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北:产业转型以“转”促“新”

2019-07-08 03:03袁麒麟
重庆与世界 2019年5期
关键词:渝北区仙桃智能化

□ 文/袁麒麟

在机场,无纸乘机、刷脸通关、行李可视已成为现实;在医院,远程会诊的医疗手段被广泛使用;在工厂,集智能、数据、自动加工、在线检测于一体的柔性全自动生产线,让用工节约三分之二,生产效率提高了3倍,产品合格率增加30%……如今,这样的场景在渝北区随处可见。

信息技术创新日新月异,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深入发展,渝北区开启“工业跃升”工程,在产品智能化和生产过程智能化两大领域表现非凡,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层出不穷,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新兴产业蓬勃发展。

绿色转型:开辟“新市场”

2018年,新能源整车产量为15013辆、同比增长60.9%。水涨船高,新能源车配套企业逐渐起步,2018年长安新能源实现产值9.5亿元、同比增长4.6%,五龙动力锂电池材料产值达到1.3亿元。

红红火火的销售,早在公司决策者们的预料之中,“有公司自主研发的‘数据大脑’,有绿色转型计划做支撑,我们打的可是有准备之仗!”

踏上绿色转型之路,传统产业插上了“云翅膀”。

聚焦新能源整车领域,长安汽车将全面实施“香格里拉计划”,在2020年之前完成三大新能源专用平台的打造,在2025年,累计推出21款纯电动产品、12款混合动力产品,将涵盖从小型车到高性能轿跑的全谱系车型,目前其在售的6款新能源车产品中有4款是产自长安渝北工厂。长安福特在国内的首款新能源车产品蒙迪欧PHEV已正式发布上市,目前正在实施一工厂改造工程,将其打造为专精新能源车型生产的高端工厂。

聚焦智能网联领域,长安汽车在2018年8月发布“北斗天枢”的智能化战略,到2020年,长安汽车将全面实现有条件自动驾驶搭载,到2025年将实现L4级无人驾驶量产;长安福特针对中国智能网联汽车行业发展和消费者需求变化,将于2021年在中国量产首款搭载蜂窝车联网技术(C-V2X)车型,更彰显了中国市场对于福特全球战略部署的重要性。

仙桃数据谷入驻企业“亿赞普”。

长安汽车生产线。 摄影/张毓华

新产业振翅欲飞,这个庞大制造业企业的华丽转身,离不开新能源、人工智能技术蓬勃发展。绿色转型已成为引领传统制造业创新发展的关键力量,是多方投资争相涌入的“风口”。

重庆云海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是集汽车零部件研发和生产于一体的机械制造企业,配备有30余台/套研发试验设备,主要产品年生产能力300万套。

作为市级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公司的“绿色转型”成果让人羡慕——具备完整的从“立项→设计→制造→检测→验证”技术开发工艺路线和“压铸→机加→装配→试验→出厂”的产品产业化生产链,公司泵类技术研发中心被认定为“重庆市级认定企业技术中心”,承担的“发动机真空泵总成”“一体镶入汽车发动机水泵总成”“汽车发动机润滑冷却动力泵前端盖总成”三个项目被科技部批准立项为技术创新项目。

同样,在重庆驰骋轻型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国内首条集自动化、智能化、数据化于一体的轿车前、后副车架柔性生产线2017年底投产。

在这条生产线上,30余台可自动旋转360度的机器人有序运转,精确焊接比人工焊接的质量更有保障。“这条智能化生产线投入使用后,这条生产线上的工人从原来的400多人减少到现在的60多人。”公司负责人说,同时质量合格率提升30%,产能还提高3倍。

自该区启动实施“机器换人”计划以来,越来越多工业机器人应用在汽车、电子、装备等行业,一批智能工厂和智能生产车间建设投产,车间逐步变身高科技的“无人工场”。

智能转型:创造“新活力”

智能化技术为产业转型升级添薪续力,在渝北,越来越多的工厂装上“工业大脑”,将大数据算法模型引入生产过程,聚集智能装备,加大工业机器人产业的扶持力度;聚集航空制造、生物医药与集成电路设计,依托新技术、新模式实现“数字化出海”,把产品销往世界各地。

重庆临空前沿科技城是渝北区智能制造基地的主要载体,集聚了水港、空港及多重口岸优势,乘新技术发展大势,保税港区智能终端主要产品已由单纯的笔记本计算机扩展到台式微型计算机、平板电脑及手机、手环等。2018年完成工业总产值770亿元、增长20.6%,纬创、旭硕、翊宝、仁宝产值分别达到279.6亿元、197.5亿元、169.7亿元、105.9亿元,力争通过8至10年的时间建成千亿产业新城。

大数据风云席卷,智能化浪潮涌动。

渝北区的智能制造不只针对生产端、智能终端,衡量标准也不仅仅是自动化率。互联网对制造业的渗透和改造涵盖整个生态链,并孕育出崭新的产业生态体系和新型制造模式。

从国内外产业发展看,笔电市场基本饱和,手机市场近两年预期销量下降,短期看终端产品市场增长放缓,但随着5G技术发展、工业智能化水平提升、大数据推广应用,终端类产品将与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深度融合,带来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新机遇,产品市场规模有望再次扩张。

渝北区的自主板块已投产入统10家手机整机及配套企业,主要产品为手机整机及配件,2018年完成工业总产值240亿元、增长59%,其中,龙头企业包括OPPO、传音两家整机企业和中光电一家手机屏配套企业,2018年分别完成工业总产值122亿元、40.2亿元、50.6亿元。

顺风而行可以飞得更快,而逆风而上可以飞得更高。OPPO智能终端产业园、深科技、中光电二期、天实精工、北斗星通等落户前沿科技城的重大项目正在抓紧建设推进。

“我们追求的不是单纯的‘智能’,而是‘智慧’。”OPPO相关负责人坦言,拼投资、拼装备,提升生产的自动化水平并不难,但衡量一个企业是否先进,不是看谁投资大、谁的自动化率高,而是要看谁能充分发挥人的智慧,加大自主创新力度,实现资源占用最小、效率发挥最大化。

“智能”与“智慧”表面看一字之差,背后对智能制造的理解却是高下有别。2018年,OPPO发明专利授权量为2345件,国内排名第三,排名较去年上升5位,在纯手机制造行业中排名第一,创新能力取得飞速发展。截至2018年底,OPPO全球专利申请量超过33000件,授权数量超过8000件。其中,PCT(专利合作协定)国际申请数量超过3800件,发明专利申请量超过26000件,发明专利授权数量为超过5600件,实用新型专利授权数量为超过2500件,外观设计专利授权数量超过600件。

融合转型:打开“新路径”

渝北区的智能化发展之路是“硬件”与“软件”协同发力,在空间布局上,则注重多点支撑、错位发展以及相互协调,通过融合转型打开“新路径”。

段记服饰是以高端定制为特色的老牌服装企业,老树能开出新花,全靠“融合转型”。来到段记西服门店的“小黑屋”,在这里,只需3至5秒就可获得一套独一无二的专属3D模型。“打印”出模型后,顾客便可以窝在自家沙发上,通过App远程自主选择喜欢的面料、款式、口袋,参与服装的设计,甚至纽扣的样式和颜色也可随意挑选,并在15天内收到成衣,每件衣服都是“私人定制”。

越来越多工业机器人应用在生产之中。

中光电自动化设备。

技术创新直接带来企业红利,老牌服装企业不仅没被淹没在时代前进的洪流中,还乘风破浪刷出新高度,企业人均年产值增加了20万元。不仅仅是很多企业的命运被“智能化”改写,很多地方的命运也被“智能化”改写。

20多年前,两平方公里的江北县仙桃村默默无闻。20多年后,高通、ARM、微软来了;中科睿光、立信股份、扬升信息来了……仙桃成为集聚众多大数据智能化领域龙头企业的国际数据谷。

仙桃数据谷项目是渝北工业融合转型的标杆项目,也是重庆市重点布局的大数据、小传感、海存储、云应用四大产业板块,发展大数据、跨境电商等高附加值产业的代表性工程。

仙桃数据谷创新生态圈(产业结构)。

在这里,每天都有新的经济兴奋点产生。渝北区以仙桃数据谷为主要载体,打造“1+3+5+10+N”的创新生态圈,发展壮大现代服务业,为工业智能化提供有力支撑。

仙桃数据谷吸引创新企业落户。

一般来说,人工智能芯片,从研发到量产,通常要4到5年的时间。但在仙桃国际大数据谷内,重庆物奇科技有限公司却只用了1年的时间,就成功量产了一款自主研发的电力物联网载波芯片,刷新了人工智能芯片的产学研速度。

可不要小看这款只有拇指般大小的智能芯。安装上它以后,人们只需轻点鼠标,就能完成以前多人才能做到的电力安全、控制、计量等任务。

类似的创新之举比比皆是,目前仙桃数据谷整体产值达到约112亿元、税收1.7亿元,已落户ARM、高通、物奇科技等15家集成电路创新企业,重庆集成电路(IC)设计产业园揭牌落地,引进了中科创达、传音研发中心、重庆信息通信研究院等物联网及智能产业领域重点企业,搭建投用了智能样机生产平台、全套3D打印平台、智能汽车协同平台、智能硬件检测平台等公共服务平台,打造国家级孵化器——感知科技企业孵化园1家,引进落地了微软人工智能加速器、PNP等知名孵化加速机构。

仙桃数据谷相关负责人称,到2020年,计划将仙桃数据谷打造成中国大数据产业生态谷,成为国家数字经济示范区先行者。

猜你喜欢
渝北区仙桃智能化
智能化战争多维透视
迈向智能化:艺达电驱动高端制造之路
探讨智能化技术在电气工程自动化中的应用
论智能化技术在市政工程中的典型应用
如果我有剪刀手?
我是一个“女汉子”
仙桃归谁
重庆市渝北区建设航空小镇初探
植物帮之仙桃
仙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