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娜娜
摘要:文章探讨了提梁盉定名问题,根据铭文认为应称之为盉;同时通过对有关考古资料的搜集、整理、分析,对提梁盉的型式划分、演变及时空分布特征进行了探讨,并对其功用以及纹饰特点作了简要阐述。认为提梁盉为酒器或水器,使用者多为贵族,主要流行于春秋中晚期,主要分布于山西、陕西、河南、江苏、安徽等地,其中以江淮地区分布最多;提梁盉器型受徐舒器影响较大,早期造型华丽,纹饰繁复,多饰有扉棱,后期纹饰则趋于简单。
关键词:提梁盉;鐎;考古
中图分类号:K876.4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CN61-1487-(2019)05-0051-03
一、提梁盉之定名
提梁盉流行于春秋晚期至战国,《博古图录》称之为盉,容庚的《商周彝器通考》称之为鐎,关于其定名问题,目前学界尚未达成共识。以朱凤瀚先生为代表的部分学者认为,提梁盉与容庚先生在《商周彝器通考》中命名的鐎形制相似,应称为鐎。[1]以马承源先生为代表的部分学者认为,鐎为有柄的三足温器,实指鐎斗,提梁盉与鐎斗的形制及功用不同,应称之为盉。[2]
1957年太原市东南郊东太堡砖厂出土青铜鐎一件(图1)[3],平盖,小口,广肩,鼓腹,上腹部有流,腹侧有一长柄,柄中空方銎,与流呈直角,下有三蹄足,流为鸟状,铭文自名为“鐎”。
1980年江苏吴县何山东周墓出土青铜盉(图2)[4],盖微隆,正中设环钮,以链与提梁相连接,小口,短颈,广肩,鼓腹,三兽蹄足。提梁及流为夔龙形,后有夔龙尾形棱脊。盖面饰回纹,腹部饰蟠螭纹,腹部有两周凸弦纹。肩部有铭文:“楚叔之孙途为之盉。”
通过两件出土器物可以发现,提梁盉与出土自名为“鐎”的青铜器虽有相似之处,但形制相差甚远,无柄而有提梁。何山东周墓出土自名为“盉”的青铜器与提梁盉形制一致,均为小口广肩有提梁。因此,应当称之为盉,而非鐎。
二、提梁盉考古资料综述
经整理共发现提梁盉47件,其中46件有图片资料,1件保存情况较差,仅存上口部及上腹部。
(一)提梁盉的类型学分析
按照提梁盉脊棱的有无,可将其分为A、B两型。
A型:21件。腹部無脊棱。根据盖的形制可分为Aa、Ab两亚型。
Aa型:共8件,平盖。
Ⅰ式:4件。腹部宽扁,呈椭圆形,较浅。
Ⅱ式:3件。腹部呈扁圆形,略深。
Ⅲ式:1件。腹部呈扁圆形,较深,足部变低矮。
Ab型:13件,隆盖。
Ⅰ式:1件。腹部较扁,呈椭圆形,较浅,盖微隆。
Ⅱ式:4件。腹部较圆,略深,盖较隆。
Ⅲ式:3件。腹部呈扁圆形,较深,盖微鼓。
Ⅳ式:5件。腹部呈扁圆形,较Ⅲ式深,盖微隆。
B型:共24件。腹部有脊棱。根据盖的形制可分为Ba、Bb两亚型。
Ba型:22件。腹部宽扁,呈椭圆形,较浅,平盖。
Bb型:2件。腹部呈扁圆形,较深,隆盖。
由上可知,提梁盉分为腹部无脊棱和有脊棱两类,其总体发展趋势为:腹部由宽扁形变为扁圆形,由浅变深。
(二)提梁盉的分期与区域研究
一是提梁盉的分期。在春秋中晚期,器型主要有Aa型Ⅰ式、Ab型Ⅰ式及Ba型,出土地点主要分布于江苏、安徽、山西、河南等地区。这一时期是提梁盉产生的初始时期,也是其流行时期,主要为有脊棱提梁盉,多为平盖,腹呈椭圆形。
在战国早期,器型主要有Ab型Ⅱ式、Bb型。出土地点主要分布于陕西、山西、江苏、浙江一带。这一时期提梁盉较少,盖多较隆,腹部变深。
在战国中期,器型主要有Aa型Ⅱ式、Ab型Ⅲ式。出土地点主要分布于山西、山东、河南、湖北等地。这一时期主要为无脊棱的提梁盉,盖平或微鼓,腹部有椭圆形和扁圆形两种。
在战国晚期,器型主要有Aa型Ⅲ式、Ab型Ⅳ式。主要分布于河北、陕西、江苏、安徽地区。这一时期主要为无脊棱的提梁盉,盖平或微隆,腹部呈扁圆形。
从时间分布看,提梁盉主要流行于春秋中晚期,随着时间变化呈衰减的趋势,在战国晚期后基本不见。早期以有脊棱的提梁盉为主,无脊棱的较少,后期以无脊棱的提梁盉为主。
二是提梁盉的区域研究。从空间分布看,提梁盉分布广泛,北至河北,南至广东,西至陕西、湖南一线,东至江苏、浙江一线,主要分为河北地区、陕西地区、山东地区、中原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广东地区。
河北地区提梁盉出现于战国晚期中山王墓中,为Ab型Ⅳ式,盖微隆,腹部呈扁圆形,较深,无脊棱。
陕西地区提梁盉出土于宝鸡、西安、安康地区,为Bb型及Ab型Ⅳ式,在战国早期时提梁盉为隆盖,腹部呈扁圆形且较深,有脊棱,战国晚期时提梁盉由安康、西安地区扩展至宝鸡地区,隆盖,脊棱消失。
山东地区提梁盉出土于临沂、曲阜地区,春秋晚期时为Aa型Ⅰ式,后演变为Aa型Ⅱ式,平盖,腹部由宽扁变为扁圆形,且腹由浅变深,无脊棱。
中原地区提梁盉出土于山西南部及河南地区,有Aa型Ⅰ式、Ab型Ⅰ式、Ab型Ⅱ式、Ab型Ⅲ式,均为无脊棱提梁盉,1件为平盖,其余为隆盖,盖由微隆变为较隆,腹部由浅变深,由宽扁变为扁圆。
长江中下游地区提梁盉分布较多,包括湖南、湖北、安徽、江苏、浙江等地,春秋中晚期较多且集中于安徽地区,多为有脊棱提梁盉,无脊棱提梁盉较少,平盖,腹部为宽扁的椭圆形,战国时期提梁盉脊棱消失,均为无脊棱提梁盉,隆盖出现,腹部由宽扁变为扁圆。
广东地区提梁盉仅发现于春秋晚期,为提梁盉早期形态,有脊,平盖,腹部宽扁,呈椭圆形,较浅,后期未发现。
根据提梁盉发展的时间、空间分布可看出,提梁盉出现于春秋中晚期,早期多集中于安徽地区,后逐渐向北扩展。随着扩展,其脊棱逐渐消失,隆盖出现并且逐渐超过平盖,其腹部也由宽扁的椭圆形变圆或扁圆。战国晚期之后,各个地区提梁盉消失。
三、提梁盉的基本分析
一是提梁盉的功用。表3.1、3.2可以看出,提梁盉的高分为3个数据段:15-20、20-30、30-40厘米,主要分布于20-30厘米之间。其腹径在15-30厘米之间,主要集中于20厘米左右。由此,提梁盉大致可分为小、中、大三种。
《说文·皿部》:“盉,调味也。”王国维在《说盉》一文中认为盉“和水于酒之器,所以节酒之厚薄者也。”容庚在《商周彝器通考》中补充王国维的说法,认为盉也可做温酒用。郭宝钧在《商周铜器群综合研究》中也认为盉为温酒之器。陈梦家提出,盉是和“郁”于酒而煮之器。以上学者虽观点不尽一致,但均认为盉是酒器。朱凤瀚在《古代中国青铜器》一书中通过墓葬出土的盉、盘组合的角度,认为盉当属水器,可能也用来温水。[1]唐兰亦认为盉为盥洗用具。马承源在《中国青铜器》一书中认为,盉本身用于调和酒味浓淡,与盘组合时则其盥沐作用。[2]
笔者认为,器物的功用受其器型大小影响,同一器物不同大小可做不同功用。因此,不同提梁盉可能根据其器型大小作功用亦不同,需要结合其出器物及出土时器物微迹做进一步分析。其中,个别提梁盉发现有烟熏的痕迹,可能用于温酒(或水),也可能与燎祭等仪式有关。
二是提梁盉的器型特点。目前所发现提梁盉多集中于江淮地区及长江中下游地区,其小口、直颈、扁圆腹、兽首流等特征在江淮地区及长江中下游青铜文化中十分具有代表性。
小口、平蓋、扁圆腹、环钮等特征是江淮流域春秋早期青铜器中就已经出现,如平盖鼎、小口汤鼎。平盖鼎起源于江淮流域和东部沿海地区,是徐舒等国重要器类,其平盖、环钮的特征在江淮间春秋早期器上就已出现,如河口平盖鼎(如图3.1)。小口汤鼎最早出于徐舒地区(如图3.2),在楚、徐及皖南地区均有发现,其直口或敛口、平盖的特征最迟在春秋早期已出现,提梁盉与小口汤鼎在器型上存在较多的共同特征,如小口、平盖、环钮、鼓腹、蹄足等,不同的是提梁盉器腹稍扁,设置有精美的兽首流及提梁,装饰的扉棱也十分精致。从器型分析,提梁盉受小口鼎影响更深。
兽首流、兽形提梁与扉棱的组合是提梁盉重要特点之一。南方地区兽首流最早出现于春秋早期,如光山甗形盉(如图3.4)。前兽首流、后为兽形鋬或扉棱的组合和徐舒牺首鼎、淹城牺匜等前牺牲后兽首鋬或扉棱的结构十分相似(如图3.5、3.6)。
三是提梁盉的使用者。已发现提梁盉多出土于大型墓葬,如:春秋中期淅川下寺M1、M3,春秋晚期的长治分水岭M269、M270,两座木所出盛牲的带盖铜鼎都是一组五件,而无盖铜鼎则一墓五件(M269)一墓四件(M270),与同出九鼎的寿县蔡侯墓、辉县琉璃阁甲墓和60号墓,以及出土七鼎的虢太子墓相比,用鼎数量及墓葬规模、出土物品数量等均有显著差别。因此,这两座墓死者身份应低于诸侯和太子,可能属于一般的大夫。战国早期的淮阴高庄战国墓M1,战国中期的荆门包山墓、战国晚期的寿县楚幽王墓等,使用者多为贵族阶级。
四、结语
提梁盉为酒器或水器,使用者多为贵族,主要流行于春秋中晚期,战国晚期后少见;主要分布于山西、陕西、河南、江苏、安徽等地,其中以江淮地区分布最多,流行于江淮及长江中下游地区,器型受徐舒器影响较大,后期逐渐向北扩展;早期造型华丽,纹饰繁复,多饰有扉棱,后期纹饰则趋于简单。
参考文献:
[1]朱凤瀚.古代中国青铜器[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5.
[2]马承源.中国青铜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
[3]戴尊德.太原东太堡发现西汉孙氏家铜鐎[J].考古,1982(5).
[4]吴县文物管理委员会.江苏吴县何山东周墓[J].文物, 198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