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燕
【摘要】思维导图是一种适应性很强的学习工具。学生的思维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数学学科的抽象性会给一部分学生带来麻烦,如果没有很好的教学方法,学生会觉得数学难学。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学生将抽象的问题用画笔画出来,整理出一个清晰的脉络,使知识更加系统化,这样数学学习就会容易多了。
【关键词】思维导图 小学数学 发散性思维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22-0153-01
思维导图是英国东尼·博赞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创立的一种新型的记笔记方法,思维导图作为一种可视的图表,一种从整体着手的思维工具,从中央的主题词进行发散,使用曲线、符号、图片、关键词和颜色等,图文并重,形成一个自然系统的组织结构,是一种培养发散性思维的重要工具。下面以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为例,分析思维导图对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性的促进作用。
一、利用思维导图优化知识结构,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数学不仅是一种典型的思维模式,同时也是一种特殊的符号语言,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借助思维导图,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来理解数学理论知识的形成过程,而且也能够更好地完成知识框架和结果的表达,进而有效地促进数学教学质量的提升。除此之外,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的有效实施,对于学生的逻辑培养以及思维形成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价值。
二、利用思维导图进行课堂教学
小学生难以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特别是那些比较相近的知识点。为有效解决这一教学难点,教师可以采用思维导图法进行教学,将那些容易产生混淆的知识点进行导图设计。
例如,在學习四年级下册“小数的意义”时,主要学习的知识有:小数的组成、小数的读写、小数数位顺序表、小数的意义、小数和分数之间的互相转化等。四年级的学生要将这些知识和概念理清,确实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把与小数意义有关的知识用思维导图的方式逐项呈现,边画边让学生举例子,联系知识点加强巩固,使学生直观理解每种意义之间的关系,进而有助于学生理解小数的概念和联系,不至于出现混淆现象,提高学生自主认知和辨析的能力。
三、利用思维导图进行知识系统复习
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就是复习,有系统地复习能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总结归纳能力,而且能够帮助学生分析和处理问题,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
比如,在进行 “图形计算”的复习课教学中,图形的“形、体”方面的知识点较多,彼此之间相互交叉的知识点也很多,学生掌握起来具有很大的难度。教师在复习时可引导学生利用思维导图法进行复习,帮助学生梳理图形有关知识点,如概念、特征、周长、表面积、体积等。这样教学能够帮助学生自己梳理每一个关联的知识点,提高学生的解决实践问题能力和总结归纳能力,以便在解决问题时得心应手。
四、运用思维导图模式进行自我评价,帮助老师了解学生学习情况
思维导图具有一定的评价功能,老师可以利用思维导图对学生在课上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这为以后在教学中采取的措施提供了有利的条件。通过培养学生用思维导图进行学习,可以有效帮助老师了解在讲解的过程中学生的领悟能力,给老师一个更直观的画面。另外,学生在进行思维导图绘制的过程中,也是一个自我评价的过程,能够帮助学生很清晰地认识到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不足,再和老师讲解过程中的思维导图进行比较,这样就能使学生很快认识到自己在学习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加以改进,这样不仅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更是减少了学生的学习负担,使学生在轻松中提高自己的成绩,从而有效提高了数学的教学质量。
五、有效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
思维导图具有一定的审题能力,并且它在学生的考试中体现得极为显著。思维导图本身就有整合、吸收信息的能力,学生在长期的思维导图模式学习中,有效培养学生的审题阅读能力,对题目的关键词和重要的信息能够进行有效整理。学生在面对题目提供信息,能够有效结合日常学习到的知识进行解答,学生利用思维导图进行解答,有效减少了学生答题时间,避免了学生在答题的过程中出现言不达意现象。
六、结束语
综上所述,思维导图对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它代替了学生在课堂中记笔记的传统习惯,也有效帮助老师时刻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也使学生在思维导图的绘制中认识自己在学习中的不足之处。但是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仍存在着很多问题,值得广大教育工作者去探讨和分析,使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的课堂中得到有效的利用,并且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加深教学理念,使思维导图教学优势得到充分的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