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上文分析的那样,调价后的iPhone不光对Android阵营伸进它原有“地盘”的机型进行了全面压制,其“低端机型”(iPhone 7、iPhone 8)的价格已经进入到国产手机的“舒适区”。面对苹果咄咄逼人的价格攻势,国产手机品牌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无论是保持进攻态势,还是坚守胜利果实,都要付出巨大代价。笔者认为,后续市场或将出现以下几点变化。
国产手机厂商们需要认清的现实是,智能手机创新乏力是行业问题,相比苹果,Android技术并无过人之处,摩尔定律对每个手机厂商都在产生作用,而在消费者心中,品牌形象和溢价估值也都已定型,在产品价格相近的选择中,苹果更具优势。
摆在国产手机面前的有两个选择。首先,还是像之前一样,用高价的旗舰机型对高端市场进行试探,就如华为Mate RS保时捷版一样,在销量上并不做太高要求,更多的是作为拉升品牌形象而存在,以“交叉补贴”的方式带动其他机型的销售。
其次,采取和苹果一样的价格策略,根据自己的营销需求,通过反复调价的方式来增加销量,而这个做法的核心原则就是避开对标iPhone机型的价格,不与它正面交锋。
如果正面突破很难,那么国产手机利用5G完成弯道超车可行吗?不存在的。
虽然2019年被称为5G元年,但在5G基站、芯片标准和落地应用等完全完成之前,5G大规模商用还有很长一段距离。再加上iPhone的这一波价格调整,很可能会放缓5G手机进场的步骤。因为当iPhone手机销量回升,巨大的势能决定这将会是一个庞大的基数,撬动中国乃至全球半数以上的中高端市场,用户手中的新机又可以再战两年。
站在另外一个角度,作为一家握有全球最大现金流的公司,苹果对5G时代的掌控能力比我们想象中强。试想2007年初代iPhone上市时,我们还只在2G时代,苹果对待4G最初也很谨慎,在产品的部署上也是逐步推进,但这并不妨碍苹果在4G时代领先。
一直處于创新乏力争议中的苹果,实际上是最大的实用主义者,我们可以看到,苹果发布所有新品中的创新技术,都是建立在被验证过的切实可行的应用场景中,是实打实可以买到的。类似“折叠屏”这样的“肌肉秀”,从来不是苹果的行事风格。
在营销层面,苹果也会遵循自己预设的底线。苹果对iPhone价格进行调整之前,是利润优先,如今策略改变,市场占有率的优先级别被提到首位,从价格入手,先求市场份额,再求营销利润。
回到对此轮调价的分析。调整后的iPhone各项产品已经完成与友商竞品的价格对位,产品间的价差也非常接近,特别是最高2 300元人民币的降幅,已经大大压榨了苹果的利润空间,根据苹果的一贯作风,还从来没有做过“亏本的买卖”,因而在今年年内,iPhone价格再做调整的几率不大。这对于国产手机来说是个好消息,也是一个坏消息。好消息是,iPhone价格终于趋向稳定,不用担心苹果继续向自己的“腹地”渗透蚕食;坏消息是,中高端市场被压制的局面将长期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