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良珍
“三”和“七”,不同的人看来有不同的意义。在数学老师看来,三七二十一,肯定没错;在中医看来,三七,那可是一味止血的好药材;而在古代文学爱好者那里,“三”和“七”既雄健深沉又慷慨悲凉——“三曹”和“七子”,正是汉魏之际“建安风骨”的代表人物。
曹丕(公元187年-226年)
字子桓,曹操的次子,三国时期魏朝的开国皇帝。
曹操、曹丕、曹植父子三人,因政治上的地位和文学上的成就,被后人合稱为“三曹”。曹操的名声自不必说,无论是一代英雄还是一代枭雄,都是一代雄主,且诗、文、书法皆有成就。曹植更不必说,“天下才有一石(一石等于十斗),曹子建独占八斗”,一篇《洛神赋》流传千古。唯有曹丕,明明事业跟老爹一样有成,才华与弟弟不相上下,却因《七步诗》的故事犯了众怒,得了个逼死兄弟未遂的骂名,落了下乘。
其实,对于《七步诗》及故事的真伪历来有争论。一般认为,曹丕在争夺权力的过程中完胜了曹植,称帝后也确实挤压过自己的弟弟,但当众迫害这件事不太可能,毕竟大家都是要面子的聪明人。此外,就曹氏兄弟才华孰高孰低的问题,后人的看法也大相径庭。单从文学创作方面来说,一首《燕歌行》足以证明曹丕的才情了,而他的《典论·论文》更是我国流传下来的最早的一篇文学批评的论文。曹丕之所以名声严重受损,大约是因为人们更加同情在皇权斗争中失利的弟弟吧。
总之,“三曹”创造了光耀千古的文学成就,让那个时代成为中国文学史上重要的枢纽,这是毫无疑问的。
孔融(公元153年-208年)
字文举,鲁国(今山东曲阜)人,东汉末年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是孔子的第20世孙,太山都尉孔宙之子。
《三字经》中有“融四岁,能让梨”,“孔融让梨”的故事千百年来家喻户晓,甚至盖过了他作为“建安七子”之一的文学家的身份。
孔融是东汉末年一代名儒。他少有异才又勤奋好学,汉献帝在位时先后出任北军中侯、虎贲中郎将、北海相、青州刺史、太中大夫等,政绩斐然。他性格宽容,重视人才,但喜欢评议时政,言辞激烈,好几次都跟曹操杠上了,结果可想而知,是“建安七子”中唯一被曹操处死的才子。
孔融能诗善文,尤其是散文,锋利简洁,个性鲜明。曹丕非常欣赏他的作品,把他跟“汉赋四大家”里的杨雄、班固相提并论。如果是曹丕当政时期,孔融大约就不会落到全家被诛的境地了吧。
王粲(公元177年-217年)
字仲宣,山阳郡高平县(今山东微山两城镇)人,东汉末年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太尉王龚曾孙、司空王畅之孙。
王粲出身名门望族,曾祖父和祖父都曾位列三公。他少有才名,为当时的著名学者蔡邕所赏识,蔡邕曾说:“王粲确实是奇才,让我自愧不如。我家里收藏的书籍文章,应该全部送给他。”据《三国志》记载,王粲著诗、赋、论、议近60篇,成就颇丰,他还与曹植并称为“曹王”,南朝文学评论家刘勰在《文心雕龙·才略》中赞誉王粲为“七子之冠冕”。
王粲有一个特别的爱好,就是学驴叫。驴子矮小,但叫起来却石破天惊,王粲身体瘦弱,但也蕴藏着巨大的能量,高兴时就会发出豪放的驴鸣,特别震撼。王粲40岁时就生病去世了,当时已贵为皇帝的曹丕在他的葬礼上,对同行的人说:“王仲宣喜欢驴叫,我们每个人都学一声驴叫来为他送行吧。”于是在场数百宾客都学起了驴叫,一时间哀情鼎沸,盛大而壮观。这大概是我国最早的集体行为艺术了。
阮瑀(约公元165年-212年)
字元瑜,陈留尉氏(今河南开封市尉氏县)人,东汉末年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
阮瑀祖上世代为官,家学深厚。他三次拜蔡邕为师,蔡邕深为感动,倾囊相授,阮瑀也学有大成,精通儒学、书法与音律。只是学成之后的阮瑀看到天下大乱,民不聊生,并不想做官,就赶着驴车,载着书,隐居去了。
曹操听说了阮瑀的才名,三番四次请他入朝,阮瑀都拒不赴任,还出言不逊。最后一次,曹操准备派人把他绑走,阮瑀吓得干脆躲到深山老林里去了。曹操大怒,下令放火烧山,山火熊熊,无奈的才子只好认命。得了阮瑀,曹操十分高兴,却又想挫挫他的傲气,就在一次大宴宾客时,将他安排在乐队之中。不料阮瑀即兴抚弦而歌:“奕奕天门开。大魏应期运。……士为知己死。女为悦者玩。……”充分表达了归附效忠之意,继而成功升任曹操的机要秘书。此后,曹军国书檄文多出自阮瑀和陈琳之手。
建安16年,阮瑀随军西征关中,曹操请阮瑀代笔写信拉拢孙权。阮瑀骑在马上沉吟片刻,一挥而就,呈给曹操。曹操提笔想作些修改,竟不能增损半字。
“建安七子”是指哪七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