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春雨 徐雨佳 柴亚明 杨天骄
[提要] 交通运输部于《城市公共交通“十三五”发展纲要》中提出,到2020年,初步建成适应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求的现代化城市公共交通体系。本文以古城保定为例,采用SWOT分析方法,从保定城区公共交通中公交车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四个方面分析保定公交车发展现状和面临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为构建绿色、和谐、文明出行提供具体规划。
关键词:保定;城市交通;公交发展;绿色出行
中图分类号:F57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9年4月1日
城市公交是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重要环节,尤其在以公交车为主要公共交通工具的保定市区,公交系统的发展决定了保定市公共交通体系的构建方式与和谐城市的发展。本文以保定公交行车系统为例,探索如何在城市发展规划中,把公共交通的建设管理好,为居民出行提供更加便捷、舒适、准时的服务,实现和谐绿色城市建设目标。
一、保定市公交发展现状
(一)保定市概况。地处太行山东麓,冀中平原西部的保定市,位于河北省中部,北邻北京、张家口,东接廊坊和沧州,南与石家庄、衡水相连,西部则和山西省接壤,更是千年大计“雄安”所在市。交通便利,直接可达首都机场、石家庄正定国际机场及天津、秦皇岛、黄骅等海港,因此在京津冀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理位置。为了京津冀协调发展,构建完善的保定市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势在必行。
(二)保定公共交通基础设施完善。保定道路网路为井字型快速路骨架,干路网则呈九纵九横模式,其中西二環、东三环、北二环和南二环为快速路。城市主干路总长约170km,次干路总长约208km。中心城区道路全长459.5km,城市道路网密度约为3.28公里/平方公里,基本形成了“六纵六横一环”的主干道路网骨架。在整个城市道路建设方面,新划得的清苑区、徐水区、满城区快速融入主城区,计划逐步形成城市立体交通体系。
(三)保定市公交发展现状。保定公交总公司于1963年建立,拥有运营车辆1,357台,共经营72条公交客运线路,学生专线8条,定制公交线路10条,线路总长达1,023.2公里,职工人数2,000余人,客运量每天达40余万人次。市政府在1996年成功推行了无人售票体制,并于2001年1月1日实行了IC卡电子收费,提高了公交科技含量和保定市文明乘车程度。2018年1月5日起全面实现京津冀一卡通乘车。
二、保定市公交发展SWOT分析
(一)优势分析
1、人群优势。2015年保定总人口为983.4万,其中选择公交出行方式的人数为474.05万,占总人数的48.2%;2018年保定市总人口数为1,034.9万,选择公交出行方式的人数为606.49万,占总人数的67.3%。目前,保定市拥有大学14所、小学初中高中50余所,高校众多,教学资源丰富,教师学生等人数庞大。公交凭借其自身价格低廉、可承载人数多等众多优点,在保定市交通工具的选择中脱颖而出,成为连接各大高校、车站、商场之间的桥梁。而随着经济发展和绿色出行观念,选择公交出行的居民数量将持续上升。
2、政策优势。保定市政府对公交出行提供大量的政策支持和资金补贴,城市公交作为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经济效果不单以经济效益为目标,还注重社会收益,属于公益性企业,政府对其基于政策支持和资金帮助,助力公共出行服务,建构完善的城市公交体系,对于企业发生的政策性亏损,政府予以资金补贴。此外对于道路拥堵问题,政府实施限制购买车辆数量、限号出行的方式减少行驶数量,并且实行高峰期公交免费、投放大量共享单车等措施,鼓励居民绿色出行。
(二)劣势分析
1、基础设施建设薄弱。保定城历史悠久,文化深厚,随之而来的历史遗留问题也相对突出。保定市新城区和旧城区之间基础设施差距较大,老城区公共交通基础设施相对比较薄弱,并且难以有效率修正。主要问题有道路建设错综复杂、古城区道路通行能力弱、生活性巷道通达性差、火车旧轨与城内交通主干路交错、新旧道路搭接不顺畅等。道路翻修涉及方面较多且工作量大,持续时间长,并且长时间的施工禁止道路通行加剧了交通阻塞问题,使得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难以高效率完善。
2、公交服务系统更新不及时。现行的公交服务系统不足以应对现有的居民需求,如公交站点线路重复、城市郊区等边远地区难以到达、线路搭配不均衡、公交网络更新不及时,线路南北不均衡等问题急需改进与加强管理。在车牌提示上也缺乏电子提示等设备,造成候车人等车时间不确定、车辆不确定等问题;而在支付服务系统方面也有所欠缺,难以实行统一的一卡通管理,并且在移动支付方面与我国其他城市相比脱节落后严重,并未将国民度高的移动支付方式纳入其支付体系,导致居民公交出行支付困难。
(三)机遇分析
1、保定市城市建设逐步完善。京津冀地区协同发展,保定市城市建设以及“雄安”新区的崛起对保定的辐射影响愈加增大,对保定市公共交通系统的基础设施建设需求也逐渐加强。保定市政府对城市道路交通系统建设提出了具体要求,城市网路的优化与级配结构升级,城市“断头路”改建与照明设施建设,对保定市的公共交通大力发展、提高公共交通分担率,起到了关键性作用。2018年保定市政府投资近10亿元对城市内主干道进行建设,计划到2020年,城市建成区断头路全部消除,中心城区公交站点500米内全覆盖,大城市公共交通分担率达到30%以上,中小城市达到20%以上。
2、智能公交系统发展迅速。依托“互联网+公交出行”的智能公交系统逐渐升级普及,惠及民众,使得居民出行更方便快捷。智能公交系统(APTS)在现有的智能交通上实现了包括公交车辆动态监控、实时调度、科学管理等功能,具有较高的服务水平,逐渐满足居民日渐增长的服务需求。经过几年的发展和与当地情况的配合,智能公交系统在保定初见成效。而随着保定城市建设与技术发展以及服务民众意识的增强,智能公交体系发展更加完善,更能贴切保定城市道路体系,更符合保定居民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