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君
【摘 要】银行对不良贷款的清收能提高银行的资产质量,同时降低银行经营风险。银行不良贷款的产生受人为和历史因素影响,是银行工作难点。本文主要从银行不良贷款产生的原因入手,探讨清收对策,以为银行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银行;不良贷款;清收;原因;对策
不良贷款清收难是银行经营过程中存在的一大难题,需要从不良贷款形成的原因出发,加强全面的风险防范,以控制信用风险的扩散,盘活不良资产,以促进银行及区域经济发展。探讨银行不良贷款清收对策,完成清收可以提高银行在市场的竞争力和赢利能力。
一、银行不良贷款清收现状
(一)现状
总体来看,目前中国银行不良贷款比例较高,清收盘活的难度较大,银行需要将不良贷款的清收作为工作重点来抓。不良贷款的清收问题成为困扰银行经营的重要问题,严重影响银行的赢利效果。对不良贷款进行清收研究,借助内力和外力完成不良贷款的清收对银行的未来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
(二)银行不良贷款清收难原因
1.信贷质量及结构因素
信贷质量差是历史和政策原因导致,使得不良贷款拖欠年头久。由于长期积压,信贷人无力偿还贷款,使得银行的贷款无法及时清收。银行在信贷结构调整前,贷款管理机制不健全,使得无担保的信贷人的贷款被发放,最后会导致信贷人无力偿还贷款,贷款责任无法落实的情况。信贷结构调整后的失衡,将责任都落在银行清收人身上。
2.清收手段单一
银行不良贷款在清收时存在手段单一的问题,在新时期继续采用传统的清收手段和政策,不利于不良贷款的顺利清收,会使清收人员在困难的阻碍下出现退缩的状况,不愿意按照原则进行不良贷款清收,而是接受经济损失,最终导致银行受损失。
(三)法律监管不到位
银行在进行贷款发放时,如果在依法放贷、依法管贷、依法收贷的环境下,不良贷款的清收会得到妥善解决。但是实际情况是现行法律体系并不健全,信贷管理制度不配套,将不良信贷人送上法庭是银行处理不良信贷的最后手段。
(四)银行内部问题
银行在不良貸款清收时存在机构设置、人员配备和清收手段等方面的问题。银行清收管理制度不健全,使贷款主体形成逾期还款利率低的想法,认为还贷贵,而欠贷更便宜。银行对还贷期限的设计不科学,人为的增加了不良贷款人数。银行不良贷款的管理有待提高,以实现银行长远发展。
二、银行不良贷款清收对策
(一)加强对劣质贷款用户的监控
银行为了提高不良贷款的清收率,以有效规避贷款风险,需要通过内生化和动态化的管理机制对劣质贷款用户进行监控。劣质用户的监控主要是对贷款人的资质进行监督和管理,可以从贷款人的信贷关系、财务主管和逃废入手,改变传统的贷款人经营效益好时不催款,经营不好时舍不得催款的情况。银行要排除干扰,从银行自身利益出发,在贷款人符合还款条件时及时进行收款,以遏制不良贷款清收难势头的增长。
(二)成立不良贷款清收部门
银行要成立独立的不良贷款清收部门,在明确清收责任的基础上加大资金和人力的投入,以提高不良贷款清收力度。银行要对清收人员进行培训,使其掌握清收对策和不良资产盘活知识,将清收人员的薪资与不良贷款的清收状况进行挂钩,并适当提高清收效益的考核比例。银行要邀请专业清收人士进行清收工作人员不良资产清算知识的培训,使清收人员在不良贷款清收时,在遇到难题时可快速掌握方法,以从根本上解决不良贷款的清收。
(三)通过市场手段推进不良贷款的有效清收
市场化手段主要是指离岗清收、置换清收、重组清收、招标清收、中介清收等。银行在清收不良贷款时要坚决杜绝单一手法,根据不良信贷人的实际情况实施不同的清收对策,以促进不良资产的有效清收。在遵守法律规定的前提下,银行清收部门可以进行权益综合,对信贷人的经营情况进行了解和掌握,以适时调整清收对策。
(四)强调岗位责任开展系统清收
银行清收部门的清收人员因为不良贷款清收难度大,会出现清收畏惧心理,银行清收部门成为广大员工最不愿意去的部门。银行的相关制度对信贷人员的处罚暂时性强,处罚后,清收人员清收结束后,信贷人员会恢复岗位继续进行信贷工作,这会造成对清收人员岗位职责不尊重的现象。银行需要明确信贷人员和清收人员的职责,保证信贷工作和清收工作都可以顺利有效开展,要平等对待岗位,消除岗位之间的误会。
在银行的相关文件中,应该将不良贷款的清收放在首位,从考核制度、人员配备和资源等方面,要与其他岗位同等对待。在抓不良贷款清收时要像抓存款、抓优质客户一样,以实现不良贷款的有效清收。银行其他部门要与清收部门进行紧密配合,以提升清收部门不良贷款清收效果。不良贷款清收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银行上下集体配合,完成清收工作。
(五)加强司法联动和监督力度
立法方面,要完善不良贷款清收法规。各级法院针对不良贷款的清收积累经验较多,并已形成工作制度,银行可对此进行借鉴,加强与法院的联合,以建立不良贷款的长效清收工作。我国的银行监管相对较严格,我国的资本要求与国际水平相当,银行监管单位可加强对银行不良贷款的清收监管,使其与国际进行接轨,以避免银行的经营风险。
总之,目前银行的不良贷款比例比较高,银行要重视不良贷款的清收管理。银行要根据实际情况对劣质客户进行监控,建立专门的不良贷款清收机构,通过明确职责,实现银行内各部门的联合,通过市场手段增强清收方式,以形成利益激励和风险约束的平衡机制,促进不良贷款的有效清收。
【参考文献】
[1] 王延飞 , 高新兰 . 我国商业银行小额贷款业务信用风险研究——基于博弈均衡模型的研究 [J]. 中国市场,2013(11).
[2] 王仁杰 , 刘辉 . 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清收难的思考 [J]. 财经界 ,2011(12).
[3] 王首军,徐自立 . 利率市场化下的商业银行贷款定价研究 [J]. 中国市场,20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