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对云南省番茄生产现状、市场价格运行情况进行分析,提出云南番茄产业的发展对策,为指导云南番茄生产提供参考。应优化布局,向优势生产区集中;针对目标市场,定向生产;针对目标群体,优化品种。
番茄是云南省主要栽培蔬菜种类之一,是重要的冬春蔬菜主栽种类,其生产与供应已实现周年上市。云南冬春大中果型番茄主要作鲜食蔬菜,在满足市民的消费需求上具有一定影响力,因此,本文主要讨论大中果型番茄生产现状及对策。
①番茄种植区域与生产节令 云南番茄一年四季均有种植,全年4个季度种植面积占比为18∶40∶19∶23,主要分夏秋、冬春 2个生产节令,尤以元谋等热区的冬春番茄为代表,在冬春北方市场具有一定的影响力[1]。2018年全省大中果型番茄种植面积3.30万hm2,同比减少9.26%,占全省番茄种植面积的92.7%,产量155.71万t,占全省番茄种植产量的95.8%。
夏秋蔬菜产区,除设施栽培番茄实行全年栽培外,大部分番茄生产采用番茄—其他类蔬菜模式,主要集中在3月下旬至5月下旬定植,6~9月采收,主要销往广州等南方市场。冬春蔬菜产区番茄种植采用水稻/鲜食玉米—番茄模式,实行水/旱—旱轮作,一般7月中旬至10月上旬定植,10月至翌年4月采收,番茄主要销往成都、北京等城市。
②番茄设施生产 云南番茄历来以露地栽培为主,2013年12月、2016年1月的全省性大范围低温冰雪天气,促使部分地区增加设施,抵御风险。2018年10月番茄价格暴涨,提振了新兴产区菜农种植信心,增加投资建设大棚。2018年全省大中果型番茄设施栽培面积1.10万hm2,占全省大中果型番茄种植面积的33.3%。设施栽培主要集中在昆明市、玉溪市和红河州,昆明市设施栽培占89.4%,玉溪市设施栽培占70.5%,红河州设施栽培占44.3%。
③番茄主栽品种 云南番茄栽培品种多,全省番茄品种多达百余种,仅元谋县冬春番茄就有20余种[2]。番茄以红果为主,全省红果种植面积72%,近年来随着
消费需求增多,元谋等地粉果番茄种植面积扩大[3],玉溪、保山、普洱等地粉果番茄种植占比提升,玉溪市粉果种植占比全省最高,达到83%。品种从短茬有限型逐渐向长茬无限型发展,番茄老牌产区的元谋县,依托新品种的引进,调整种植时间和延长上市期,使得元谋番茄能够供应整个冬春季节[4]。
④番茄生产成本 在露地番茄生产中,云南番茄成本属中间层次,成本利润率居全国第5,与陕西、山东等比,春秋番茄竞争优势较弱,与气候类型和上市期近似的两广及海南比具一定优势,成本利润率高于海南21个百分点,出售价格仅为海南的58.5%(表1)。
①番茄价格历经两重天 2018年云南番茄经历了2次价格的过山车。受2016年番茄市场价格坚挺影响,2017年冬至2018年春,番茄种植面积再次扩增,四川米易、云南怒江多地增加番茄种植面积,地头批发价格低至0.8~1.0元/kg,对怒江等没有形成营销市场的区域影响严重,致使2~3月番茄低价滞销[5]。8月山东寿光等地洪灾影响了番茄生产,加之云南冬春番茄种植区域观望态势明显,番茄种植进度较慢,因此10月中旬的番茄上市量少,明显供不应求,达到历史以来最高价格,地头批发价格高达5.0~7.0元/kg。
②番茄出口情况 2017年云南省番茄出口量为9.96万t,位居全国首位,占全国番茄出口量的37.5%,出口金额为0.96亿元,占全国番茄出口金额的44.2%。
①优化布局,向优势生产区集中 进一步优化番茄种植区域,从气候条件、设施投入成本、上市时间3个维度进行种植区划,减少次适宜区以及非适宜区的种植,将规模化生产向适宜区的种植大县集中,形成集市效应。布局不同茬口规模安排,拉长茬口,使生产集中、上市时间不集中,拉长产品供应期。新兴番茄种植区要避免与传统优势产区撞车。
表1 2016年主要番茄生产区成本收益
②针对目标市场,定向生产 好的产品必须有市场接受。产区发展要针对目标市场,尤其错开其他地区番茄上市期的雷同[6],以免造成产品大量涌入市场,贱价甚至滞销。昆明、玉溪等夏秋蔬菜产区优先立足本土市场和广东等市场的需求,拉长供应期,生产优质番茄。以元谋为主的冬春番茄产区,重点北向供应成都、重庆、长沙、北京等市场,但要注意与辽宁等南下、海南北上以及山东番茄的上市期和市场的高度重叠。鼓励依托上海外延蔬菜基地县的番茄产区,实行定向供应。
③针对目标群体,优化品种 优质的产品更需要有消费者购买。云南省番茄生产供应已从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冬季吃上番茄已不再是新鲜事,随着消费的升级,从“吃得上”到“吃得好”,番茄要有“番茄味”,促使番茄产区根据消费需求,转变生产方式。昆明、玉溪等近距离市场产区加大粉果种植面积,选择抗性强、口感好的粉果类番茄,采摘熟度向完全成熟采摘靠拢。元谋等冬春远距离市场产区,选择光温适宜、丰产性好、口感好、耐储运的粉果类番茄,采摘熟度从当前的七八成熟提高到八九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