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谋政
【摘 要】古代墓诗是中国古典诗歌中一种特殊题材的诗歌,它有着悠久的历史,从先秦到清代都有此题材的诗歌,清代是其发展的高峰。诗歌涉及的人物上有最高层的帝王,下有底层的妓女。风格凄清、苍凉,内容丰富,表现手法多样。
【关键词】中国;古墓诗;内容;手法
古代墓诗是中国古典诗歌中一种特殊的诗歌类型,因为它的特殊性,它的研究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其实,仔细研读这类诗,我们却能从中吸收到很多诗歌写作方面的营养,这对于古代诗歌爱好者来说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古代墓诗的产生和发展
(一)历史悠久
中国古墓诗有着悠久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先秦时代,如《诗经》中的《墓门》:“墓门有棘,斧以斯之。夫也不良,国人知之。知而不已,谁昔然矣。墓门有梅,有鸮萃止。夫也不良,歌以讯之。讯予不顾,颠倒思予。”以后各个朝代几乎都有写墓的诗,明清时代写墓的诗最多,达到了高峰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如陈昭《聘齐经孟尝君墓》:“薛城观旧迹。征马屡徘徊。盛德今何在。唯馀长夜台。苍茫空垄路。憔悴古松栽。悲随白杨起。泪想雍门来。泉户无关走。鸡鸣谁为开。”《古诗十九首》其十四:“出郭门直视,但见丘与坟。古墓犁为田,松柏摧为薪。白杨多悲风,萧萧愁杀人。”唐代如温庭筠的《过陈琳墓》:“曾于青史见遗文,今日飘蓬过古坟。词客有灵应识我,霸才无主始怜君。石麟埋没藏春草,铜雀荒凉对暮云。莫怪临风倍惆怅,欲将书剑学从军。”宋代如苏轼的《虞姬墓》:“帐下佳人拭泪痕,门前壮士气如云。仓黄不负君王意,独有虞姬与郑君。”元代如赵孟頫的《岳鄂王墓》:“鄂王坟上草离离,秋日荒凉石兽危。南渡君臣轻社稷,中原父老望旌旗。英雄已死嗟何及,天下中分遂不支。莫向西湖歌此曲,水光山色不胜悲。”明代如高启的《要离墓》:“弱夫杀壮士,谁敢婴余怒。今日古城边,耕人肆侵墓。”清代如洪亮吉的《十八先生墓》:“七千里路接蛮乡,十八先生并命场。绝胜瀛州唐学士,就中宁有许高阳?”。
(二)地域宽广
中国古墓诗所涉及的古墓在全国很多地方都有,地域较为广泛,其中犹以江苏省为最多。如北京市的《望诸君墓》、《菩萨坟有序》,浙江省的《林处士墓》、《于忠肃墓》、《过朱买臣墓》,安徽省的《李白墓》、《过太白墓谒遗像》、《虞姬墓》、《周瑜墓》,河南省的《朱亥墓》、《王弼墓》、《殷太师比干墓》,广东省的《朝云墓》、《西湖吊朝云墓四首选一》,贵州省的《十八先生墓》,四川《甘夫人墓》,陕西省《过秦皇墓》,山东省的《聘齐经孟尝君墓》、江苏省的《贞娘墓》、《过亚父冢作》、《阖闾墓》、《顾野王墓》、《要离墓》、《题唐六入墓》、《春申墓》、《临桂伯墓下》、《五人墓》、《季札墓》、《过陈琳墓》、《过韩蕲王墓》等。
(三)人物丰富
中国古墓诗中涉及的人物较为丰富,有最底层的妓女,有最高层的帝王。主要有如下几种类型:
妓女。如明代高启的《贞娘墓》中的“真娘”,为唐时吴中名妓。清代史申义的《朝云墓》中的朝云,为宋钱唐妓。
隐士。如清代史夔的《林处士墓》中林处士,即林逋,一生隐居不仕。”明代王世贞《酹孙太初墓》中的孙太初,即明中叶的隐士孙一元。
帝王。如明代高启《阖闾墓》中的“阖闾”,即为春秋吴王。唐代王维《过秦皇墓》中秦皇即秦始皇嬴政。宋代柴望《越王勾践墓》中越王勾践。
文学家。如唐代李白居易《李白墓》中的李白,是我国古代著名的诗人,杰出的文学家。唐代温庭筠《过陈琳墓》中的陈琳,是汉末著名的建安七子之一,擅长章表书记
大臣。如元代朱熹《拜张魏公墓下》中张魏公即张浚,为南宋前期重臣。清代朱昆田《春申墓》中的春申,是战国时楚大臣。
将领。如明代胡俨《望诸君墓》中的“望诸君”,即战国时燕将乐毅。明代乌斯道《周瑜墓》中“周瑜”,为三国吴名将。
民族英雄。元代赵孟頫的《岳鄂王墓》中的“岳鄂王”即为岳飞,是南宋著名的民族英雄。清代孟亮揆《于忠肃墓》中“于忠肃”,即明朝民族英雄于谦。
此外還有写义士、使节、谋士的。如清代蒋士铨《五人墓》中写了五个义士,即颜佩韦、杨念如、马杰、沈扬、周文元等五人。吴伟业《过韩蕲王墓》中“韩蕲王”即韩世忠,历镇南、武安、宁国节度使。孙枝蔚《过亚父冢作》中“亚父”即是范增,范增为项羽谋臣。
二、古代墓诗的内容
中过古墓诗的内容较为丰富,其中表达凭吊之情、借古讽今、描写古墓环境是较为常见的内容。
(一)凭吊之情
凭吊之情是古墓诗中常见的内容,作者往往通过回忆墓中人的事迹而表达祭奠,抒发情感。如吴秀美的《甘夫人墓》:“风雨墓鸦噪,荒荒落日昏。我来题片石,挥笔吊贞魂。墓棘寒烟散,山花啼泪存。年年芳草路,无复怨王孙。”诗中具体地描写了诗人的凭吊活动:墓地焚香,洒泪祭奠。黄昏墓霭之中,诗人为甘夫人焚上一柱香。因香缭绕,所以使原来笼罩着墓地荆棘的寒烟冷气四下飘散,诗人泪洒墓前,眼泪落在山花上,连山花也仿佛在哭泣。全诗表达了对甘夫人忠贞高洁、风范长存的赞颂。《李白墓》中“渚萍溪藻犹堪荐,大雅遗风已不闻。”荒垅当前,采些萍藻可以祭奠英灵,寄托一腔哀思,可是要想听到诗人那大气磅礴的歌吟却再也不可能了。表达了作者对李白的悼念和追慕之情。《岳鄂王墓》中“英雄已死嗟何及,天下中分遂不支。”表现了对岳武穆壮烈殉国深刻的哀惋与沉痛的凭吊。《五人墓》中“酹酒拂苍碑”写出诗人以酒祭奠,全诗表达了对义士的景仰之情。
(二)借古讽今
借古讽今也是古墓是常见的内容,作者通过假借评论墓中的人和事来影射、讽刺现实。
如《过秦皇墓》:“古墓成苍岭,幽宫象紫台。星辰七曜隔,河汉九泉开。有海人宁渡,无春雁不回。更闻松韵切,疑是大夫哀。”诗歌通过描写秦皇墓的富丽堂皇,揭露了秦始皇的腐朽荒淫,挥霍无度。从而暗示出了秦王朝顷刻崩溃的原因所在。诗中也隐含着对正处于上升时期的唐王朝的一种警告,潜台词为若不以古为训,必然重蹈覆辙,即“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如《比干墓》:“国乱时危道不行,忠贤谏死胜谋生。一沉冤骨千年后,垄水虽平恨未平。”作者以商朝末年比干剖心的典故为题材,赞颂了比干忠言直谏、不惧生死的可贵精神。借以讽谏执政者要虚心纳谏。如《越王勾践墓》:“秦望山头自夕阳,伤心谁复赋凄凉?今人不见亡吴事,故墓犹传霸越乡。雨打乱花迷复道,鸟翻黄叶下宫墙。登临莫向高台望,烟树中原正渺茫。”诗人以昔日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生聚教训,终于灭吴以雪耻的事实,抒发对当今小朝廷安一隅,不思报仇,使亡吴之事不能在当世再现的沉痛之情。
(三)对古墓环境的描绘
在古墓诗中,作者往往要对墓的周围环境进行描写,以渲染一种凄清、苍凉的氛围。
如《聘齐经孟尝君墓》:“薛城观旧迹。征马屡徘徊。盛德今何在。唯馀长夜台。苍茫空垄路。憔悴古松栽。悲随白杨起。泪想雍门来。泉户无关走。鸡鸣谁为开。”诗中“苍茫空垄路。憔悴古松栽。”两句写了墓地情景,上句说,通向墓地的路空荡荡的,半明半暗;下句说,墓地上古老的松树显出憔悴的病态,渲染了落寞苍凉的气氛。《春夕经行留侯墓》中“坟荒隧草没,碑碎石苔浓。”《望诸君墓》中“落花萦碧草,幽树语黄鹂。”《题唐六如墓》中“豚栅鸡栖无觅处,独寻残碣洗荒台。”《过李白墓谒遗像》中“古墓荒凉半野蒿。”都写出了古墓周围环境凄凉的特点。
三、古代墓诗的艺术特点
中国古墓诗的艺术手法较多,其中常见的有对比、用典故、虚实结合。
(一)对比
对比是中国古墓诗中常用的手法。如许浑《途经秦始皇墓》:“龙盅虎踞树层层,势入浮云亦是崩。一种青山秋草里,路人唯拜汉文陵。”诗中用汉文帝的谦和、仁爱与秦始皇的刚愎、凶残:用路人对汉文帝的怀念同始皇在人民心中地位的崩塌作对比,反衬出暴君的形象,含蓄地表达作者的批判之情。温庭筠《过陈琳墓》:“曾于青史见遗文,今日飘蓬过古坟。词客有灵应识我,霸才无主始怜君。石麟埋没藏春草,铜雀荒凉对暮云。莫怪临风倍惆怅,欲将书剑学从军。”全诗贯串着诗人自己和陈琳之间不同的时代、不同的际遇的对比,即霸才无主和霸才有主的对比,青史垂名和书剑飘零的对比。赵孟頫的《岳鄂王墓》:“鄂王坟上草离离,秋日荒凉石兽危。南渡君臣轻社稷,中原父老望旌旗。英雄已死嗟何及,天下中分遂不支。莫向西湖歌此曲,水光山色不胜悲。”诗中把“南渡君臣”与“中原父老”相对,严厉批判南宋朝廷违背人民意愿的投降路线。“轻社稷”与“望旌旗”对照,一方面斥责赵构、秦桧之流是造成后来亡国的罪魁;一方面高度评价了岳飞奋勇抗金的伟大功绩。白居易《李白墓》:“采石江边李白墓,绕田无限草连云。可怜荒垅穷泉骨,曾有惊天动地文。但是诗人多薄命,就中沦落不过君。渚苹溪藻犹堪荐,大雅遗风已不闻。”全诗用李白杰出的成就,与李白坎坷的命运、死后墓地荒凉和后世文坛的暗淡组成了多重对比,从而赋予了作品惊心动魄的艺术感染力。
(二)用典
如袁牧《谒岳王墓作十五绝句(选一)》:“灵旗风卷阵云凉,万里长城一夜霜。天意小朝廷已定,那容公作郭汾阳!”诗后两句用了典故,“小朝廷”指南宋高宗政权;所谓“天意已定”实指宋高宗之意旨,即其偏安江左之国策已决定,不会改变,他容不得岳飞像唐朝名将郭子仪(封汾阳郡王)平定“安史之乱”,挽救国家危亡那样,去恢复中原,雪靖康之耻,迎回徽,钦二帝。因为一旦二帝归来,高宗将皇位不保。该句用典深刻揭露了宋高宗之所以安于半壁江山而向全国纳币称臣的可耻用心,同时也表达了对岳飞的同情之意。吴锡畴《林和靖墓》:“遗稿曾无封禅文,鹤归何处认孤坟。清风千载梅花共,说着梅花定说君。”该诗讽刺了均州参军许洞在路途献文颂谀真宗封禅。诗中前句“遗稿曾无封禅文”引用汉武帝求司马相如遗稿得封禅书的典故。封禅,是古代帝王在泰山祭天地的一种活动,场面很大,既扰民又伤财。秦始皇、汉武帝、唐玄宗都有过封禅大典,而宋真宗又继而为之,许洞之流,不但不规劝,反而贡谀,林逋对此大为不满。他回顾自己一生,自诩没有写过这类谀词。
杜甫《别房太尉墓》:“他乡复行役,驻马别孤坟。近泪无干土,低空有断云。对棋陪谢傅,把剑觅徐君。唯见林花落,莺啼送客闻。”诗中“对棋陪谢傅,把剑觅徐君”两句用了典故,谢傅指谢安。《晋书·谢安传》说:谢玄等破苻坚,有檄书至安方对客围棋,了无喜色。诗人以谢安的镇定自若、儒雅风流来比喻房琯是很高妙的,足见其对房琯的推崇备至。《说苑》载:吴季札聘晋过徐,心知徐君爱其宝剑,及还,徐君已殁,解剑系其冢树而去。诗人以延陵季子自比,表示对亡友的深情厚谊,虽死不忘。
(三)虛实结合
如柴望《越王勾践墓》“秦望山头自夕阳,伤心谁复赋凄凉?今人不见亡吴事,故墓犹传霸越乡。雨打乱花迷复道,鸟翻黄叶下宫墙。登临莫向高台望,烟树中原正渺茫。”诗中“雨打乱花”、“鸟翻黄叶”是眼前实景,而“复道”、“宫墙”则是想象中的越国宫殿之景,是虚景。作者将现景与想象融合交织,抒写了今昔的沧桑之感。《过陈琳墓》中“石麟埋没藏春草,铜雀荒凉对暮云”,前句写眼前实景,陈琳墓前的石麟已经埋藏在萋萋春草之中,冷落萧条;后句写联想之景,曾经重用陈琳的曹操修建的铜雀台,现在想必也只剩下了荒凉的遗迹,在遥对黯淡的暮云。前句寄托诗人对前贤的追思缅怀,也暗示了当代的不重人才;后句是对曹操这样一位重视贤才的明主的追思。
【参考文献】
[1] 姜亮夫.夏传才.先秦诗鉴赏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
[2] 陈振藩.中国名胜古诗六百首[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3]阳光.关永礼,中国山川名胜鉴赏辞典[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