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民间舞蹈“本体回归”的实践研究

2019-07-03 02:11杨华霖
艺术评鉴 2019年11期
关键词:民族民间舞蹈对策

杨华霖

摘要:民族民间舞蹈是一种源于人们生活中的肢体动作语言,“本体回归”意味着回归大地,回归到我们人民生活之中。鉴于当前民族民间舞蹈存在本体脱离的现实,本文从“本体脱离的尴尬、内在发展的要求、民族文化融入不足”等方面的原因进行分析,从“内涵、理念指引、形式”等方面积极探寻“本体回归”的对策。

关键词:民族民间舞蹈   “本体回归”   对策

中图分类号:J7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9)11-0058-03

面对国家对于美育教育的大力推崇以及国家文化体制的改革和艺术类大赛项目数量的大大缩减,我国文化事业向着良性的方向发展,民族民间舞蹈是促进文化事业发展的重要领域,实践探索“本体回归”又是民族民间舞蹈领域的重要一面。遏制和改变民族民间舞蹈越来越不接地气,越来越多的舞蹈中只具有一些典型的舞蹈动作现状, 民族民间舞蹈本体得到回归,才能坚守民族民间舞蹈的生命力。

一、民族舞蹈“本体回归”的原因分析

第一,民族舞蹈本体脱离尴尬境地的必然要求。民族民间舞蹈是反映了人民喜怒哀乐、所思所想的现实主义作品,是摒弃华丽虚浮、形式主义的具有民族风格的作品。目前,我国民族舞蹈逐渐符号化,舞蹈中仅仅保留一些典型的舞蹈动作,大部分存在为展现舞蹈技法拼凑,导致我们的民族民间舞蹈风格模糊,使人看不清甚至到看不懂的阶段,舞蹈越来越不具有民族味,来源民族、扎根民族、发展民族的民族民间舞蹈文化意识的淡薄,本体的脱离,对民族民间舞蹈的传承和发展极为不利。我国民族民间舞蹈正面临一个危险尴尬的境地。

第二,民族民间舞蹈发展的内在要求。民族民间舞蹈有其自身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艺术特征,离开本体的舞蹈将是无根之浮萍,“回归本体”是把持民族舞蹈独立性、民族性的唯一出路和必要保障,唯有“回归本体”才能顺应时代潮流,揭示其内部规律,挖掘其艺术潜力和创造力,以独特的形式和视角展现新时代的民族舞蹈文化新趋势和时代特征,真实的表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符合新时代的民族心理期待和心理需求。民族民间舞蹈本体特质正是其存在的真正价值,民族民间舞蹈的传承和发展要依靠肢体和情感,遵循自身的轨迹,决不能脱离“本体”。同时,发展并不意味不顾“本体”,失去了“本体”也就意味着民族民间舞蹈艺术的衰败与消亡。回归民族民间舞蹈本体,并在传承中不断发展,让其更具魅力和吸引力。

第三,多元文化并存冲击下的必然趋势。社会经济繁荣、科技进步,加快了各民族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带来了人民思想的变动和民族心理的变化,促进了民族文化的发展和进步。同时,伴随街舞、爵士舞、肚皮舞等外来舞蹈和舞蹈文化在我国盛行,社会形成了多元文化并存的新格局,新格局之下带来了民族民间舞蹈多元发展趋势,对民族民间舞蹈的传承与发展带来了冲击,对民族民间舞蹈“本体回歸”带来巨大挑战,民族民间舞蹈想要成为一门社会化、大众化的艺术形式在人民群众当中普及开来,甚至于在全世界得到传播,坚持民族民间舞蹈本源、坚持回归民族民间舞蹈本体是首要前提。

第四,民族民间舞蹈传承中融入民族文化不足的必然选择。目前,民族民间舞蹈传承的方式为群众间的直接传承、创作传承和教育传承三种方式。考虑教育传承作为“本体回归”舞蹈文化传承的主要方式之一,本文将主要侧重于教育传承进行阐释,教育传承采用“口传身授法”为主导的方式进行,教学中存在过于重视动作学习而轻视了民族文化教学传授,缺少通过理解民族文化来学习民族舞蹈,课程内容与民族文化存在脱离,民族文化没有能够真正融入到舞蹈教学中,而导致民族舞蹈的教学质量大大降低,技能与文化联系的断裂,也就是民族民间舞蹈本体与教学断层,严重影响我们民族文化传承和发展。目前这种教学方法不能完全适应我们教学需要,我们应在教学中不断尝试以民族民间舞蹈文化为切入,找到其深邃的内涵,将教学过程和民族文化传承有机融合,在民族民间舞蹈“回归本体”理念下,做好民族民间文化传承,抓好民族民间舞的传承也是民间民间舞蹈发展基本特征之一。

二、民族民间舞蹈“本体回归”的对策研究

第一,深入探究民族民间舞蹈“本体回归”的内涵。研究遵循民族民间舞蹈“回归本体”的理念,重视实证分析与实效分析相结合。一是查阅和参考相关研究成果,并分析成果,掌握其内涵特征。二是调查民族地区老百姓、艺术团人员和民族民间舞蹈从业人员等,分析存在的现实问题,为研究提供可以参考的理论和实践蓝本,并深入分析当前民族民间舞蹈本体回归上存在的问题。三是深入民族地区“采风”,零距离感受民族民间舞蹈和文化,在民族地区生产生活,在民族地区的文化馆和舞蹈学校进行工作,实际体验和感受民族舞蹈。

第二,强化对民族民间舞蹈“本体回归”的理念指引。加强民族民间舞蹈的宣传和教育,充分认识民族民间舞蹈的价值和意义,深入强化对民族民间舞蹈“本体回归”认识这一基础问题,入心入脑,通过“本体强化(自我学习)+大师引领(民族舞蹈大师讲座和指导)+一线挖掘(深入民族地区一线抓好民族舞蹈内涵)”的方式,解决思想意识方面存在的问题,为做好“本体回归”奠定坚实基础。

第三,夯实民族民间舞蹈“本体回归”的形式。一是民族舞蹈来源于群众,传承靠群众,民族舞蹈的“本体回归”必须要根植于群众 。“本体回归”在群众间直接传承方面采取进社区进乡村,深入群众开展民族民间舞蹈活动,可在广场舞这种大众利于接收的形式中,指导人民群众学习和感受原汁原味民族舞蹈,促进民族本体舞蹈的回归和推广。二是坚持创作承在“本体回归”理念下开展,民族民间舞蹈的创作传承,创作者深入民族地区切实感受氛围与环境,真切的体验到民族文化的精髓,领略到民间舞蹈的特点与风格,吸收效果良好的传统舞蹈因素,以民间“原生形态”的舞蹈形式为根源,为舞蹈编导,从剧目素材的选择、剧目结构的构思,到舞蹈段落的编创,到最终的合成,都实实在在把握和尊重舞蹈的本体抓住本质进行真实的创作。三是教育传承方面,严格把握“生态——创作——教学”三个环节,深入“田野”将民族舞蹈原生态部分中典型性与训练性最好的部分选取出来,随后整理形成一套规范科学的舞蹈教学材料和模式,最后真实应用于教学。

第四,在民族民间舞蹈传承中融合民族文化。民族舞蹈和民族文化是一个整体,缺一不可,在对民族的文化认同之下,主要抓好教育传承这一主要方式,丰富民族民间文化教育和传承,提高学生对民族民间舞蹈动作内涵的理解。一是积淀和丰富民族文化资源,单独开设民族民间舞蹈文化课程,增加民族文化知识,传承民族舞蹈文化。二是通过民族舞蹈大师进校园,与学生面对面讲解,手把手进行指导,丰富学生对民族民间舞蹈的兴趣和动力,将民族文化和民族舞课程之间搭建起桥梁,促进不融合下的有机融合。三是采用“田野式”的教学方法。教师带领学生深入到民族舞蹈发源地进行原生态体验,切实感受和了解原生态的少数民族舞蹈,加深学生对民族民间舞蹈的理解。在教育传承中用“田野式”这种最直接、最自然的保留,传承民间舞蹈,这对舞蹈元素的积累起着重要的作用。

第五,建立民族民间舞教学资源库。“田野”是人类学科的基本方法,在民族民间“本体回归”的理念指导下,通过深入“田野”,深入到民族地区进行“采风”,在各民族地区体验最直接的、最清晰的少数民族的天然素材和最淳朴的所谓原汁原味的“原生态”舞蹈,并认真总结汇编,建设民族在民间舞蹈教学资源库,并积极进行教材开发,形成具有研究价值和实用价值的民族民间舞蹈教材。

三、结语

综合上述,民族舞蹈的“本体回归”是顺应时代潮流,让民族民间舞蹈更有魅力和生命力的必要方式和手段。我们要清楚认识到我国民族民间舞蹈“本体回归”是一项长期、艰巨而又具有积极现实意义的任务。当然,坚持“本体”并不意味着守旧,以“本体回归”为指引,立足于民族民间舞蹈本体,树立与时俱进的创作理念,不断扩展民族民间舞蹈的深层文化内涵,传播我国民族民间舞蹈的本质与精髓,不断向前奋进,促进民族舞蹈传承和发展。

参考文献:

[1]许锐.当代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认识演变与概念阐释[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0,(01).

[2]梁戈逻.中国舞剧的未来之路[J].民族艺术研究,2016,(03).

[3]谢如晶.浅谈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传承[J].文艺生活,2017,(04).

猜你喜欢
民族民间舞蹈对策
LabVIEW下的模拟电路实验教学创新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民族民间舞蹈文化传承规律及其发展趋势研究
浅析技巧训练在民族民间舞蹈中的重要性
民族民间舞蹈中呼吸与情感的处理与运用
当前民族民间舞蹈创作发展的研究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教学与民族传统文化教育思路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