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国延
(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大滩镇畜牧站,733300)
子宫内膜炎是奶牛的一种常见病,会导致奶牛不孕,继而给养殖户带来重大的经济损失,应积极予以治疗。基于此,本文为了进一步研究中药组方治疗奶牛子宫内膜炎的方法及效果,就70头子宫内膜炎奶牛的两种治疗方法展开对照分析,见下述汇报。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11月的70 头子宫内膜炎奶牛,均为中国荷斯坦奶牛,出现阴道流出大量粘液性或脓性分泌物,有明显的子宫内膜炎症状,胎次1~4 次,平均(2.1±0.7)次,产后47~103d,平均(73.7±10.5)d。随机将70 头子宫内膜炎奶牛分为西药组与中药组,每组35 头,对比两组奶牛的精神状态、生产性能、临床症状、胎次、产后时间等一般资料,均P>0.05。
1.2 方法
西药组:予以土霉素(江苏平光制药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32022682)治疗,子宫投药,连用5d。
中药组:予以益母生化散治疗,药方成分包括淫羊藿50g,益母草45g,当归、菟丝子、枸杞子各30g,川芎25g,黄柏、白术各20g,桃仁、炮姜、苦参、丹参、女贞子各15g,甘草10g,研磨成粉,开始冲调,放至常温后加黄酒100ml,灌服,1 剂/d,连用5d。
1.3 观察指标
(1)对比两组奶牛的免疫功能。治疗前后,于早晨空腹采集颈静脉血,分离出血清,应用多功能酶标仪进行酶联免疫吸附法进行检测,观察指标包括IgG、IgA。(2)对比两组奶牛的炎症因子水平,应用多功能酶标仪进行酶联免疫吸附法进行检测,观察指标包括IL-1β、TNF-α。
1.4 数据处理
2.1 免疫功能对比
两组奶牛治疗前的IgG、IgA 对比,均P>0.-05;中药组治疗后的IgG、IgA 水平高于西药组,均P<0.05。见表1。
表1 两组奶牛的免疫功能对比(±s)
表1 两组奶牛的免疫功能对比(±s)
分组 头数 IgG(mg/ml) IgA(μg/ml)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西药组 35 5.6±0.4 6.0±0.7 120.2±18.9 150.6±17.7中药组 35 5.7±0.5 6.7±0.4 120.7±18.5 173.2±16.9 P 值 - >0.05 <0.05 >0.05 <0.05
2.2 炎症因子水平对比
两组奶牛治疗前的IL-1β、TNF-α 对比,均P>0.-05;中药组治疗后的IL-1β、TNF-α 水平低于西药组,均P<0.05。见表2。
表2 两组奶牛的炎症因子水平对比(±s,ng/l)
表2 两组奶牛的炎症因子水平对比(±s,ng/l)
分组 头数 IL-1β TNF-α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西药组 35 97.5±6.6 78.7±8.1 360.4±22.7 291.5±20.7中药组 35 98.0±6.5 70.1±9.2 361.1±22.9 265.3±25.4 P 值 - >0.05 <0.05 >0.05 <0.05
中兽医领域中,奶牛子宫内膜炎主要是由于脾运化失职、湿浊停滞导致任带二脉受损所致[1]。抵抗力下降会导致奶牛的患病率大幅度提升。因此,治疗奶牛子宫内膜炎应重视提高免疫力与消除炎症的同步进行。益母生化散的药方成分包括益母草、当归、川芎、桃仁、丹参、炮姜、黄柏、苦参、淫羊藿、菟丝子、枸杞子、女贞子、白术、甘草等,其中益母草、当归、川芎均有活血化瘀功效,可兴奋子宫,促进淤血排出;桃仁可润燥滑肠;丹参可散淤,治血瘀气滞、恶露不尽;炮姜和中止血;黄柏清热解毒,去火燥湿;苦参可杀虫止痒;淫羊藿、菟丝子、枸杞子、女贞子均有补肝肾、益髓添经之功效;白术健脾燥湿、补中益气;甘草中和诸药,共奏活血化瘀、清热解毒之功效,可促进子宫恢复[2]。
本研究结果显示,中药组治疗后的IgG、IgA水平高于西药组,且IL-1β、TNF-α 水平低于西药组,提示中药组奶牛的免疫功能与炎症因子水平均优于西药组,说明中药组方的治疗效果优于西药。
综上所述,中药组方益母生化散治疗奶牛子宫内膜炎的效果显著,可明显提高奶牛的免疫功能,降低炎症因子水平,值得推广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