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田野
至2020年
· 单位工业增加值二氧化碳排放总量比2015年下降25%;
· 力争炼化业务温室气体排放量实现达峰
至2030年
· 持续增加天然气等清洁能源的供给,国内天然气产量占公司国内一次能源比例达到55%,天然气产能增加温室气体排放增幅得到有效控制;
· 温室气体排放总量提前达到峰值
坚守那份承诺,13年来从未改变。
4月25日,中国石油发布2018年度社会责任报告及《中国石油在伊拉克企业社会责任专题报告》,阐述了中国石油2018年社会责任表现和可持续发展状况。从2006年中国石油发布首份《2006年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开始,每年春天,这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都像一个承诺如期而至,向全社会展示一个“企业公民”的责任理念、履责实践和实际效果。13年来尽管履责举措一直在动态调整,但在首份社会责任报告中开宗明义提出的核心价值观“奉献能源,创造和谐”,从未改变。2018年度中国石油社会责任报告立足公司战略重点,从可持续的能源供应、负责任的生产运营、重人本的员工发展、促民生的社会贡献四个方面,全面系统介绍了其履行经济、环境、社会责任的年度进展情况。
“企业公民”概念最早由上世纪70年代的英国“公民会社”提出,即将企业看做是一个不仅要创造利润,还要承担环境和社会责任的社会公民。在工业过程中,企业家由于过度追求利润增长而忽视了经济增长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政府为此呼吁企业以公民伦理道德标准来约束自己的行为。
“企业公民”履行社会责任是以完成法定义务为前提的。企业在生产中要消耗各种要素资源并销售所生产的商品,以满足社会生产和消费需要。在生产过程中,企业首先要关注的是生产技术、加工流程及工艺能否符合法律对劳动者及自然环境保护方面的要求,生产产品是否安全、可靠,能否按照法律要求准时、足额缴纳税费,能否按照契约履行对其他经济行为主体的责任等。这是企业必须承担的社会责任,也是企业公民存在的基础和前提。
作为国有重要骨干企业和国内最大的油气生产供应商,中国石油自觉担当起党和国家赋予的历史重任,勠力同心,在国内、海外上演一场场争油夺气攻坚战,实现了国内原油产储量稳定增长、海外油气权益产量当量逼近亿吨的历史性跨越。为我国国民经济快速发展输送源源不断的工业血液,为保障国家能源供给提供原动力。
报告显示,2018年中国石油探明油气储量当量连续13年超过10亿吨。其中,以风险勘探为抓手,一批风险探井分别在塔里木、准噶尔、四川等重点盆地取得重大突破,拓展了增储上产新领域。围绕控递减和提高采收率两大主线,集团公司国内油气开发围绕精雕细刻下苦功,国内原油产量达10101.7万吨,占全国原油总产量的53.4%,国内天然气产量达1093.7亿立方米,占全国天然气产量的70.2%,实现油稳气增。2018年,中国石油海外油气业务牢牢把握“一带一路”机遇,油气权益产量当量首次超过9800万吨,对外合作油气产量突破1000万吨,中国石油在国际油气市场的竞争力和影响力持续提升。
2018年中国石油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等中央领导同志重要批示精神,部署实施加快上游发展规划方案,编制完成1亿吨以上有效稳产、天然气发展等专项规划,取得了一批令人振奋的勘探成果。6项重大战略突破、46项重大成果、累计新增探明地质储量30多亿吨当量……这张闪亮的成绩单,是对中国石油积极推进新领域风险勘探管理变革,寻求油气大发现最鲜明的注脚。
在保供方面,为保障2018年冬供,中国石油成立专项协调组,加快推进天然气产供储销体系建设。值得关注的亮点是,几个主要数据再创新高:一是高峰期间日均产量达到3.4亿立方米,刷新历史记录;二是LNG单日最大气化量突破1亿立方米,接船数量再创新高;储气库单日采气量突破1亿立方米,日采气能力再上新台阶。2018年以来,中国石油加大国内天然气勘探开发,重点加大长庆、川渝,以及页岩气示范产能建设投入,高月日均产量达3.4亿立方米以上,超冬季保供计划23.5亿立方米。作为北京、西安、银川等40多座大中城市的供气主力,长庆油田各采气单位以“不累倒一口高产井,不放弃一口低产井,让每一口井都百分之百发挥能效生产”为目标,冬供期间1.2万口气井保持满负荷生产。塔里木油田单日最高输气量7913万立方米,为下游供应天然气99.03亿立方米。
统筹国内国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提升国际油气市场的话语权、影响力,是中国石油肩负的责任和使命。经过近25年的实践探索和不懈努力,中国石油在海外形成涵盖上中下游的完整油气产业链和工程服务业务链,实现了海外投资业务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跨越式发展。
2018年以来,世界经济复苏进程中风险积聚,保护主义、单边主义明显抬头,企业经营困难增多。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中国石油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勇担责任使命,既对“变”保持清醒,更在“不变”中保持定力,高质量推进世界一流综合性国际能源公司建设,抓住机遇,把握主动,各方面工作均取得预期效果。
在中亚,“一带一路”重点项目哈萨克斯坦奇姆肯特炼油厂现代化改造项目二期工程于2018年9月28日投产;天然气冬季保供重点工程土库曼斯坦萨曼杰佩增压站二期工程于10月29日投产;在俄罗斯,中俄两国目前最大的经济合作项目亚马尔液化天然气项目11月21日全面建成投产;在中东,哈法亚三期项目12月12日建成投产,标志着哈法亚项目提前迈进2000万吨级油田行列;在非洲,停产5年的南苏丹1/2/4区项目于12月中旬正式进入复产效益回收新阶段。继2017年成功获取阿布扎比陆上项目之后,中国石油于2018年3月正式签约阿布扎比海上乌纳和下扎库姆两个区块开发合同。6月,中国石油与哈萨克斯坦能源部成功签署《关于石油合同延期及深化油气领域合作的协议》,进一步夯实了中亚油气合作的资源基础。7月,中国石油东方物探公司与阿布扎比国家石油公司签署价值16亿美元的海上和陆上三维采集合同,成为全球物探行业金额最大合同。11月,中国石油与阿曼石油签署《合作备忘录》,为深化油气合作开辟了更广阔空间。
目前,中国石油已建成哈萨克斯坦阿克纠宾、伊拉克哈法亚、阿姆河等多个千万吨级油气田和10多个200万吨以上级油气田,委内瑞拉MPE3等千万吨以上油气项目正在持续建设中。2018年1月,中俄原油管道二线正式投入商业运营,使我国每年从东北通道进口原油由1500万吨增至3000万吨。2018年,中亚天然气管道和中缅天然气管道累计向国内输气突破500亿立方米,为国内冬供和天然气发展做出巨大贡献。
五大油气合作区、四大油气战略通道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供应能力进一步增强。
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是为了促进社会的和谐、进步,在此过程中实现自身的腾飞。在履责过程中,清洁化生产目标理应是企业遵循的原则。从生态角度来看,商业生产所犯的最致命的错误,就是以自己为中心、以自己的利益为尺度,没有清楚而深刻地认识到与人长久存在密切相关的生态系统整体利益和整体价值。从可持续发展看,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各国发展模式林林总总,但唯有经济与环境并重、遵循自然发展规律的发展,才是最有价值、最可持续、最具实践意义的发展。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是绿色发展成为普遍形态的发展。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就要坚持绿色发展,改变传统的“大量生产、大量消耗、大量排放”生产模式和消费模式,使资源、生产、消费等要素相匹配相适应,是构建高质量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必然要求,是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协调统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根本之策。
根据中国石油2018年度社会责任报告,2018年中国石油天然气消耗量占总能耗比例同比上升1.09个百分点;原煤消耗量占总能耗比例同比下降1.01个百分点,节能量86万吨标准煤,节水量1213万立方米,节地1253公顷,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实现同比下降。
“煤多气少”是我国能源禀赋特色,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蜂窝煤几乎是全国城镇居民的共同记忆。而今天然气替代蜂窝煤进入寻常百姓家,大大提高了居民的生活质量。在这个能源结构优化过程中,中国石油功不可没。为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满足百姓日益增长的用气需求,中国在不断提升天然气供应量的同时,也不断优化天然气的供销格局。供应量从1978年的137亿立方米增长到2018年的2800亿立方米,这不仅是量的变化,也是产供格局的变化。中国石油抢抓能源革命带来的机遇,稳步推进低碳发展。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大力实施清洁生产和能源资源节约利用,不断提升碳排放管理水平。加大油气业务结构调整,加强页岩油气和致密气业务,协调发展新能源业务,资产组合更加优化。2018年,天然气产量在公司国内油气产量当量中的比重增至43%。公司天然气销量继续保持两位数快速增长,满足了中国市场70%的需求,蓝色火焰惠泽千家万户。大力推进油品质量升级,全面完成国Ⅵ标准车用汽柴油置换任务。中国石油为实现联合国“人人享有可持续能源”目标和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中国再添新贡献。
以能源产品升级促进能源消费结构优化也是推动绿色发展的重要一环。通过加大投资、加快新技术研发和应用,中国石油持续推动汽柴油产品质量升级,努力为市场供应更清洁和高效的油品。2018年,中国石油投资超过34亿元新建一批成品油质量升级项目,所属炼化企业全部完成国Ⅵ标准油品质量升级,向国内供应成品油(汽柴油)11735.8万吨,占国内市场份额的36.1%。2018年,中国石油将继续拓展地热能、太阳能、氢能源、生物燃料,以及充(换)电站等新能源业务。综合运用互联网、物联网、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大数据等技术,建设智慧型环境监管体系,完善环境合规性评估数据库,实现隐患整改和责任追究动态跟踪。坚持源头管控,实施全产业链、全生命周期的生态环境管理;全面排查整改环境污染、生态破坏问题;通过降噪、减排等多种方式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作为油气行业气候倡议组织(OGCI)在中国的唯一成员,中国石油深度参与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合作,与其他OGCI成员公司为应对气候变化、实现油气行业低碳转型开展合作,积极参与在OGCI框架下的各项工作。公司承诺,到2025年底,OGCI将上游天然气和石油业务的总体平均甲烷排放强度降至0.25%以下,并努力达到0.2%。公司还构筑以重大专项为核心的科技攻关体系,先后部署1项国家级油气专项、1项公司重大科技专项、1项重大现场试验和1项超前、共性科技项目,开展环保技术系统攻关,为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随着经济和社会环境的变化,现代企业已不再是亚当·斯密笔下的制针作坊或者面包作坊,而是有着巨大经济力量的跨国公司,其在拓展国际业务的过程中,面对法律和监管尚待完善的经济和社会环境,更应恪守社会责任,在个体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方面做好取舍和平衡,为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贡献。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石油敞开户牗、跨出国门,海外业务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中国石油国际油气合作更实现了腾飞;截至2018年,中国石油海外中外方雇员11万多人,中方员工近2万人,当地和国际化雇员近10万人。公司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和平等对待每一位员工,维护和保障员工的各项合法权益,努力解决员工最关心、最现实的问题,将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员工。
中国石油充分尊重员工民主权利和合法权益,注重发挥员工民主管理、民主参与、民主监督的作用,普遍建立并不断完善工会组织和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民主管理制度和厂务公开制度,保障员工对企业管理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通过明确职代会各项职权、组织制度和工作制度,进一步 规范厂务公开的内容、程序和形式;建立了多种与员工沟通联系的渠道,坚持履行民主程序,通过员工代表座谈会和网络互动等形式,开展多层次沟通和交流,鼓励员工参与企业生产经营管理。
中国石油积极落实本土化战略,海外项目聘用的勘探开发、工程建设、国际贸易、金融、财务、人力资源管理等当地专业人才已覆盖30多个国家和地区。2018年,国际雇员和本地雇员占公司海外员工比例达92.7%;优先考虑采购和使用当地产品和服务,为当地承包商及服务商提供参与项目服务的机会,支持当地中小企业和社区创业者发展,为当地创造就业机会。乍得上游项目积极引入当地承包商和供应商,在2018年与当地承包商、供应商签署了较大金额的合同11个,签约合同额达到1374万美元。2018年,公司获哈萨克斯坦阿克纠宾州政府“信任与卓越贡献奖”。
伫立世界地图前,“丝绸之路经济带”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南北呼应、东西互济,不断拉近中国与世界的距离。从中巴经济走廊到中欧班列,从蒙内、雅万铁路到比雷埃夫斯、瓜达尔港建设运营等,“一带一路”已成为广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特别是四大油气战略通道的建成,亚欧美三大油气运营中心的推进,使得“一带一路”也成为中国石油海外核心油气合作区、优势产能合作的主要市场,也是树立民心相通新形象的重要载体。从安哥拉贫民区拔地而起的运动场和游乐区,到阿斯塔纳文化殿堂级的国立舞蹈学院与芭蕾舞剧院,再到阿克纠宾蓝天碧水、明月皓空中腾起的“气龙”……过去6年,中国石油海外业务在“一带一路”地区企业社会责任履行上累计投入超过3亿美元,支持建设了一批医院、学校等民生设施,带动当地就业超过10万人,石油合作项目惠及当地人口超过300万人,员工本地化率已超过85%,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
互利共赢,是一条友谊的纽带,把中国石油与资源国紧密联系在一起。中国石油用爱和责任浇灌的希望之树,正在资源国日渐繁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