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忠庆
摘 要:受到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我国农业产生了明显变化。小麦是山东省重要的农作物类型,通过提高小麦种植品质和产量,可推进地区经济发展。本文主要围绕小麦种植技术、小麦病虫害防治策略等方面展开讨论,根据山东省小麦种植实情,提出可行的小麦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策略,以便为农户提供借鉴,达到较好的小麦种植效益。
关键词:小麦;种植技术;病虫害防治
随着人们生活品质的提升,对小麦品质有更高需求,为了解决小麦需求高和土地资源有限间的矛盾,需要注重小麦种植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手段的改进,是提高小麦产量及品质的根本途径。由于各地区的土壤条件和种植环境不同,因此需要从各地小麦种植特点出发,探索有效的小麦种植方式,进而达到地区经济发展的目的。
一、小麦种植技术
1.精细化种植
在进行小麦种植时,要采取精细化种植手段,实时关注小麦生长发育情况,将精细化种植体现在小麦选种、抗病虫害等各个阶段,从而加大对小麦种植效益的保障,确保小麦品种具有较好的抗逆性和抗病性,最终实现理想的种植效果。并且落实精细化种植理念,还可控制种植成本。山东地区具有地势平坦、阳光雨水充足等优势,为精细化种植模式的实施提供了基础条件,通过加大对各种植环节的管理,能保证土地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实际种植时,用户要首先进行土地整理,提高土壤的疏松度和通透性,为之后施肥和灌溉创造良好条件。同时要选择饱满品质高的品种,对种子进行浸种或包衣后,能起到提升种子出苗率和成活率的作用,为小麦种植目标的实现提供保障。除此之外,当条件允许时,农户要尽量使用农机完成播种操作,不仅能减轻人工劳动强度,还能合理控制播种量,对提高小麦种植产量及质量有促进作用。
2.播种时期的科学选择
播种时期选择合理与否,会对最终种植效益有直接影响。不同地区的气候环境差别明显,使得各地的小麦种植计划不同,对于山东省来讲,该地区气候较特殊,决定了山东地区的小麦种植往往采取一年两熟制。通过合理控制播种时期,可保证种植区间的有效衔接,从而获取较好的种植效果。对于农户而言,在播种期选择方面,需要根据气候和小麦品种特点,以提高土地利用率、控制小麦种植产量为主,做到播种时期的恰当选择。
3.小麦散量播种
采用散量播种的种植方式,能通過控制播种数量,达到节省种植成本的效果。在小麦精细化管理过程中,对土壤肥沃性有较高要求,同时对种植土地的地势及地形有一定要求。在播种初期,需要进行土地处理,提高土壤细碎度来为小麦良好成长提供基础条件,避免出现土壤结块的现象。另外,要利用翻地处理方式,便于小麦在土壤中扎根,同时可采取选轮作制的小麦种植方法,确保土壤肥力较好,使小麦在良好的生长环境下达到预期的种植效果。
4.施肥管理
从小麦产量影响因素来看,施肥管理合理与否是影响种植产量的主要原因之一。一般来讲,农户根据种植密度以及小麦品种的生长特性,选择施肥量和施肥次数等,确保小麦生长过程中有足够的营养供应,当条件允许时,农户还可根据土壤测试情况,结合测试结果制定肥料的配比,以便提高施肥管理质量。实际种植过程中,要首先施加适量的缓释性底肥,营造肥沃的土壤环境,使小麦出苗率和发芽率最大化。同时对于降水量多的年份,应在小麦生长中对其追施氮肥,从而调解小麦生长环境,确保小麦种植品质达到规定要求。
5.种植模式
山东地区农户主要采取一年两熟制进行小麦耕作,要想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益,需要选用恰当的种植模式,是小麦高产种植的重要前提。当前,山东地区普遍采用间套作种植方式,是一种应用效果明显的种植模式。将不同农作物品种结合种植,来保证土地资源的充分利用。对于小麦来讲,它的播种期为冬季,这时可选用马铃薯实施套作种植方式,通过控制两种作物间的种植间距,保证农作物健康生长,从而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为农户提供有效的作物种植手段。
6.灌溉技术的使用
在小麦生长发育过程中,对土壤水分条件有一定要求,因此,需要做好灌溉工作,以便对土壤条件进行有效调整。在降雨量少的年份,为了确保小麦种植产量和品质,要求农户掌握灌溉技术,能科学的进行土壤灌溉,确保灌溉操作符合小麦不同生长阶段的环境要求,从而确保灌溉有效性。山东地区通常选择冬小麦这一小麦品种来种植,其生长过程中的需水量约为500mm,为了达到较好的灌溉效果,要求农户根据气候条件和土壤潮湿度等因素,确定灌溉技术的使用时机,同时要保证灌溉均匀,从而节约水资源,并促进小麦的发育。
7.田间管理
在小麦种植管理中,田间管理是重点管理内容,对小麦品质及产量有明显影响。例如,冬季到来前,灌溉冬水有助于保苗越冬并保证其种植品质。为了提高小麦籽粒中的氮素积累量,通常在冬至到小雪间浇冬水,能起到疏松土壤、预防板结以及促进根部发育的作用。小麦开花后,土塘中的水分含量高,容易破坏小麦品质,因此,在小麦开花后应注意控制土塘中的水分含量不能过高,如果浇过开花水后,通过不会进行再次灌溉。通过以上田间管理措施的实行,有利于改善小麦生长环境,进而达到增产的目的,另外,还要做好除草工作,以便保证小麦色生长过程中养分充足,是提高其产量及品质的必要手段。
二、小麦病虫害防治措施
1.防治原则
农作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势必会受到病虫害威胁,是影响作物品质及产量的主要原因。因此,本文加大对了小麦种植期间病虫害防治措施的研究,根据山东省小麦生长期间常见的病虫害类型,提出具体的防范技术,旨在为农业领域发展提供技术保障。对于山东省来讲,该地小麦种植常见病害包括锈病、枯纹病、白粉病等,常见虫害主要有吸浆虫、蚜虫、麦蜘蛛等。为了达到较好的病虫害预防效果,还要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治理原则,采取物理、化学、生物防治和农业防治等措施,加大对小麦产量及品质的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