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明逸
(汕头市城市绿化管理中心,广东 汕头 515000)
汕头市地处广东省东部。汕头市境内地形相对平缓,三角洲冲积平原地貌占到汕头市面积的60%,其余为低矮丘陵山地。夏季来临时,汕头市经常受到台风过境的影响。台风强大的破坏力对汕头市人民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是影响汕头市人民生活最强烈的自然灾害。当台风正面袭击汕头或是受其边缘影响时,道路两旁的绿化树首当其冲。因汕头市地势平坦,台风过境时对绿化树的破坏非常大。台风过后,许多绿化树或倒下或折损,严重威胁汕头市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因此,笔者通过研究汕头市道路主要的绿化树种在台风中的伏倒率和折损率,为绿化建设中的树种选择提供参考。
台风过境后的当天或者是第二日,选择适宜的时间进行实地调查,统计因台风造成的树木倒伏和折断情况。统计中,选择折断枝干的直径大于8 cm为统计对象,小于8 cm的不计入统计范围。对于棕榈科的树种,若一棵棕榈科树折断3片以上的大叶片则计入折断株数。调查中,排除高大树或者受到建筑物保护的树,计算数枝的受损率和倒伏率。
调查汕头市中主要的绿化道路,包括汕头市区的海滨路、金砂路、金湖路、中山路、泰山路、东厦路、大华路、珠池路、滨港路、衡山路、嵩山路、韩江路和时代广场、人民广场等周边道路。这些路段人口密集,能够集中反映台风过后树木折断对汕头市人们的影响。根据资料显示,这些路段的主要绿化树种为小叶榕、重阳木、鸡蛋花、香樟、芒果、扁桃、小叶榄仁、羊蹄甲、桃花心木、大叶榕、火焰木、凤凰木、木棉、美丽异木棉、盆架子、石栗、天竺桂、小叶榕以及大王椰子等。
本次调查中,各种树种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其中,海滨路中心绿化带的绿化树木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受损,部分鸡蛋花、黄槐出现了主干折枝情况;而处在步道风口位置的小叶榕和重阳木有少量出现倒伏现象;余因为台风前的修剪和加固,受损程度较轻。滨港路两旁的宫粉紫荆受损情况较为严重,出现了严重的倾斜甚至倒伏的现象,仅有部分护树架完好的植株没有严重受损,仅出现了少量折枝。而东厦路和中山路的扁桃表现最为良好,鲜少折枝的植株,倒伏率为0。大华路、中山路以及金砂路等的石栗、盆架子、芒果以及木棉等深根性树种,主要表现为局部折枝,除个别路段处于风口位置外,鲜有倒伏的情况。金湖路的大叶榕受损最为严重,倒伏大树高达60多株,主要原因为该路段步道及路侧石不久前进行过改造,大量树木的根系在施工中受到了破坏。泰山路全段的树木受损也较严重,部分未完成修剪整形的小叶榕及分车带的火焰木,出现了一定比例的倒伏或严重倾斜。珠池路数十株近20年树龄的羊蹄甲出现了倒伏现象,同时东厦路等路段的小叶榄仁也出现了倒伏现象。在时代广场周边定植约5年的近百株火焰木受损严重,几乎全部倒伏和严重倾斜。衡山路和嵩山路的桃花心木因近年来全面进行了截干修剪,整体抗风力明显增强,受损程度远比2016年的台风“天兔”小了很多。具体情况总结如表1所示。
汕头市地处沿海,台风过境时通常会出现海水倒灌的情况。当阵风达到10级以上时,风带着巨量的海水进入汕头市区,城区许多地方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积水情况。土壤受到海水和雨水浸泡会出现松软情况。加上部分绿化树种移植的年限较短,在土壤中的根系不够庞大,或者植物的根系较浅,如榕属树种、黄槐等。这些树种在遇到狂风暴雨天气的时候,常常会出现倒伏现象。
表1 汕头市部分道路绿化树受台风影响情况
汕头市全年的光照、气温、水文条件较为优秀,树木的树叶和枝干生长较为快速。过于茂密的树叶或者是过多的偏冠,使得树木挡风能力较强,遇到强风时会出现倒伏或者折断的情况,其中小叶榕和羊蹄甲较明显。大部分绿化树木都是成树移植,根系的生长年限较短,树叶生长相对密集,双重因素作用下较容易出现倒伏。在一些高楼与道路较近的地方,树木的生长受到光照时间不同的影响,会出现树枝生长不平衡,大部分树枝朝着光照强度高的地方生长,造成树木的重心偏离。在台风中,这种情况更加剧烈,造成树木被连根拔起。
本次调查来看,台风对树木的破坏和地形的因素息息相关。同一个树种在不同地形中,其倒伏和折损情况是不同的。韩江路两旁的小叶榕,台风过后几乎全部出现了重大损伤,其中10株有9棵倒伏,另外1株主干出现了折断,而在其他道路的小叶榕相对损伤较轻。主要原因是韩江路的小叶榕处于该地区的风口位置,风力较足。时代广场周边近百株火焰木受损严重,几乎全部倒伏及严重倾斜,也是因为广场较为空旷,周边风力大。
相同地方不同树种的折损率和倒伏率不同。深根性树种的抗风力明显较强,包括扁桃、石栗、盆架子、芒果、重阳木以及樟树以及木棉等。特别是扁桃、芒果、重阳木、樟树等树种,在台风过境的时候能够较大程度地保持自身不被折损,木棉、石栗以及盆架子等一般表现为折枝,较少整株倒伏。凤凰木本是抗风力较好的深根性树种,但因汕头市区的水位较高且根系较多受各阶段地下管网敷设影响,抗风力大打折扣,近年来已逐渐减少其作为行道树应用。棕榈科的树种也相对能够抵御台风,但是当台风大的时候,抗风能力较强的树种也会出现受害情况。
树木病虫害的情况在道路的绿化树种中经常出现。出现病虫害的树木枝干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空心情况,在台风中表现出硬度和韧度显著降低,通常会首先被台风折断。特别是一些受到白蚁蛀蚀的树种,因白蚁的强大生命力和繁殖能力,使得树干布满孔洞,易折枝。同时,白蚁的洞穴使得树根的附着能力下降,加剧了台风对树木的伤害。
在城市的市政建设中,经常需要改造和修整道路,特别是道路两旁的各类型电缆、管道等地下填埋设备的日常检查维修,往往会在施工过程中对绿化树木造成损伤。地面的施工过程中,暴力施工的过程极易造成对树木主枝干的剐蹭;在地表之下的施工过程中,为了铺设方便而切断树根,致使树根系生长不平衡;改造时使用的水泥砂浆等碱性材料,使树根受损无法往外生长。这些现象都引起了树易被风刮倒的现象。
城市道路中的绿化建设应当被纳入城市规划。在城市规划过程中,应当充分参考城市道路绿化建设。城市道路绿化建设是一个长期工程,需要用长远的眼光来看待。城市规划中,应该尽量使绿化树木集中成林。有规模的绿化树林能够一定程度上分摊台风的威力。同时,在道路两旁应当预留充足的地下和地上空间给树木生长,一方面延伸根系,另一方面能够保证树木拥有充足的阳光。另外,在对道路或者市政施工的过程中,应当尽量减小规模,避免伤害绿化树种的根系。同时,应当加强居民的绿化意识,共同保护城市的绿化成果。
在城市绿化建设过程中,除了要考虑城市的美观和树种的多样性之外,应当优先考虑抗风能力较强的树种,如扁桃、重阳木等,多种植合适的当地树种。对于外来的引进树种,应当充分考虑气候原因。在地势较低的地方,应当引入生命力较强、根系发达的树种,同时考虑海水倒灌的可能性。滨海防风林带可以选择马占相思等能够在土壤条件恶劣的地方生长的树种[1]。此外,木麻黄也是一个良好的选择。作为主城区绿化景观的行道树,树种选择要求严格。因汕头市区人行步道一般空间有限,且地下管线敷设较多,在树种选择上应避免过多使用浅根性易倒伏树种及生长速度过快树种,应选择根系发达、树冠紧凑、冠形匀称、生长速度中等的树种。这些树种在抗风能力上表现突出,如扁桃、人面子,其抗风能力和防虫害方面都较为出色,是良好的绿化树种。
首先,应当选择适应性较好的抗风树种和适当规格的苗木,合理建设成效较快、抗风性能较好的行道树体系。城市的绿化种植树木往往是从外地采购移植,选苗时选择胸径在10~20 cm的种苗较有利于树木的生长,且移植成本较低。幼苗定植根系明显更为发达,植株抗风性更好。因汕头地区几乎每年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台风影响,当选择树龄较大的树木移植后,可能会导致其在适应期就受到台风的影响。如果出现了主侧根损伤,将难以恢复,造成生长缓慢甚至枯死。同时,选择树苗的时候,最好选择实生苗。扦插苗在移植后容易出现冠大根小的情况,而实生苗能够避免这种情况。
在种植的后期管理中,应当避免病虫害对植株的伤害。种植后应当及时进行病虫害巡视,及时掌握树苗的生长情况。特别是在修剪时,要及时修剪病虫害的枝干[2]。台风来临前,及时大范围修剪树冠较大的树木,对新种植的树苗应当增加防止倒伏的支撑装置。也可适当对树木进行干旱训练,使得树木的根系向下发展,增大树枝的抗风能力[3]。汕头市在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后,选择的树种和树苗规格进行了较大改革,考量了树木的抗风性,但仍需加强种植之后的管理。
台风对城市绿化的破坏巨大,为了应对每年台风对绿化的影响,绿化管理应从大局出发,在非台风季节做好对树木的保护和管理,加强规范性修剪,在台风季节提前做好应对措施,最大程度降低台风对道路绿化树种的伤害。当然,每个地区的情况和受到台风的影响程度不同,应当因地制宜,灵活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