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媒体环境下地方理工高校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路径研究

2019-07-03 23:49张倩张朋刚
现代商贸工业 2019年11期
关键词:理工传统大学生

张倩 张朋刚

摘 要:十八大以来,习总书记一直强调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和意义,并要求运用优秀传统文化治国理政,以精神文化力量推动社会健康发展。地方理工高校以其自身特殊的学科氛围所呈现出的校园传统文化氛围较弱,如何在自媒体时代下,发挥教育“立德树人”的本质作用,提升理工科大学生的中国传统文化涵养,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是地方理工高校面临的主要问题。

关键词:自媒体;地方理工高校;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路径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9.11.092

1 前言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的教育开展情况,近年来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习总书记在很多场合下,强调“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文明是我们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的文化根基和价值支撑。

随着自媒体时代的到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的教育也面临着机遇和挑战,受当前多元化的文化思想和价值观的影响,高校大学生在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存在一定的困惑,尤其是地方理工高校的学习氛围以及理工学科学生特有的特质,也对理工高校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带来挑战。

本文以当前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现状为研究对象,在收集相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结合当前大学生自媒体时代背景下的学习现状以及地方理工高校的传统文化现状,运用资料参考及逻辑分析法,探索地方理工高校如何有效的开展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路径。

2 当代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现状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学史可以看成败、鉴得失、知兴替;学诗可以情飞扬、志高昂、人灵秀;学伦理可以知廉耻、懂荣辱、辨是非。”习总书记2013年3月在中央党校80年校庆时的讲话时重点强调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价值。当代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现状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情况,从当前相关研究文献可以看出,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和认识现状不容客观。

2.1 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经典名著兴趣较低

大学生在校期间不重视对传统文化经典读本的阅读,缺乏良好的阅读习惯,如对“四大名著”、历史读本以及文学类经典读本基本上不作为阅读的第一选择,大学生除了自己的专业理论知识读本之外,更倾向于较为简短的“小说杂志”以及虚幻的“网络小说”等内容,对传统文化的喜好程度偏低。

在图书馆的借阅册数上也可以反映出大学生的阅读喜好,根据某地方理工高校图书馆近两年的借阅数量可以看出,大学生对当前传统文化历史的相关的文学作品借阅数量仅仅有《明朝那些事儿》一书排在21名,其他图书种类排序上,文学类的也没有占有较好的位次,《平凡的世界》排在第五位,详见表1。

2.2 大学生对中国传统节日和传统民俗文化认识不足

近年来,国家一直倡导中国传统节日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在重大传统节日都给予了法定节假日,让传统文化进入到每一个人的心中和生活中,提高人民群众对传统文化的认可,发扬中国传统文化。

大学生正处于知识学习的黄金时期,對各类文化知识汲取及行为往往具有一定的从众行为,在对传统节日和西方节日的选择上,可以看出当前大学生对西方的“洋节日”更为喜爱,并误认为如果不过西方节日显得自己很没有“面子”或者“没文化”,根据部分高校的调研数据可以看出,在节日习俗方面,主动参加西方传统节日的学生占90%,而主动参加中国传统节日的只有25%;其中,更有80%的学生对我国传统节日如重阳节的意义毫不知晓。

民俗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更是对历史的追溯和铭记。历史文物、遗迹以及民风民情的文化价值对大学生加深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当前大学生对中国民俗文化还存在很多的偏见,对历史文化的了解和喜好程度远远不及西方文化。根据复旦大学对部分大一新生的文化遗产观进行的调查显示,有25%的学生认为自己和文物保护的关系很大,有48%的学生认为有点关系,有3%的学生认为没有关系。然而,有学者对高校学生进行的中西文化了解状况的调查显示,在建筑方面,有95%的学生选择了喜欢西方的建筑风格而非我国传统的青砖红瓦的住房建筑。在宗教信仰方面,近80%的学生竟然认为基督教是我国传统宗教,而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表示比较青睐于基督教而非佛教。

从以上的数据可以看出,大学生对中国传统节日、民俗文化的认识较浅,也反映出大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认识上存在“崇洋媚外”的现象,大大忽视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在面对传统节假日、民俗文化、历史古迹文化等方面认识不足。

3 自媒体对当代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影响

网络的普及掀起了各行各业在网上开展相应活动的热潮,也影响到了大众的交际方式,其中,以QQ、微博、微信、论坛等网络媒体为媒介的交际方式成为了主流,影响着每一个社会人的生活。

2003年7月,美国新闻学会媒体中心于发布了由谢因波曼与克里斯威理斯两位联合提出的“We Media(自媒体)”研究报告,里面对“自媒体”下了一个十分严谨的定义:“We Media是普通大众经由数字科技强化、与全球知识体系相连之后,一种开始理解普通大众如何提供与分享他们自身的事实、新闻的途径。”从此,自媒体在大众交际世界中充当了重要角色,传统的交际方式逐渐没落,同时也在逐渐改变着大学生的生活和学习方式,进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也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自媒体本身具有的一些特性决定了在当今高校教育方法、方式上发生在改变,如网络课堂、微助教、慕课等教学方式在高校已经普及,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上也可以利用自媒体本身的及时更新性、携带方便性等特点,开展相应的传统文化教育。

3.1 自媒体的多样化决定了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普及面

自媒体以现代化、电子化的手段,向不特定的大多数或者特定的单个人传递规范性及非规范性信息的新媒体的总称。传统文化教育就可以利用自媒体平台,包括:博客、微博、微信、百度官方贴吧、论坛/BBS等网络社区进行大规模的传递和普及,高校、社会组织、文化社团等都可以通过公众号进行推送中国传统文化经典作品,并定期更新相应的内容,让广大群众能够第一时间接收到传统文化的精神食粮。

3.2 自媒体的易操作性决定了中国传统文化传播的实时性

随着手机科技的提升,手机已经不再是单一的打电话、发短信的工具,而是与外界保持联系的较为重要的媒介。除了传统的打电话,手机也在改变人们的生活、工作方式,通过手机,每一个用户都可以是一个“媒体人”,随时随处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并及时关注当前发生的时事政治以及身边的琐碎小事。

中国传统文化在自媒体平台的推送可以及时的到达用户的手机上,而手机用户不分时间、地点都可以第一时间体验传统文化的“营养”服务。

3.3 自媒體的交互强传播快特性促进了中国传统文化传承的流畅性

自媒体一个重要的特性是网上相互联系的便捷性,个人可以利用自媒体平台第一时间了解、掌握传统文化知识,同时有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播。通过手机等工具,群众可以直接通过媒介进行转发、评论或者点赞,这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知识推进保证了较好的流畅性,不会出现文化传递的中断及流失。

3.4 自媒体的入门低特性导致多元化的文化思想渗透,一定程度上影响中国传统文化的开展

90后的一代大学生相比80后的更容易接受新鲜事物和新的思想文化,通过自媒体平台,他们可以第一时间接触到最新的文化,尤其是西方外来文化,甚至是缺乏官方甄别的文化思想,对他们来说意味着“先入为主”,从而导致他们逐渐的对中国传统文化变得冷淡,不闻不问。

入门门槛低也导致了大学生在接受传统文化上面,往往会被其他非主流的事物所吸引,通过手机等网络工具,他们的注意力不再仅仅是学习,更多的是社交,通过网游、手机游戏或者其他活动,单纯的中国传统文化教育阵地逐渐在消失。

4 地方理工高校中国传统文化教育路径研究分析

地方理工高校特指地处在三四线城市的高校,这类高校具备一些本身特有的特点:一是地处偏远,在经济政治方面与一二线城市高校相比,不具备较多的优势,尤其是在政策、资金等方面处于劣势;二是理工高校本身的学科性质决定了大学生的学习氛围更多的是理工类专业知识,而中国传统文化绝大部分都归属于文科类别中,也导致了理工类高校的传统文化教育处于劣势;三是理科生严谨的思维方式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

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在地方理工高校的开展应顺应当前自媒体时代的特性,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开展相应的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普及传统文化知识,提高大学生传统文化知识涵养。

(1)在课程设置上保障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的普及。

高校教务部门应该把中国传统文化相关的内容作为每一名大学生的必修课,如开设《大学语文》、《诗词鉴赏》、《道家文化》、《中国历史文化》等课程,让每一名大学生知晓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根据目前所研究的文学资料可以看到,地方高校中这些课程:一是数量较少;二是作为学生的选修课,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较弱。

(2)大学生课外素质教育过程中,应该以中国传统文化作为基础,在开展学生活动中,结合当前比较热门的综艺节目,如《中国诗词大会》、《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等形式,定期举办类似学生活动,开拓学生的文化视野,让传统文化铭记于心。

(3)注重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在传统节假日,如端午、中秋、清明等节日,开展相应的节日活动,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让大学生了解中国民俗文化,加强文化自信。

(4)采用“走出去,引进来”的方法,邀请校外团体进校园。积极与校外组织、社团联系,如戏曲、杂技等团体进行校园开展活动,让大学生亲身领略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5)组建比较优秀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师队伍,加强中国传统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宣传力度,不仅在课堂上进行讲授,在课下也要及时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6)利用现在自媒体平台开展中国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利用学校官方微信、微博、论坛等平台,积极推送中国传统文化相关知识,并让每一名大学生都能诵读一篇国学精品,定期举办相应的沙龙等活动,让大学生都能参与到传统文化的教育传播过程中。

5 结语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必须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青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在校大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扎实专业能力的同时,更要积极学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从中领略祖国的文化魅力,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为实现“中国梦”奉献自己的青春。

参考文献

[1]光明网.听习大大谈传统文化[EB/OL].http://news.xinhuanet.com/ politics /2016-01/31/c_1117948387.htm.

[2]闭齐瑾.从中西文化差异看当代大学生传统文化的缺失[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3):69-71.

[3]图周畅.公众考古与大学生文化遗产观的调查研究——以复旦大学部分新生进行的问卷调查为例[N].中国文物报,2009-11-13.

猜你喜欢
理工传统大学生
《宁波大学学报(理工版)》征稿简则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老传统当传承
陈光中:理工男变身“披萨达人”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大学生之歌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2017年征稿细则
“80后”理工男与油纸伞的不解之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