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子健
【典型试题举例】
1.以下关于公有制的认识正确的有( )
①公有制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②公有制经济就是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归全体人民共同所有的经济 ③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是完全对立的 ④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2.对下列图示所表达的概念间关系,理解正确的是( )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3.绘制思维导图可以明晰概念之间的关系。下列图示正确的是( )
B.基本路线决定总任务决定主要矛盾
D.基本国情决定基本经济制度决定分配制度
4.与右图发展理念对应的观点或事件,排序正确的是( )
①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 ②实施精准扶贫,“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 ③推进区域城乡教育一体化 ④打好“蓝天保卫战” ⑤亚投行成员总数已扩至93个
A.②→③→①→④→⑤
B.①→④→⑤→②→③
C.①→②→④→⑤→③
D.①→③→④→⑤→②
5.下图中3个重大事件所对应的时间,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1911年 1976年 2020年
B.1921年 1956年 2020年
C.1921年 1975年 21世纪中叶
D.1923年 1954年 21世纪中叶
【解题方法与试题分析】
解答此类与基本概念有关的试题,首先要弄清概念的内涵;其次要分析概念之間的关系;最后把分析结果与答案对号入座,选出正确答案。
第1题:①正确,公有制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②错误,国有经济是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归全体人民共同所有的经济;③错误,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不是对立的,是平等竞争、相互促进的;④正确,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所以选D。
第2题:法定义务指的是宪法和法律规定公民必须履行的义务;道德义务是指社会成员依据社会道德规范,自觉自愿承担对他人、对社会的道德责任。法定义务与道德义务联系密切,有些道德义务,如孝敬父母、爱护公物,已成为法定义务。两者又有区别:法定义务是由国家法律规定的,道德义务是在社会生活中自发形成的;法定义务以国家强制力做后盾确保履行,道德义务靠舆论、习惯和社会成员自觉自愿来履行。故①正确。生产资料公有制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现阶段,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故②正确。从广义上说,“违法”与“犯罪”是一对属种关系的概念,即所有违反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犯罪是违反刑法规定的行为,因而也是违法行为。“违法”包括“犯罪”,故③错误。人身权包括生命健康权、人身自由权和人格尊严权等,故④正确。通过以上分析可知,本题只有①②④正确,故选C。
第3题:思维导图是表达发射性思维的有效的图形思维工具,它简单却又极其有效。思维导图运用图文并重的技巧,把各级主题的关系用相互隶属与相关的层级图表现出来,使主题关键词与图像、颜色等建立记忆链接。思维导图充分运用左右脑的机能,利用记忆、阅读、思维的规律,协助人们在科学与艺术、逻辑与想象之间平衡发展,从而开启人类大脑的无限潜能。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我国要到2020年实现全面小康,2050年实现共同理想,故A项错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主要矛盾和总任务,基本路线是根据基本国情制定的,故B项错误。集体经济和国有经济都属于公有制经济,是并列关系,不是包含关系,故C项错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又决定我国的分配制度,故D项正确。
第4题:图示中五大发展理念是按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顺序排列的。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创新”对应的是①,“协调”对应的是③,“绿色”对应的是④,“开放”对应的是⑤,“共享”对应的是②。所以正确的排序是①③④⑤②,故D项正确。
第5题: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954年,我国第一部宪法制定;1975年,第二部宪法制定;1978年,第三部宪法制定;1982年,第四部宪法制定。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2000年,我国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掌握上述知识,对照题目要求,即可选出正确答案C。
参考答案:
1.D 2.C 3.D 4.D 5.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