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金作文”评委点评

2019-07-04 17:56
初中生·作文 2019年7期
关键词:木窗雕花鞭炮

周李立(青年小说家、编辑。出版小说集《透视》《丹青手》《八道门》《欢喜腾》《黑熊怪》等。获汉语文学女评委奖、第十七届百花文学奖等。现为作家出版社编辑):《远逝的鞭炮》像淡淡的歌谣,记述了很多人都经历过的那些有鞭炮的春节。作者对人物的动作和心理,都有较为细致的呈现;对情感的掌控也很到位,没有不必要的抒情,也没有过度的渲染,一些貌似闲散的叙述,便足以引人感伤和回味。《礼物》是一篇近似小小说的佳作,作者在构思上颇费心思。《雕花木窗》以雕花木窗下的四季串起对奶奶的细微回忆,遗憾的是稍显单薄。权衡之后,这期我选《远逝的鞭炮》。(选《远逝的鞭炮》)

孙智正(青年作家。出版长篇小说《青少年》《南方》《日食》等,拍摄电影作品《杀手》《90分钟》等。被誉为“写作领域的发明家”):《远逝的鞭炮》行文绵密、沉稳,作者的写作功底较为扎实。作者偶然发现了以前遗留下来的鞭炮,睹物思情。我小时候也是这样,对放鞭炮非常期待,把鞭炮分离出来一粒一粒很珍惜地放。这篇文章让我回想起了小时候玩鞭炮的种种场景,虽然很多事情都已经过去,但这份记忆,确实“值得我们永远珍藏和怀念”。(选《远逝的鞭炮》)

冯与蓝(儿童文学作家。出版《跑啊跑的程千里》《一只猫的工夫》《奇妙小镇》《挂龙灯的男孩》等多部儿童小说、童话。曾获全国儿童文学短篇小说大赛特等奖、陈伯吹儿童文学奖等。《奇妙小镇》入选中宣部2016年“优秀儿童文学出版工程”):《远逝的鞭炮》语言熟练,结构也非常清楚,但就是这种“熟”,显得有些匠气,类似于一般的习作范文,缺少让人惊喜的地方。《雕花木窗》着力描摹的日常细节比较有特点,如:“奶奶挑水时,总是不时地看向我这边。我问:‘奶奶,为什么老看着我呀?奶奶说:‘我家孙女漂亮呀。”“再后来,奶奶在干涸的池塘里采藕,我则摩挲着木窗雕花的根部,仿佛能从并蒂莲下揪出一段小藕来。”但从整体感觉而言,还是中规中矩。《礼物》的写法非常克制,写情又似乎无情,通过细节呈现了一个父亲常年缺失的家庭在面对亲情时的隔膜和生疏。比如:“父亲时不时地抬起头看向我们,指导几句,姐姐反而更放不开手脚了,显得扭扭捏捏。”“我们俩互相用眼神示意,卻谁都不肯说,只是把零食嚼得‘咯嘣咯嘣响,百无聊赖地扭来扭去。”父亲也似乎没有表现出久别重逢的热情。然而,一直不带礼物的父亲这次带了礼物回来;父亲走时,“我”跟母亲走到外面送别,这些细节又恰恰是貌似无情中的有情。文章结尾一句,延展了情感的深度。这种能准确把握重点、点到即止、不过分渲染却处处“设伏”的写法,很值得称道。(选《礼物》)

魏斌(诗人、编辑。发表作品百余万字,出版诗集《我看见雪花的翅膀》《长沙书》等。湖南省优秀中青年期刊出版工作者、湖南省双十佳期刊编辑):《远逝的鞭炮》画面感很强,心理描写细致入微,值得“点赞”。《礼物》中描述的都是家长里短的事:节俭的父亲难得回家一趟,出乎意料地带回些礼物;母亲只用剩菜剩饭炒了个大杂烩,父亲却吃得很香;姐弟俩百无聊赖地陪着父亲看战争片……每一个片段里都有细节,每个细节中都饱含着家人间无声的爱。文末一句“后来,母亲说,连她也确实忘记了,那天,是父亲的生日”,有画龙点睛之妙,让“父亲”的形象变得立体且明亮起来——宽厚而不善言辞,却对家人爱得深沉。《礼物》的叙述简单而干净,“形散而神不散”。小作者司幸笔下的这个“父亲”,让我想起朱自清先生《背影》中的父亲形象。能在平淡的生活中感受和理解父爱,并很自然地表达出来,极为难得——这是一位内心居住着很多美好的少年,他能用文字引导读者去体会平淡生活中的美好与感动。(选《礼物》)

梦天岚(诗人、编辑。出版长诗《神秘园》、短诗集《羞于说出》《那镇》、散文集《屋檐三境》、散文诗集《比月色更美》、小说集《单边楼》等。现为《诗品》副主编):相比于《雕花木窗》和《礼物》,《远逝的鞭炮》无论是语言还是立意,都明显要逊色一些。《雕花木窗》相比于《礼物》,又有明显的缺陷,这一缺陷主要体现在结构上。《雕花木窗》的第五至第七自然段,将雕花木窗在夏天、秋天、冬天这三个不同季节所呈现出来的画面简单并置,这种罗列式的写法,看似能丰富内容,实则是横生枝节,很容易造成表达上的混乱。如何让零散的素材在一篇文章中建立紧密的内在联系,是《雕花木窗》的作者今后要注意加强的。《礼物》从第一句到最后一句,不断有“意外”出现,因而产生了很好的“戏剧”效果。《礼物》的成功还不止于此。父亲的生日,本应该是家人送他礼物,却反而是父亲送家人礼物,因而文中的“礼物”就具有了特别的意义——写父爱或亲情的文章很多,这样写的却不多见。作者对情感的掌控也不错,从头至尾都在冷静地叙述,即使在父亲出门前,还在不动声色地描写日常生活中的细节。这种冷静的叙述,使得文章更具张力。(选《礼物》)

彭剑斌(青年小说家。出版小说集《我去钱德勒威尔参加舞会》):《礼物》的结尾有一种四两拨千斤的效果,但我更为它前面平实的描述所打动。相比同样写亲情的《雕花木窗》,《礼物》给我的感动更让我“猝不及防”,因为前者的“镜头语言”(以电影类比的话)是带有情绪暗示的,你知道哪些地方作者想叫人感动,后者却不是这样——如果阅读是为了了解全部真相的话,那么后者的语言和姿态更让人放心。(选《礼物》)

猜你喜欢
木窗雕花鞭炮
树干雕花
诗意的木窗
雕花木窗
雕花木窗
雕花木窗
纸杯变身雕花椅
小鞭炮
制作纸鞭炮
小鞭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