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青蕾 张宝雷 田静 徐成立
摘 要:运动项目产业作为体育本体产业,是体育产业发展的核心和基础。从产业链的视角,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对运动项目产业链的内涵与特征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运动项目产业链是以运动竞赛为核心的经济活动组合;运动项目产业链是涵盖政府、居民、体育企业、赛事经营公司和体育协会等利益相关者的文化链、供需链、组织链、价值链和空间链;运动项目产业链是由上、中、下游产业共同构成;并具有链条的整体稳定性、链主的唯一排他性、链长收缩延伸性、链节关系的复杂性等特征。旨在为我国运动项目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借鉴。
关键词:运动项目;产业链;内涵;特征
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808(2019)04-0065-05
近年来,体育产业作为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越来越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2014年10月,国务院出台《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建议》中提出体育产业是绿色产业、朝阳产业要大力培育扶持。并在《意见》中指出“发展体育产业有利于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体育需求、有利于扩大内需、增加就业、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1]”2018年12月,国务院出台《加快发展体育竞赛表演产业的指导意见》中指出体育竞赛表演产业是体育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体育竞赛表演产业对挖掘和释放消费潜力、打造增长新动能具有重要意义[2]。而体育竞赛表演是以具体运动项目为依托,因此做大做强运动项目产业是发展体育产业的根本和基础[3]。
事实上,近年来人民群众对体育赛事的观赛需求、参赛需求持续高涨。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底,我国自行车运动的参与者增至800万人[4]。截至2017年,全国击剑运动爱好者超过了10万人[5]。与2015年相比,2016年滑雪人数增加了260万[6]。2017年中国马拉松赛事的参赛人次达到500万人[7]。为适应新时代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中国体育协会认证赛事不断增加,赛事体系逐步完善,赛事内容渐渐丰富。运动项目产业不断发展,运动项目赛事品牌不断提升,运动产业技术服务装备商不断涌现,并且以动项目为载体的产业链越来越被社会广泛关注。
然而,业界和学术界对运动项目产业链的概念、内涵和结构尚未达成共识。这一方面导致运动项目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发展滞后、缺乏内生动力,严重制约了其发展;另一方面,运动项目产业链内涵的模糊不清,必然也会导致运动项目产业的边界不清等一系列等问题。因此,对运动项目产业链的内涵、结构、特征等进行理论剖析,对运动项目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1 运动项目产业链的概念
体育事业的发展是围绕体育产业进行的,而运动项目产业链是体育产业链的核心[8],其理论思想以产业链为基础,以体育产业链为依据,要科学界定运动项目产业链的内涵、特征和结构就要清晰的认识产业链和体育产业链。
哈里森(HarLison)认为“产业链是从采购原材料到将它们转换为成品并销售给用户的功能网链[9]”。我国学者卜庆军等(2004)认为:“产业链是由核心产业倡导的产业共生体,通过某种契约达成合作来满足顾客最终需求。它是一个产业的共生价值系统,由供应商价值链、企业价值链、渠道价值链和买方价值链组成[10]”。目前,雖然关于产业链的概念表述不一,但大都将其理解为“是一种基于社会分工而产生的生产组织方式”。
体育产业已成为国际公认的朝阳产业,是21世纪最具活力并具有高渗透性、交叉性、拉动性的产业,对于中国经济的转型将会产生巨大推动力。在此基础上,众多学者对体育产业链进行了探讨。有学者认为体育产业链是不同地区的体育产业及相关行业基于竞争力或竞争潜力的需要,在体育产业链上下游主体之间资源依赖性、体育产业辅助组织的配套性、体育产业消费市场、政府政策等影响因素作用下形成的具有链条绞合能力的经济关系[11]。体育产业链的本质就是不同行业的企业之间的关联,而这种产业联系的实质则是各行业中的企业之间的供需关系[12]。
运动项目作为体育的具体内容,也是体育发展的直接载体。伴随着新时代人们对体育项目需求的不断增加,我国体育行业协会改革不断加深。冰雪、山地户外、水上和网球等运动项目产业发展迅速,其产业链形态初显。滑雪产业链是以滑雪运动为主,以相关服务、制造、观赏产业为辅的产业系统链,诸多产业间的联动作用影响着整个产业链条的发展[13]。网球产业链以网球竞赛为核心,不同部门根据其逻辑与空间分布关系来提供网球相关产品,以实现企业价值升值的链条式关联形态[14]。水上运动产业链是以海洋、河流、湖泊为基础,以竞技、休闲、娱乐、探险和旅游为主要形式,向大众提供水上运动产品和服务的经济活动的组合[15]。
运动项目所形成的产业链条是最具活力与生命力的,它是体育产业链的本质和核心内容。尽管运动项目的不同会带来不同相关产业领域的发展,但对其产业链的理解恐怕终究要回归其认为运动项目的本质特征上,即“以具体运动项目为对象,以体育竞赛表演为核心,以投出产出为纽带,以价值增值为导向,以满足消费者运动和精神需求为目标,依据特定的逻辑关系和空间布局来提供特色产品与服务的一系列经济活动组合。”
2 运动项目产业链的内涵
2.1 运动项目产业链是文化链
文化链就是指向构建产业竞争优势的一系列文化要素的重新组合,是文化与文化之间,不同文化之间和同一种文化在不同地区的分布[16],包括与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等层次的独立个体相结合而形成的一种相互关联的现象。
运动项目是文化最主要的表现形式之一[17],其与物质、精神、制度等文化相结合有利于运动项目走上市场化、国际化之路,将本土优势转化为体育产业优势。美国的“国家运动”橄榄球的成功就离不开项目文化的支撑[18]。在物质文化方面,现代传媒技术的发展,“超级碗”可使用立体视觉环绕技术用30多种语言让超过200个国家和地区的观众收听到,大大提升了其品牌价值。在制度文化方面,美国橄榄球队制定了赛场内外统一的规章制度和联盟制的限定进入原则,这种“特许经营”的模式使全国橄榄球联盟中每支球队价值几乎都达到了14.3亿美元,有利于统一管理和球队价值的最大化。在精神文化方面,美国橄榄球运动突出了团队协作和个人英雄主义精神等文化特征,迎合了当下大众精神压力上升的事实和美国早期去殖民化的社会心态。此外,橄榄球运动正不断地与时尚文化相结合,特色的橄榄球服饰,装备和个性化的服务以及娱乐明星的潮流引领都有助于橄榄球运动的无形资产和超额利益产生。
2.2 运动项目产业链是供需链
供需链是由原料获取并加工成半成品或成品,再将成品送到顾客手中的一些企业和部门构成的网络[19],是由围绕供应商、供应商的供应商、分销商、客户及客户的客户组成[20]。网链上的链节是由不同产业构成的,相邻链节之间是一种供与需的关系,因而称之为供需链。
运动项目产业供需链出发点在于满足运动者参加运动过程中产生的需求,是处于上下游不同产业之间对于运动项目产品供给和需求关系。任何具有运动项目特征并能够为运动者带来相关产品和服务的活动都属于运动项目产业供需的范畴。完整的运动项目产业供需链涵盖了服装、食品、住宿、交通、旅游、购物、娱乐这七要素要素,围绕它们又会细分出铺设面较广的利基市场,其中最大头的是体育用品销售[12]。参加一场马拉松比赛,比赛者的装备就包括帽子、运动眼镜、运动耳机、智能手环、运动水壶、速干衣、跑鞋等。还涉及专门的马拉松保险和马拉松APP,体育用品销售方就和参赛者成了供与需的关系。不同主体部门通过提供不同的资源来满足消费者多种多样的需求,各个产业间的相互协作构成了运动项目产业的供需链。
2.3 运动项目产业链是组织链
组织链是指在某个组织结构中由若干定义明确的组织个体,根据某个维度所形成的一种有序关系体。这些社会组织个体按照特殊的纽带形成了一条合作链,每个社会组织都是链条中的一个环节[21]。
运动项目产业链的功能得以发挥,其关键在于组织链。运动项目产业链中包含着紧密相连的各个组织,主要有政府、赞助商、赛事公司和体育协会等,他们相互之间的利益是息息相关的。其中政府在运动项目组织链中处于指导地位,政府的科学领导与组织使整个组织链功能得以发挥,不同于与其他产业链的龙头企业。作为运动项目产业组织链的重要组成部分,赞助商通过投资相关项目的比赛提供资金和物品的支持,并为比赛进行有利的宣传。赛事公司负责组织各种赛事、比赛的直播、宣传以及相关产品的销售等等。体育协会代表了广大体育爱好者的兴趣和愿望,通过了解广大人民对体育的需求来与政府组织沟通,有利于政府组织制定更合乎体育爱好者意愿的体育政策,是广大运动爱好者与政府沟通的桥梁与纽带。
2.4 运动项目产业链是价值链
价值链是产业链的价值属性,是某行业由原材料生产到成品加工的全过程中若干环节之间的价值的分布和相关性,其中包括了原材料、粗加工、深加工、产品升级、流通环节、销售环节等若干环节的价值分布[22]。
运动项目价值链的核心在于通过产品和服务来满足运动者的需求并获得利润,合理的对利润进行分配,来满足链条上不同产业的利益需求。运动项目产业价值链的辅助活动主要是由政府部门提供,包括体育场馆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具体运动项目的发展规划制定和管理制度的实施,是运动项目产业链顺利运作的重要支撑。基本活动包括项目投资、产品开发、体育赛事公司运营、产品升级和产业链的整合等。在一场比赛中通常是运动品牌、保险公司等机构对运动项目进行投资,它具有高附加值和收益,但有一定风险。运动项目的开发是由政府、体育赛事公司、运动协会进行的,它拥有核心竞争力,高附加值和收益,但风险较大。运动项目产品的精品化是为运动者提供更精细化、个性化的比赛服务,如马拉松比赛配套活动中的马拉松嘉年华等。其特征是特色突出、市场竞争群体少、规模较小、高附加值、中等收益、风险较大。运动项目产业的整合化产生了专门的运动保险、科学的运动APP等,它具有附加价值大,收益大,风险一般的特点。
2.5 运动项目产业链是空间链
空间链是指不同地区间同一种产业的分布,产业的空间分布形成了空间链[23]。空间链是静态与动态的统一。静态空间链指的是产业集群的地理位置,集群在空间分布上具有集聚的特点;动态空间链则是指各种资源、要素、技术和管理经验在空间的流动、组合和再创造[24]。
从静态上看,运动项目产业空间布局是指构成运动项目产业的各部门、要素和环节的空间分布以及区位组合模式;从动态上看, 运动项目产业空间布局则表现为各种赛事资源、自然资源、生产要素以及体育企业为选择最佳区位,在时空间区域中的转移、重新组合与再配置的过程。因此, 运动项目产业空间布局是静态与动态的协同, 是存量与增量的统一[25]。运动项目产业空间链建立在体育竞赛的主场和客场转换之中,而職业体育的全球性传播又使超越地域的异地球迷可以构建起宏大的观赏和消费网络。皇马俱乐部通过零售业和娱乐业建立俱乐部与中国市场实体联系,通相关领域顶级品牌建立战略合作关系,打破区域限制,降低成本, 获得规模经济优势, 追逐运动项目产业链的价值最大化[26]。
3 运动项目产业链的特征
3.1 链条的整体稳定性
运动项目产业链链条的稳定性指的是有序,良性的循环状态。产业链上的各个部分之间相互依存、关联和制约。各链节上资金流、技术流、知识流、信息流的相互关联,彼此之间形成了空间意义上的有效整体。运动项目产业链的上游是以运动竞赛和表演为核心,通过运动竞技比赛和体育表演活动,经过中游关联产业活动和下游的衍生产业相互作用最终构成了空间上的结构稳定性。这种整体稳定性其实质是因社会分工的不断深化和专业化经济所形成的[27]。随着社会分工的不断细化,产业之间的划分也越来越清晰。在组织一场体育竞赛时,会涉及到除比赛生产过程之外的产业,如门票经营业、场馆运营业、赛事运营业、体育营销业等不同分工形式。这种稳定性是动态的,开放的,反映出在人工的规划、建设、运行、管理和获利这不断变化的过程中[28]。
3.2 链主的唯一排他性
一条产业链只有一个链主,同时存在多条链节。链主决定产业链的性质,具有引领性,同样决定产业链的不同链节的选择。例如,在其他领域中,我们熟知的光伏产业链链主是硅矿开采和硅片生产组成,海上风电产业链链主是海上风电设备的技术[29]、石油产业链链主是石油开采技术等[30]。在运动项目产业链中运动竞赛则是链主,运动竞赛产业是由国际大型比赛、职业体育联赛、体育表演等构成,这些竞赛活动构成了运动项目产业链的链主,链主也就是龙头产业,带领链条上的链节共同发展。2017年,中国足球产业链上总收入超过360亿元,其中上游赛事市场100亿元,中游传媒场馆收入到60亿元,下游的体育培训、体育用品等领域达200亿元。并且衍生产业中的住宿业、交通业、旅游业等并没有计算其中。由此可见,运动项目产业链的链主运动竞赛具有唯一排他性。
3.3 链长的收缩延伸性
运动项目产业链的链节并不是一层不变的,而是随着产业发展情况、产业的特征来进行自我调节、收缩和延伸。我国的运动项目产业相比国外而言处于起步阶段,户外运动产业链的链主对于产业链上的企业乃至衍生企业都具有明显的推动作用,但户外运动的比赛和观赏尚未形成完整户外运动的产品体系,这是典型的产业龙头缺失,相应的链节自然会收缩甚至不完备,难以形成以户外运动产业链。而足球产业在2017年全年开展赛事约30万场(不含校园足球),中国足球协会主办的各类赛事近15 000场,各地方足球协会举办的赛事超过28万场[31]。足球产业链中的运动员、足球经纪人、足球俱乐部、足球管理机构、赞助商媒体以及消费者等主体之间因赛事的不断增加使得沟通、协调与合作更加密切,足球产业链节也就更加丰富、分工更加细化、产业划分更加明细,链节的长度也随之拉长。
3.4 链节的关系复杂性
产业链中各个链节间的关系是复杂的,这种复杂性和产业链动态系统的多样性有必然的联系。其联系的多样性主要基于交易成过程中资产的专用性、交易的不确定性、交易发生的频率、任务的复杂性等因素所造成的。完整的运动项目产业链包含有竞赛业、旅游业、娱乐业、加工制造业、体育培训等诸多内容,相应的产业链强调通过运动项目产品或者服务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由此获得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32]。一场体育比赛,需要体育公司去组织一场完整的比赛,运动品牌提供赞助以及相关运动装备的销售,运动协会对体育爱好者的号召及比赛的宣传,比赛场地与城市交通管理部门的相互协调、酒店与餐饮业为比赛做出的及时调整等,他们之间相互协作、相互依赖,共同提供能够满足运动者需要的产品,他们彼此之间是横向合作关系。形成较好的市场效益的前提是,实现模块化的网络协作关系和产业链之间的有效衔接,这就体现了链节关系的复杂性。
4 结 语
对运动项目产业链的内涵与特征进行研究的意义和价值是:通过运动项目产业涉及的各个要素
抽象出来,构建了运动项目产业链的框架,从文化链、供需链、空间链、组织链和价值链5个部分详细说明了运动项目产业链的内涵。运动项目产业链框架作为一个分析工具,提供了一个系统的整体化的分析视角,来帮助我们更好的认识运动项目产业链的4个特征,为运动项目产业链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指导。运动项目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在于产业链的稳定,运动项目产业链稳定的基础是运动项目产业的文化链,支柱是组织链和空间链,关键是供需链,核心是价值链。因此,促进运动项目产业可持续发展应该以运动项目多种文化组合、组织链和空间链的整合、供需链的完善、价值链的利益分配为重点,政府指导运动项目产业发展,以更好地满足运动者的需求为出发点,丰富运动项目产品,做好利益分配与协调工作。
参考文献:
[1]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EB/OL].[2014-10-20].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4-10/20/content_9152.htm.
[2]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体育竞赛表演产业的指导意见[EB/OL].[2018-12-11].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8-12/21/content_5350734.htm.
[3] 鲍明晓,李元伟.转变我国竞技体育发展方式的对策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4,37(1):9-23;70.
[4] 国家体育总局.关于印发《自行车运动产业发展规划》的通知[EB/OL].[2018-01-12].http://www.sport.gov.cn/n316/n340/c843397/content.htm.
[5] 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科技部.關于印发《击剑运动产业发展规划》的通知[EB/OL].[2017-12-12].http://xatyj.xa.gov.cn/websac/cat/2737008.htm.
[6] 陈文静. 2022年冬奥会对黑龙江省冰雪体育产业发展影响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体育学院,2017.
[7] 国家体育总局.关于印发《马拉松运动产业发展规划》的通知[EB/OL].[2017-12-12].https://sports.qq.com/a/20180113/004347.htm.
[8] 付媛杰.把运动项目产业作为体育产业的核心来抓[N].中国体育报,2017-05-17(001).
[9] 李心芹,李仕明,兰永.产业链结构类型研究[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4(4):60-63.
[10] 蒋国俊,蒋明新.产业链理论及其稳定机制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36-38.
[11] 雷选沛,何涛.基于体育产业链的主体关系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7(9):27-31.
[12] 支强.产业价值链视角下我国马拉松赛事运营模式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8(10):104-109.
[13] 李凌,张瑞林,王立燕.滑雪产业链可持续动态图景与质性模型的探讨[J].体育与科学,2018,39(6):37-48.
[14] 王樱桃,覃优军.我国网球产业链的组成与优化提升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6(12):122-127.
[15] 谢春龙,杨海涛.我国水上运动项目市场开发研究[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8,30(3):239-243.
[16] 李军波,郑昭.论企业文化链与企业竞争优势的构建[J].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1(6):113-116.
[17] 侯迎锋.刍议体育产业发展的“元问题”[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6(3):215-217.
[18] 李荣日,叶锦.体育产业“元”逻辑:运动项目[J].体育与科学,2017,38(3):94-100.
[19] 赵天智,金以慧.供需链协调控制机制[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10):123-126.
[20] 桂良军,薛恒新.供需链成本及其均衡和优化[J].财会月刊,2006(3):62-64.
[21] 赵孟营.组织链:现代社会的一种组织间关系[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學版),2007(2):58-64.
[22] 秦佳良,张玉臣,贺明华.促进产业价值链迈向中高端:演化路径和政策思考[J].企业经济,2018,37(8):46-53.
[23] 吴金明,邵昶.产业链形成机制研究——“4+4+4”模型[J].中国工业经济,2006(4):36-43.
[24] 王霞.产业集群视角下供应链金融的创新与发展探讨[J].开封大学学报,2018,32(1):33-36.
[25] 陈建军,袁凯.企业异质性视角下产业空间分布的“二重性”:基于前沿文献的讨论[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43(6):95-108.
[26] 李燕领,王家宏.基于产业链的我国体育产业整合模式及策略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6,50(9):27-33;39.
[27] 曲丽丽,田国双.林业生态产业链的稳定性分析与政策建议[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8(6):46-49.
[28] 苑清敏,葛春景.虚拟生态产业链的稳定性研究[J].生态环境,2006(6):1409-1412.
[29] 赵锐.中国海上风电产业发展主要问题及创新思路[J].生态经济,2013(3):97-101.
[30] 王玲俊,王英.光伏产业链系统协同演化动力机制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2017,31(12):170-177.
[31] 张旭,万文博,王政.机遇与挑战:中资并购国外足球俱乐部的SWOT势态分析[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19,37(1):47-53.
[32] 王金娟.冰雪体育产业链结构的优化探析[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41(2):277-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