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黎明
波兰共和国首都华沙,位于波兰中部、维斯瓦河畔,是波兰第一大城市、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历史上作为中欧诸国贸易往来要道,曾商贾云集,十分繁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法西斯入侵时城市遭到严重破坏,战后经过坚强的波兰人几十年精心修复、重建,才得以浴火重生,又恢复了往日古色古香的风韵,成为东欧乃至整个欧洲为数不多的仍保持着中世纪风韵的历史名城之一。
抵达华沙,移居当地多年的老朋友带我安排好住处后建议我:“你走过国内外不少城市,我知道你对每个地方的人文历史最感兴趣,我先带你到至今仍保持着中世纪风韵的老城两个比较有名的广场看看吧!”朋友的建议正合我意,于是稍事休息便动身前往。
凡到过欧洲的人都知道,欧洲各国城市素以广场众多著称,华沙也不例外,在华沙大大小小广场中,最著名的要数老城中的王宫城堡广场,这座广场因位于13世纪末建成的华沙王宫前而得名。华沙王宫是一座典型的哥德式建筑,整体呈五边形,共三层,墙面为醒目的红色,王宫正门中间上方有高高耸立的钟楼,圆顶则漆成翠绿色,鲜亮艳丽的红色和绿色与湛湛蓝天交相辉映,十分夺目,极富视觉冲击力。华沙王宫虽没有马德里的西班牙王宫、奥斯陆的挪威王宫那样恢宏、富丽堂皇,但也小而典雅、美轮美奂,远远望去就像童话世界里漂亮别致的小屋。现在王宫已成为波兰国家级古迹,并开辟成博物馆,向世人展示着波兰的历史和历代能工巧匠创作的艺术珍品。
王宫前的广场与欧洲绝大部分王室广场一样,除青石铺地外,中心也竖立着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纪念碑。这座纪念碑为圆柱形,由花岗岩砌成,高约20多米,顶端是一尊近3米高的华沙国王奇格蒙特三世全身青铜雕像。他头戴王冠,身披战袍,右手握着一把利剑、左手擎着一根比自身还高的十字架。1596年,正是他下决心将首都从波兰的克拉科夫迁至华沙,这个纪念碑是奇格蒙特三世的儿子、后来的波兰国王瓦迪斯瓦夫四世为纪念其父而建,是华沙目前最古老的纪念碑,也是华沙标志。
朋友告诉我: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王宫城堡广场上漂亮的王宫和高大的纪念碑等一切建筑与文物,在入侵的德国法西斯炮火下一夜之间变成废墟。现在我们看到的一切,是波兰人二战后根据有志之士保存下来的王宫城堡广场建筑图纸和资料一砖一瓦重建起来的。当时全城人不分年龄、职业、贫富,有钱的出钱,无钱的出力,万众一心投入到再现广场昔日风貌的工程中,没多长时间,一座与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完全一样的王宫城堡广场便出现在世人面前。听完朋友的介绍,看着眼前这复原如初的广场,敬佩之意油然而生,我情不自禁发出感叹:历史印痕在华沙人的记忆中并未随着烽火狼烟消失,他们用心重建的不仅是一个广场,还有厚重的民族历史与文化、神圣的民族尊严和爱国精神。
华沙老城中另一座有名的广场是老城集市广场,这是一个历史十分悠久的广场,18世纪前是整座城市市民生活的中心,经常举办各种集市贸易,人来人往非常热闹,由此附近街巷里催生出许多与人们吃、住、用等紧密相关的产业。现在广场四周街巷依然保留着昔日风貌,宽窄不一的大街小巷中布满饭店、酒吧、商店,咖啡厅,以及制作日常用品的手工业作坊。街道上一块块青石铺就的路面,历经人踩马踏和风霜雪雨的打磨已经凸凹不平,它们好似一个个历史老人,用自己饱经岁月洗礼的身躯记录着广场曾经的辉煌。这些充满沧桑感的青石路,与道路两旁那些涂着白、黄、绿、褐等五颜六色色彩的房屋相互映衬,穿越时空散发着浓郁的华沙中世纪气息。
从朋友的介绍中得知,现在每到周末,很多华沙人会来这里购物、聚会、消遣,为了方便蜂拥而至的人流,原本穿越广场而过的公交车会绕道而行,将此处改为步行街。这一天,老城集市广场便成了街头艺人演出的舞台、老年人静静怀旧的聚集地、中青年人品咖啡谈古论今的场所、儿童们无拘无束玩耍的乐园。
集市广场上最吸引人眼球的,是广场中心竖立的一尊高约2.5米的美人鱼青铜雕像,这尊雕像建成于1938年,是波兰著名女雕塑家尼茨霍娃精心創作的。美人鱼上身为裸体美女,下身是漂亮的鱼尾,美人鱼右手高举宝剑,左手紧握盾牌,脸庞清秀、神态端庄,双目炯炯有神地注视着远方。关于美人鱼当地流传着一个动人的传说——很多很多年前,波兰一位老国王为寻找满意的国都地址,遍访全国各地也没找到中意之处。一天,他走到维斯图拉河畔,见这里河水清澈、绿草青青、鸟语花香,便坐下来休息,欣赏美景,忽然,河中跃出一条美人鱼,坐在河边唱起歌来,歌中唱的是附近村庄里一个叫瓦尔斯的男孩和一个叫沙娃的女孩相恋后,遭到各个方面的反对,但他们毫不畏惧,一起勇敢面对,最终冲破种种阻挠,有情人终成眷属的故事。老国王被美人鱼优美的歌声和歌中的故事打动,当即决定将国都定在这里,并将两个年轻人的名字合在一起,为国都取名瓦尔斯沙娃(中文译作华沙)。波罗的海王得知因美人鱼的一首歌诞生了一座新城,很高兴,便赐给她一把锋利的宝剑和一个坚实的盾牌,希望她勇敢地保卫好这座城市,从此美人鱼成了华沙乃至波兰的象征,深受波兰人尊崇。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法西斯即将侵入华沙前,当地人同心协力将美人鱼拆下秘密隐藏起来,战后不仅在原址原位重新安装好,还赋予了美人鱼全新的解释。波兰人说:美人鱼的清秀脸庞代表着波兰美丽的山河,端庄的神态象征着波兰人至高无上的尊严,手举利剑紧握盾牌的形象则体现着波兰人面对外敌入侵不屈不挠勇敢捍卫家园的精神……
“生于华沙,灵魂属于波兰,才华属于世界。”这句赞美世界级音乐大师肖邦的名言很早就深深印在了我的脑海中。没到华沙前,我就知道市内有一座纪念他的肖邦公园,因此游览完老城集市广场,便在朋友带领下直奔肖邦公园。
肖邦公园,是由波兰末代国王波尼亚托夫斯基的别墅改建的,官方名叫瓦津基公园,因1830年肖邦在这里举办过音乐会,为纪念他园内立有肖邦巨型雕像,所以久而久之,人们便将瓦津基公园也称为肖邦公园。
步入公园,入口最高处一座高达5米的肖邦雕像映入我眼帘。这是一尊屹立在宽大浅褐色花岗石基座上的铜铸肖邦坐像,雕像设计极有意境——肖邦坐在一棵粗壮的大树下,大树树冠被从身体右侧刮来的狂风吹得弯腰压在肖邦头顶,他上身后倾,扭头向左,轻合两眼,紧闭双唇,眉宇间透着流露首刚毅的神情,一头卷发和上衣一角随风飞舞,洒脱地亲吻着压在头顶的树冠。整座雕像寓意深刻,将肖邦任凭风吹雨打始终心向祖国的高尚品格展现得淋漓致尽,驻足这尊雕像前使人会一下想起他那些激情澎湃、与祖国命运紧密相连的音乐。现在这座雕像被誉为世界上最潇洒飘逸、最有意境的肖邦雕像。
肖邦雕像前是一个面积不大的圆形小湖,每当微风吹过,湖水便会微波荡漾,激起阵阵好看的涟漪,小湖外是一圈草坪,碧绿的小草被修剪得整整齐齐,宛如一块柔软的地毯铺陈在大地上。草坪再往外是一圈大大不同、形状各异的花坛,坛中百花盛开,姹紫嫣红,花丛中蜜蜂、蝴蝶上下翻飞,娇艳的花朵在这些精灵的踩踏下,竞吐芬芳,空气中不时散发出淡淡花香。朋友介绍说,为了纪念肖邦,夏季到来时这里经常举办音乐会,每个周末下午一些知名钢琴家还会现场演奏肖邦的作品,当地和许多来华沙旅游的音乐爱好者会特地来此聆听美妙的音乐、感受肖邦作品的魅力。
公园里纪念肖邦最有特色的作品当属肖邦诞辰200周年时专门制作的肖邦音乐长凳,这些长凳内安放了多媒体音乐播放器,游人只要轻轻按下播放键,长凳中立刻会响起肖邦的《波罗乃兹A大调》等经典钢琴曲,长凳上还精心绘制了肖邦生前在华沙生活、演出的主要场所,并用波兰语和英语加以介绍。这种将供人休息的长凳与肖邦音乐、简介巧妙融合在一起的做法,可谓独具匠心,充满了波兰人对肖邦的挚爱。
时间一晃而过,告别华沙时,老城中那悠悠古韵,那厚重的历史故事和美丽传说,以及波兰人对音乐大师肖邦的挚爱,都让我铭记难忘,成为了永远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