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蔚
摘要:1949后的几年,我党围绕巩固新政权,恢复国民经济,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等一系列工作,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思想政治教育,其中对农民的主要有:社会主义思想教育、集体教育、勤俭节约教育等等,这些教育为我们党夺取最后的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
关键词:社会主义改造;农民;思政政治教育;启示
中图分类号:D9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9.16.057
1953年,中共中央在《关于农民生产互助合作的决议》中表示,农村土改后,农民表现出了互助合作的愿望,同时还有个体经济的积极性。我党提倡广大农民组织起来发展互助合作组织,逐步引导农民走集体化道路,这为农村的思想政治教育指明了方向。
1农村社会主义改造时期党的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1.1社会主义思想教育
毛泽东同志认为,在农业社会主义改造中要不断加强农民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引导农民走社会主義道路,如果在合作化过程中疏于对农民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资本主义的苗头就会很快生长出来,而农业社会主义改造中的基本任务就是要不断地向农民灌输社会主义思想,克服资本主义自发倾向。 土地改革后,农民表现出两个方面的生产积极性:一个方面是对个体经济的积极性;另一方面是农民合作互助的积极性。通过对农民的社会主义教育,广大农民克服了延续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中带有的保守和狭隘的小农思想,意识到了当前的任务和目标是什么,可以将国家利益放在首位,这不但增强了农民的凝聚力,还提高了他们的政治觉悟和生产热情。
1.2集体主义教育
农民不但是土地的所有者,还是农业的生产者,毛泽东同志倡导要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相结合作为社会主义的原则,并倡导使之成为衡量人们一切言行的标准,想要使农民走生产合作化的路子,就要克服他们单家单户分散经营的陈旧观念,树立集体主义观念。
中国农民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以及小农经济作为主导,靠天吃饭等的限制,使得思想保守,集体意识淡薄。互助合作是克服小农经济分散单干传统形式的有效方式,他不但可以解决生产困难的问题,提高生产,使经济发展,还能促进农民的生活越变越好。对农民的集体化教育主要包括:(1)通过“对比”、“算账”等方式进行典型示范,向农民进行新旧两条道路的教育;(2)开劳模会、互助组代表会、举办互助组骨干培训班等接受集体化相关知识的学习;(3)开展爱国主义增产竞赛等各种灵活多样的方式,通过这个运动对农民进行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
1.3勤俭节约教育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毛泽东同志在《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一书中,分4篇从不同角度介绍了勤俭办社经验。他认为,勤俭经营应当是全国一切农业生产合作社的方针,是一切经济事业的方针,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原则。其中最典型的是《勤俭办社》。书中按语指出: “勤俭经营应当是全国一切农业生产合作社的方针,应当是一切经济事业的方针。勤俭办工厂,勤俭办商店,勤俭办一切国营事业和合作事业,勤俭办一切其他事业,什么事情都应当执行勤俭的原则。”
2农村社会主义改造时期党的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经验
2.1坚持维护好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在进行农民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农民本身会根据党制定出的政策是否符合自身利益来判断他们是否接受党的领导,当党的方针政策符合农民利益时,他们才会认同党,接受党对他们的思想政治教育。正因为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着人民的利益、为人民办事,党的方针政策有利于广大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所以农民才会自觉跟党走,始终和中国共产党站在同一条战线上。
我国是农业大国,所以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我党无论在革命时期还是建设时期,都不能忽视农民群体,他们的需要必须放在第一位,时刻关注农民的利益,从这个角度看,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最终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条件,改善了他们的生活水平,经济水平也比之前翻了一番等等,这都让农民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满足感。
2.2坚持以灌输理论为基础
毛泽东同志一直很重视对广大农民的“灌输式”教育。在《中国农村社会主义高潮》中明确地提出“政治工作的基本任务是向农民群众不断地灌输社会主义思想,批评资本主义倾向”。这与我国农民阶级的思想状况和他们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要地位是相适应的。
灌输特指自发的工人运动不能自发地产生科学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只能从工人运动外部灌输进去,才能使工人阶级认清社会发展规律和自身历史使命,才能提高工人阶级的阶级觉悟和革命自觉性的理论。由于中国农民经济水平一直很低,文化程度不高,他们的耕种大多是为了维持生计,而不是换来精神的满足,他们不能很好的理解相关理论的精髓,所以需要有人对这些理论进行疏导。对农民的社会主义思想灌输不是单纯的单项灌输,而是说服教育法,是思想政治教育者与教育对象之间的平等交流。单项灌输模式的弊端是把思想政治教育指导理论的“灌输”简化为“注入式”或“填鸭式”的单一教育方法,它忽视了思想政治教育与教育对象的关系建设。所以在对于农民的灌输中要将内化和外化相统一,灵活运用各种方式有效的将社会主义思想教授给农民。
2.3坚持从农村和农民的实际情况出发
我党之所以能够领导中国革命并最终取得胜利,就是走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而它的胜利也标志着我们要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才能走出适合自己的道路。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中国农民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和小农经济为主导的经济社会要想快速改变是不可能的,所以要一步一步的走。又因为不同地区的农民有着不同的生活习惯、文化水平,所以要分步骤、分批次、分阶段的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我们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将教育的内容和教育的方式与不同的农民实际结合,首先处理好普遍和特殊的问题,将普遍性和特殊性有效结合,是我们党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做事的一个重要体现。只有将普遍性和特殊性的问题处理好了,才能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正确的政治方向。这就是要求我党在变革或建设方面根据农民不同的需求来做事,做事情更有理有据,有方向,更加实事求是。
2.4形式灵活多样,利于农民理解
由于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我们国家的农民的文化水平都普遍的偏低,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相联系的中国农民在这样的统治下,形成了思想上的绝对平均主义、阶级意识和历史使命感缺乏、几千年封建陈规陋习积淀的迷信愚昧和盲从、传统政治文化视野中政治参与意识淡薄等思想特点,特别是在封建皇权的残酷统治下,农民都形成了屈服于皇权的“政治顺民”型农民。就算有反抗压迫的想法也会被统治者镇压,因为他们天生就带有妥协性和软弱性。中国古代农民很少有达官显贵的,多数以老实种田为生,读书在他们看来并不重要。基于如此情况,我党采取了多种形式推行改造,以便农民理解改造的重要性和方式。
通过“对比”、“算账”,进行典型示范,开劳模会、互助组代表以及开展爱国主义增产竞赛来版主农民进行广泛而深入细致的思想教育。除了这些方式还有:利用标语、大字报、电影、文艺演出等等丰富多彩的形式進行农民教育,有时还通过赴国外或者赴国内其他先进地区学习参观的形式来教育农民。这些灵活多样、丰富多彩的农民教育形式,使得农民教育无时无处不在。这样一来,不仅可以使农民教育更加有效,而且可以让他们更加容易接受。
3农村社会主义改造时期党的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3.1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原则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我党在教育农民时一直坚守的原则。由于几千年来中国小农思想的束缚,农民的思想道德观念和政治顿悟普遍不高。中国幅员辽阔,每个农民所处的环境不同,受教程度也不一样,思想观念和政治觉悟的差异性也一目了然。我党一直坚持“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首先要对农村当地的实际情况做充分的调查,其次小范围做实验,成功后做推广的方法也是极其正确的。我党不但善于调查,而且还善于在实践中总结经验,积累出符合中国农民的创新和改革的方法,获得了一些关于农村调查的原则和方法,这些对于引导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3.2必须坚持保障农民利益为根本的原则
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和建设时期,共产党依靠农民进行斗争,靠中国的广大农民翻了身,所以党不能忽视农民,更不能对农民的利益不管不问。中国共产党正是看清了农民的诉求,看清了农民对于土地的热切期盼,所以才能赢得农民的尊重和追随。恩格斯指出:“迄今的一切革命,都是为了保护一种所有制以反对另一种所有制的革命。”所以对农民阶级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必须把思想政治教育同农民的利益结合起来。人们的思想觉悟程度也在影响着人们正确处理个人事务的判断,而中国农民正是通过自己的亲身感受了解到了党在方针、路线、政策等方面的给予自己的优惠政策,使他们可以脱离贫困走向富强,他们才会衷心拥护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拥护党的章程。
3.3必须坚持长期性与复杂性相统一的原则
农民教育是一门学问,它是教育工作中一项极其复杂和艰巨的任务,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不能急功近利。由于国内外形势日渐复杂,要想取得农民的信任就要看得见农民的诉求,心中有农民,真真正正地为农民办事。中国农民是非常特殊的一个群体,他们在长期的被压迫中养成了自私自利、保守、封闭、不愿合作的小农意识,外加中国农民人数众多,地域区别大,环境区别大,不好统一等问题的存在,使农民的教育问题面临长期性、地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要改变它,比改变小农的经济成分和小农的身份困难百倍。列宁曾反复强调教育和改造农民的长期性,他认为教育和改造农民“这件事需要花几代人的时间。”同时他指出,教育农民不仅是长期的任务,而且是复杂而艰巨的任务。也就是说,农民教育必须从实际出发,取得农民的信任,才能取得实际成效。这就要求对农民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要有足够的耐心,做好长期努力的准备,而不能“急急忙忙向前闯”。简言之,要想改造农民的思想认识和行为习惯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因此,必须要遵从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鼓励农民,某足干劲,与时俱进。
参考文献
[1]李平贵.建国初期党对农民阶级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考察[J].学习与实践,2009,(06).
[2]张国星.勤俭建国 科学发展——重读毛泽东为《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所写的按语[J].求实,2011,(06).
[3]曹前发.学习毛泽东勤俭节约的思想与风范[J].求是,2013,(06).
[4]毛泽东.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EB/OL].http://blog.sina.com.cn/s/blog_5a79412e0102vpkf.html.
[5]闵绪国.马克思主义灌输理论及其运用研究[D].成都:西南大学,2007.
[6]李文静.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大连:东北师范大学,2007.
[7]牛艳红.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的农民教育研究[D].桂林:广西民族大学,2012.
[8]张耀灿.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史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9]骆郁廷.思想政治教育原理与方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10]杨娜.浅析建国初期中国农民阶级的社会分化[J].探索,2004,(02).
[11]郭春华.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述评(1949-1957)[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09.
[12]黄一波.中国共产党的农民思想政治教育观探析[D].聊城:聊城大学,201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