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磊 王继华 顾翠
【摘要】 目的:探讨倍他司汀、天麻素注射液联合异丙嗪治疗前庭周围性眩晕的有效性。方法:本文观察对象选自笔者所在医院2017年1月-2018年12月治疗的100例前庭周围性眩晕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将100例患者等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倍他司汀、天麻素注射液治疗,试验组在倍他司汀、天麻素注射液基础上联合异丙嗪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有效性进行分析,观察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症状治疗评分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94.00%和76.0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治疗1、4周后临床症状评分为(3.52±1.34)、(1.20±0.57)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76±1.52)分、(2.53±0.99)分,两组组间研究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出现恶心呕吐、肌张力障碍、低血压晕厥等不良反应共4例,对照组为17例,试验组和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8.00%和34.00%,两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倍他司汀、天麻素注射液联合异丙嗪治疗前庭周围性眩晕临床效果显著,有助于改善各项临床症状,降低不良反应,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 倍他司汀; 天麻素注射液; 异丙嗪; 前庭周围性眩晕
doi:10.14033/j.cnki.cfmr.2019.14.02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9)14-00-02
前庭周围性眩晕是临床常见眩晕类型的一种,临床表现为突发剧烈旋转性眩晕、上下左右摇晃感强烈、眼球偶感震颤,并且伴随耳鸣、听力退化、恶心呕吐、头外冒汗、面色苍白等多项症状[1],让患者产生强烈的恐惧感,具有起病急、发病时间短、病情反复及自然恢复等特点,这主要是由于前庭感受器、前庭神经节及前庭神经颅外段病变所导致。现阶段,临床治疗首选吩噻嗪类、抗组织胺类及莨菪类药物[2],其治疗原则是短时间内改善患者的恶心呕吐等症状,减少眩晕次数,缓解患者的痛苦,保障正常生活。为进一步准确评价倍他司汀、天麻素注射液联合异丙嗪治疗前庭周围性眩晕的有效性,本次研究选取近年来笔者所在医院治疗的100例前庭周围性眩晕患者,现将试验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观察对象选自笔者所在医院2017年1月-2018年12月治疗的100例前庭周围性眩晕患者。所有病例均符合前庭周围性眩晕临床症状确诊标准,均表现为程度不一的旋转性眩晕、感到摇晃感、耳鸣耳聋等症状。排除标准:(1)临床资料不全者;(2)前庭中枢性眩晕、颈源性眩晕及其他因素造成的眩晕患者[3];(3)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糖尿病及恶性肿瘤患者;(4)对研究中所用药物过敏者。按照随机原则将100例患者等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试验组患者中男女比例为29∶21,年龄27~75岁,平均(48.72±3.62)岁;对照组患者中男女比例为28∶22,年龄28~76岁,平均(48.29±3.71)岁。本次试验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临床可比性和平衡性。本次研究经笔者所在医院伦理委员会讨论批准,获得研究权限,且患者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后均接受常规检查,例如血常规等,同时进行辅助检查,给予低流量吸氧、控制水盐摄入、卧床休养及营养支持等一般性治疗。对照组采用倍他司汀、天麻素注射液治疗,天麻素注射液(辅仁药业集团有限公司生产;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73272)60 mg,添加500 ml浓度为0.9%的氯化钠注射液稀释后使用,混合均匀后静脉滴注,1次/d,等待患者临床症状改善后改为倍他司汀片(上海中西三维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31020866)口服,3次/d,12 mg/次。
试验组在倍他司汀、天麻素注射液基础上联合异丙嗪治疗。具体操作方法如下:倍他司汀、天麻素注射液用法参照对照组,异丙嗪(湖北华中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19994021)肌内注射使用,1次/d,25 mg/次,72 h内使用。治疗4周后观察两组患者症状改善情况。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有效性进行分析,观察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症状治疗评分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将临床效果划分为显效、有效和無效三大标准,显效:耳聋耳鸣、恶心呕吐等临床症状消失,眩晕无发作,或眩晕发作的次数、时间下降;有效:耳聋耳鸣、恶心呕吐等临床症状有所改善,眩晕明显缓解,眩晕次数、时间其中至少一项下降;无效:耳聋耳鸣、恶心呕吐等临床症状无好转,眩晕感强烈,和治疗前相比较无任何改善,甚至有加重趋势。临床有效率为显效率和有效率之和。依据疾病症状、前庭周围性眩晕次数、强度和时间等表现进行症状评分,如果症状消失计为0分,症状缓解计为1分,症状稳定计为2分,症状加重计为3分[4]。不良反应主要包括恶心呕吐、肌张力障碍、低血压晕厥三项。
1.4 统计学处理
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 19.0对两组患者治疗数据处理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有效性比较
试验组和对照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94.00%和76.0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治疗1、4周后临床症状评分比较
试验组患者治疗1、4周后临床症状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间研究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试验组出现恶心呕吐、肌张力障碍、低血压晕厥等不良反应共4例,对照组为17例,试验组和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8.00%和34.00%,两组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眩晕是个体以周围静止事物为参照物而产生的一种运动错觉,在自身重力关系和空间平衡关系上遇到阻碍,从而出现外物颠倒,并没有受到外界任何刺激,主要发生于神经性疾病治疗中,其病情复杂[5],当前尚未完全明确其发病机制,而且出现眩晕症状的临床疾病类型较多,主要包括真性眩晕和假性眩晕[6]。前庭周围性眩晕中表现出来的眩晕症状属于真性眩晕,患者会感受到强烈的眩晕感,同时身体倾斜、耳聋耳鸣,无法保持平衡,而且该病发病较急,发病过程中患者承受巨大的生理痛苦和心理障碍,有强烈的恐惧感和焦虑感,同时伴有脉搏跳动快、血压严重下降等,一般会出现内耳病变、前庭神经元炎性、病变等[7-8]。前庭眩晕在治疗时要重点改善患者的前庭神经,迅速缓解症状,减轻患者痛苦。
倍他司汀是临床上治疗前庭周围性眩晕的重要的一种药物,它有助于扩张前庭内耳的毛细血管,加快耳蜗和前庭的血液循环,提高毛细血管的通透性,保证细胞外液的快速吸收,从而消除内耳的肿胀症状,减轻内耳性眩晕、耳鸣感和耳闭感[9-10]。天麻素注射液帮助恢复大脑皮质兴奋,抑制大脑平衡失调症状,清除多余的自由基,明显压制血小板聚集,保护脑神经元,起到镇静、镇痛的效果,促进患者睡眠质量改善的作用。异丙嗪是一种吩噻嗪类抗组胺药,它有效调节紊乱的自主神经,减轻其焦虑感,同时减轻抑制组胺造成的毛细血管扩张,扰乱其通透性,同时发挥出抵抗胆碱的作用,消除血管痉挛,起到抑制恶心呕吐和镇静、镇定的效果。在治疗中应该遵守以下几项原则,首先患者接受一般性治疗,保证充足的卧床休息时间,避免外界的强烈刺激,同时实施针对化的心理治疗,缓解患者紧张、消极的不良情绪,加深其对疾病的认知,使其明白前庭周围性眩晕是可治愈疾病,根据患者实际病情选择理想药物[11-12]。本次研究中100例患者分别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试验组倍他司汀、天麻素注射液联合异丙嗪临床有效率更高,同时不良反应较少,症状评分低。
综上所述,倍他司汀、天麻素注射液联合异丙嗪治疗前庭周围性眩晕临床效果显著,有助于改善各项临床症状,降低不良反应,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刘连超.倍他司汀、天麻素注射液联合异丙嗪治疗前庭周围性眩晕的效果[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29):132-133.
[2]臧广霞.倍他司汀、氟桂利嗪联合异丙嗪治疗前庭周围性眩晕的效果评价[J].中国社区医师,2015,31(33):23-24.
[3]熱娜·依马木阿瓦古力·艾尼.天麻素注射液联合倍他司汀治疗急诊眩晕症的临床疗效观察[J/OL].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54):10636-10637.
[4]罗慧敏,吴智鑫,李旷怡,等.天麻素注射液联合倍他司汀治疗眩晕症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科学,2015(6):52-54.
[5]吴文斌.前庭周围性眩晕急性发作联用盐酸异丙嗪和盐酸甲氧氯普胺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J/OL].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3):535-536.
[6]马慧丽.盐酸异丙嗪联合天麻素治疗周围性眩晕症的临床疗效分析[J].世界临床医学,2015,9(11):15.
[7]肖展翅.天麻素联合异丙嗪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4(10):1175-1177.
[8]蔚荣策.异丙嗪联合甲氧氯普胺治疗前庭周围性眩晕急性发作[J].临床医学,2010,30(5):15-16.
[9]张良.异丙嗪、甘油果糖及天麻素注射液治疗颈性眩晕临床观察[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9,30(3):298-299.
[10]谢先龙.天麻素联合倍他司汀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1,14(21):71-72.
[11]杨皖菁,周波,崔勇.前庭康复训练结合甲磺酸倍他司汀对老年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的疗效观察[J].华南国防医学杂志,2016(1):71-72.
[12]张培荣.盐酸倍他司汀联用B-七叶皂苷钠治疗周围性眩晕30例疗效观察[J].当代医学,2010,16(22):153.
(收稿日期:2018-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