实、任劳任怨、对人客气。
在白茅村扶贫近三年的时间里,村干部文泽庆跟他走得最近。文泽庆说,平日工作里,无论是入户走访、登记造册,还是查看项目情况,黄矢尖从来不停留在村民家中吃过一顿饭,喝过一瓶水,对大家总是客客气气,不愿意劳烦身边任何人。
白茅村地处偏远,距离湛江市区180公里,开车需要三个小时车程,辗转坐车则需要五个半小时。每次往返扶贫点,为了不麻烦他人,黄矢尖都是选择一个人乘坐客车。有时候估算回到村里天色已晚时,他便从家里把饭带菜下去,一个人解决晚饭。
住院期间,黄矢尖仍心系扶贫点的工作。今年春节前夕,白茅村党支部书记姚天儒带着村干部到医院看望时,他对来看望他的村干部说:“姚书记,我没事,病好后我就去村里把资料做好”。
“他身上有一种钉子精神,只要工作交到他手中,他便能独立完成好,而且从来不对单位和组织提任何要求。”市科技局副局长、驻白茅村工作队队长宋加坤说,黄矢尖在工作上自始至终服从组织安排,在三年的扶贫攻坚任务中,他三年如一日,把工作当事业,他把自己的青春奉献在基层,奉献给扶贫事业,彰显了一名共产党员的本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