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走班制教学改革的 实践探索与研究

2019-07-03 02:24陈立军薛姣陆宇
体育教学 2019年5期
关键词:实践教学

陈立军 薛姣 陆宇

摘  要:本研究以北京第二实验小学三、四年级1091名学生为研究对象,以体育走班制教学模式为切入点,深入了解其实施现状、存在的问题及问题产生的原因,并为解决这些问题提出意见及建议,为体育走班制教学模式的实施提供实践参考。

关键词:体育走班制;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410(2019)05-0030-02

2018年9月,在北京师范大学专家團队的带领下,北京第二实验小学积极配合全国学校体育联盟开展体育走班制教学改革尝试。在走班制教学开展一个学期后,以我校走班体育教师、其他学科教师以及三、四年级1091名学生为研究对象进行了调研,梳理了走班制教学模式的实施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为走班制教学模式广泛的推广及实施提供必要的实践参考。

一、体育走班制教学的内涵

走班制教学是目前我国推行的新型教学模式,这种模式指学科教室和教师固定,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水平和兴趣愿望选择自身发展的层次班级上课,不同层次的班级,其教学内容和程度要求不同,作业和考试的难度也不同的教学方法[1]。

走班制教学满足了学生的兴趣爱好,给学生以充分的学习自主选择权,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赢得了学生普遍欢迎,为增加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起到促进作用。走班制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组织模式,有以下几方面的优点:一是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由于学生的选修课程是通过自己选择产生的,选择的结果体现了学生的真实个人意愿,所以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课程的积极性。二是培养学生的个性。由于学生对于选修课程会有不同的选择,学习不同的课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个性。三是提高学生自信心,学生对于自己喜欢的课程,一般情况下,学习成绩会比较理想,优良的学习状态会促进学生自信心的提升。四是促进学生发展。选修课程具有多样性,学习内容的多样性会使学生多方面得以提升,从而达到全面发展[2]。

二、体育走班制教学实施情况分析

我校于2018年9月开始实施体育走班制教学模式,在开学初期学校下发在线选课通知,设立了网上选课系统,学生根据兴趣爱好,在网上选择自己喜爱的课程学习,家长协助学生进行在线选课。选课方式为“先到先得”,如:足球课程接受8人,即前8个人选择此课程的学生成功,未选课成功的学生只能另选其他项目。学生选课之后,年级教师进行汇总整合,依据具体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原则上不会出现超过40人的大班,以保证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师管理。由于天气原因,学校会提前安排两个课表。一为走班制课表,二为雾霾天课表。当有雾霾或天气状况不佳时学生会回到自然班,按自然班的课表上课。本校共开设七种运动项目供学生选择,三年级开设游泳、武术、花样跳绳、排球;四年级开设健美操、足球、花样跳绳、武术、篮球供学生选择。目前学校正在践行“体育第一学科”“零点体育”大课间活动改革、走班制教学模式的实践与研究。走班制教学模式为我校实施体育课程的重要途径之一,在构建体系中举足轻重,图1为学校体育“第一学科”构建体系。

三、体育走班制教学评价

1.体育走班制教学模式评价

新的教学模式只有得到学校领导、体育教师、其他学科教师以及学生的认可才能有效开展。经过问卷调查得出,学校实行体育走班制教学模式得到了学生、教师的认可。

学校开展体育走班制教学模式获得了学生的认同。三、四年级学生中有85.07%的学生喜欢体育走班教学模式,其中40.26%的学生指出非常喜欢体育走班课,非常同意以目前的方式开展教学,只有1.95%的学生非常不喜欢。

有67.53%的学生希望以后可以继续实行这种上课模式,因为这样他们可以继续做喜欢的项目,学习方式也由被动变为主动,由“要我学到我要学”。通过调查证明走班制教学受到了学生的喜欢,也满足了学生的实际发展需要,更好地实现了《“健康中国 2030”规划纲要》《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6]27号)中实现青少年熟练掌握1项以上体育运动技能的目标,进而达到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宗旨。

2.体育走班制教学模式的效果及评价

通过实行体育走班制教学,北京第二实验小学师生对这种模式的教学效果评价很高,体育教师普遍反映这种模式有利于学生的个性、运动习惯和实际发展的提高,体育教师在课上可更好地实行因材施教,通过走班制教学使得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明显提高,学生的课堂纪律有了明显好转。如果一直持续进行体育走班制教学,学生掌握运动技能的情况会得到很好的提升。

走班制体育课与以往体育课相比,61.03%的学生认为体育游戏和比赛增多;55%的体育教师也认为课堂中专项游戏和比赛比之前增多;45.45%的体育教师认为有所增加;82.47%的学生认为走班制可以提高自己的技能,只有大约7%的学生认为没什么提高。

因为学生选择的是自己喜欢的项目,所以有大约85%的学生课后会继续练习所学的项目内容;63.64%的体育教师认为开展体育走班制对学生掌握技能非常有利。

综上所述,体育走班制教学模式给学生选择的权力,提升了学生的体质,提高了学生的技能;对于体育教师而言,不仅减轻了教学压力,且学生的课堂纪律也有所好转,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体育走班制教学实践中的问题

1.体育教师教学中的问题

(1)教学内容方面

走班制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因此在教学内容、评价体系方面还不具体明确,教学方法、教学进度不统一,体育教师只能按照经验摸索,确定教学进度及评价方法。

(2)教学时间方面

首先,学校每学期要进行国家学生体质监测的任务,测试占用时间较多,走班教学课时难以保证。经统计,学校三、四年级体育走班制共计实行11~12周。

其次,小学体育课一节35~40分钟,一堂课开始部分集合整队课堂常规,准备部分热身是必不可少的环节,但是基本部分学习技能的时间远远达不到学生掌握技能所需要的时间,教师刚教完动作技巧和要领,课就快结束了,所以孩子们练习的时间少之又少,而体育又是一个需要多练的科目,新授课孩子们的运动量和运动负荷难以保证,所以建议延长教学时间,建议采取走班制体育课两节连上的形式。

再其次,学生上课到操场集合的时间不一。由于走班制是四个班组成的一个大班,上课时有的班级到操场早,有的迟到。解决这个问题需要两个方法,一是寻求班主任的配合及管理,二是需要体育教师规定学生下课后尽量在上课地点活动,以免耽误上课。

2.学生学习方面的问题

体育走班制可以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项目进行学习,但由于小学生对该项目的认知还停留在表面,学生选择了这个项目其实是想玩想比赛。而教师教授的内容为基本技术、基本技能,孩子们兴趣不高。例如:选择足球的小学生只是想踢足球玩比赛,而教师在教授熟悉球性、脚内侧传接球等基本技术时,学生会产生与自己预期差距比较大的想法,情绪失落。

学校三、四年级共开设七种选项课,但受客观因素的影响,可选择的项目受限,还没有真正满足学生的项目需求。

在体育走班制教学中,体育教师可将自己的专项发挥出来,进一步提升和强化自己的专项,也可以进行拓展学习,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最终通过体育走班制教学模式来完成和实现《“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提出的“确保学生掌握至少一项运动技能”的目标和任务。

参考文献:

[1]龙克威,杨多多,毛振明.体育走班制教学的实践、问题与解决[J].体育教学,2018,38(09):29-30.

[2]李国华,丁天翠.北京市“一校一品”体育教学改革项目启动“体育走班制”教改工程[J].体育教学,2018,38(05):4.

[3]毛振明,邱丽玲,李海燕,陈帅.通过体育课程改革培养学生社会性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假说——自然班体育课走向走班制体育课:“班文化”走向“队文化”[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8,37(03):1-5+30.

猜你喜欢
实践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类比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探索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语文教学要在不断的反思中成长
后进生转化和提升的实践与思考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生物专业师范生教学实习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