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美珍
摘 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各行各业的市场竞争力都逐步加大。作为水稻种植者,为了更好地提升自身的经济效益,将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越来越多地应用到了水稻种植中。对于食用者而言,此项技术的有效应用,也可以更好地确保食用者的生命财产安全。为此,本文对水稻种植中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具体应用进行了探究,望能够给相关人员带来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应用
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主要目标为减少化学类农药的使用量,采用绿色型的防治手段,如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等,来有效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并有效提高水稻产量与质量。以下内容对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进行了简单概述,并在此基础上对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应用进行了分析。
1 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概述
1.1 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概念
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突出了以预防为主的病虫害治理理念。为了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几率,需要对水稻生长情况进行有效监控,并结合实际病虫害的爆发情况,来制定出科学合理的防控措施。
1.2 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应用意义
对于生产者而言,通过运用此项技术,可以有效减少水稻病虫害的发生几率,这不仅确保了水稻生产的安全性,也大幅度提升了水稻产量与质量,进而增加生产者的经济效益。对于食用者而言,此项技术确保了流通市场中大米的安全性,以及食用者的生命财产安全,并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对于环境管理工作而言,此项技术可以有效减少水稻病虫害防治工作给环境造成的污染,进而降低环境管理工作难度。
2 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具体应用
2.1 坚持农业防治为核心
首先,需要有效减少稻田间害虫数量。在进行水稻播种操作之前,需要对种植地进行有效处理,通过深耕、除杂物、平整土地及清理田间杂草等一系列操作,将土壤中存有的越冬害虫有效去除,并为水稻营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需要进行移栽工序时,在移栽之前需要进行田间灌溉,将水深控制在6厘米左右,并有效保持三到四天,这样也可以将田间害虫的虫蛹杀灭。
其次,做好水稻品种选择工作。抗病性水稻品种抵御病虫害的能力也较强。因此,种植人员尽量选择一些抗病性较强的水稻品种。选择人员要有效结合当地的栽培特点、栽培实际要求,与具体的气候条件等来选择抗病性较强的品种。对于一些疾病爆发率较高的地区,要尽量避免种植一些易感品种。在水稻种植后,要对水稻病虫害进行实时监测,并结合具体情况制定出适宜的病虫防治措施。
最后,要保证栽培工作的科学合理性。在种植过程中,做好播种、育苗、移栽工作的统一性,进而将病虫害的爆发几率降到最低。在确定种植时间时,需要结合当地的气候条件来进行。在进行移栽工序时,种植者需要结合具体的水稻品种,来确定定植密度。目前宽窄行栽培技术在水稻种植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为了提升此项技术的科学合理性,需要科学合理地把握施肥技术。要坚持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的施肥方针,并有效控制好氮肥、磷肥、钾肥的施肥量。
2.2 有效结合物理防治方法
物理防治方法具有多样性。目前常见的防治方法有三种。
首先是灯光诱杀法。将振频式杀虫灯悬挂于田间,可以有效减少虫卵总量。在安装杀虫灯时,尽量选择连片式安装方式,并尽量保证每公顷农田有一盏。在安装高度把控上,一般维持在距离地面1.2米到1.5米。灯的开启时间一般在傍晚时分,直至天亮再将其关闭。为了确保杀虫灯的功效,需要三天左右就对其清理一次。还可以应用病虫测报灯对虫害发生情况作出预测,提高防治准确性。
其次是人工诱杀法。此种方法需要种植者实时观察水稻的发病情况。一旦出现发病稻苗,就要及时将其清除,并及时清除虫卵块,防止病虫害出现大面积的扩散。同时,工作人员需要将可以将醋、糖、水、酒按照4:3:2:1的比率进行配置,并加上适量的敌百虫将其喷洒到草把上,有效诱杀虫子。
最后是性诱剂诱杀。此种方法具有着高度专一性,即每种昆虫的诱剂在浓度与配方上都所有不同。同时,此种方法不产生污染,也无抗药性问题。作为工作人员,需要结合田间病虫害的具体情况,来调配出适宜的诱剂或者选用适宜诱捕器。
2.3 科学合理地运用生物防治方法
首先,科学合理地运用生物链原理来打破害虫繁殖链条。比如,水禽可以进食虫类。将鸭子等水禽适当地引入稻田,不仅可以有效减少田间害虫数量,也可以为水禽解决饮食问题。而水禽在田间排出的粪便,可以为水稻成长提供充足的养分支持。在水稻度过苗期后,通过引入水禽,可以减少螟虫等害虫发生与扩散。采用生物防治方法的关键点在于结合水稻种植量,科学合理地把控水禽的引入数量。还可以选择在田畦播种一些能够吸引稻飞虱天敌的植物,调控田间生态小环境。其次,为了及时进行病虫防治,有时需要使用生物农药。在使用生物农药前,生产者需要选择出符合绿色标准的生物农药品种。
2.4 科学合理地采用化学防治方法
化学防治方法也是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中的一种重要方式。此项技术的具体使用方式主要包括种子处理与水稻病虫害防治两种方法。在种子处理环节,需要选择出优质种,并对种子进行杀菌,防止种子带有病毒或者虫卵。此种方法,只有在病虫害较为严重,且需要进行化学防治时,方可使用。在选择化学药物时,需要结合具体的病虫害来科学合理地选择。如果农户在识别水稻病虫害遇到困难时可以联系当地农技推广中心進行鉴别,早识别早防治降低损失。比如,对于水稻常见的瘟病,可以选择枯草芽胞杆菌、三环唑等药物。而对于纹枯病等则可以选择苯醚甲环唑、丙环唑乳油进行防治。
3 结束语
总之,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对饮食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稻米,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主食之一。为了提升水稻种植质量,并确保自身的经济效益,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被越来越多的生产者应用到了水稻种植中。以上内容对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进行了概述,并在此基础上对水稻病虫害防控技术具体应用进行了分析。望能够给相关工作者带来一定的启示作用。
参考文献:
[1]陈艳玲.水稻种植中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应用[J].农民致富之友,2018(10):150.
[2]周继泉.水稻高产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方法分析[J].南方农业,2018,12(20):4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