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徽
2018年11月18日,一本近20万字的《不能忘却的历史——湘潭市雨湖区红色景点纪实》摆放在中共湘潭市委副秘书长、市史志办党组书记、主任易小兰的办公桌上,这是宋定一编纂的又一党史著作。
出任联络组组长
宋定一,1948年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日出生于一个革命干部家庭。1968年高中毕业后,下放茶陵县七地公社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一千就是6年。在农村时,他先后3次招工,但次次都因政审(祖父系地主,加之有海外关系)不合格而名落孙山。1974年返迁回城后,先后在街道企业、街道办事处机关、中共雨湖区委工作。2006年6月任区委调研员,2008年退休。
2008年12月,宋定一担任湘潭市雨湖区中共党史联络组组长。其时,他面临两种选择:其一,某房地产开发企业开出万元月薪聘请他担任公司顾问;其二,担任湘潭市雨湖区中共党史联络组组长。最终,宋定一选择了后者。这是为什么呢?他说,在“左”的年代,自己3次招工,都因政审问题而夭折,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_开带来了自己职业生涯的春天,自己入了党、提了干、晋了职,这是党组织的信任和厚爱。人是要学会感恩的。革命导师列宁说得好:“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古语云:“乌鸦反哺,羊羔跪乳。”动物尚能如此,何况人呢?“我是党员干部,应该做得更好!”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此,宋定一以“再攀高峰、鞠躬尽瘁”的壮志,以“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的豪情,在党史“存史、资政、育人工作匕艰辛耕耘10年,用心血和汗水奉献了“红霞似火”的丰硕成果,以实际行动诠释了一位老共产党员“退休不褪色”、对党无限忠诚的时代内涵。
成果斐然
宋定一担任湘潭市雨湖区中共党史联络组组长10年来,牢牢把握党史联络工作的大方向,率领全组同志在“存史、资政、育人”上下功夫、花气力,成果丰硕。
成果之一:编纂《中国共产党雨湖区历史》。
2008年,区中共党史联络组接到工作任务:全力编纂《中国共产党雨湖区历史》,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党史正本”,宋定一任编纂委员会执行副主任,挑起了编纂好这一重头著作的重任。首先,画蓝图。宋定一主动争取省、市党史部门及市党史联络组的支持,在省党史研究室原副主任陈清林,市党史办退休干部龙正才、肖光威的精心指导下,敲定了党史正本的时间跨度为1921-2011年,同时拟定了全书的架构和基本脉络。其次,精心组织编纂。编纂委员会采取特约聘请的方式,聘请了4位文字功底好且熟悉雨湖的老同志担任党史正本的具体写作任务,宋定一则负责最后统稿。再次,广泛征求意见。党史正本初稿出来后,他采取召开座谈会、登门拜访、发函等形式广泛征求曾在雨湖区工作过的老领导、老同志和区直机关、乡、镇、街道负责同志的意见,使史实做到准确无误。之后,他面请省市党史专家把关,确保党史正本的质量。最后,他将书稿送区委常委集体审定和中共党史出版社终审。正本历时4年、六易其稿,终于在2012年底正式出版发行。这本55万字的《中国共产党雨湖区历史(1921-2011)》成了雨湖区编纂党史基本著作的一个里程碑。
成果之二:编纂《雨湖区志(1988-2007)》。
《雨湖区志(1988-2007)》的编纂工作起步于2008年。当时,区志编辑部仅聘请了一位编纂者,故工作进展缓慢。2012年初,市史志办领导在督查工作中对此提出了批评。是年3月,新任领导高度重视,重新组织力量,让区志编辑部聘请了7位老同志担负编纂任务,可是区志主编仍然没有找到合适人选。最终,区志主编的头衔又落在了宋定一的头上。其实。当时党史正本正处于统稿的紧张阶段,他完全可以婉言谢绝这一差事。但宋定一没有这样做。因为只要是组织上交给他的任务,他从来没有说过一个“不”字。“老牛明知夕阳短,不用扬鞭自奋蹄。”他一手抓党史正本的最后冲刺,一手抓区志的组织协调,做到正本和区志工作两不误,较好地完成了任务。在主编《雨湖区志》时,他既是主编、又是编纂者,亲自负责总序和后记的起草。由于领导的重視、市史志办的大力支持以及全体编纂人员的努力,经过4年多的耕耘,一部118万字的《雨湖区志》于2016年7月终于经方正出版社审定公开出版,为人们认识雨湖、了解雨湖、发展雨湖提供了又_历史巨著。
成果之三:编纂《雨湖人物》
雨湖区系老城区,是湘潭的发祥地,这里曾有“金湘潭”“小南京”之称,还有“米市”“药都”之美誉。雨湖区历史文化、红色文化丰富。为此,区史志办决定编纂《雨湖人物》一书。宋定_又被聘为主编。全书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人物传记,介绍雨湖籍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的杰出人物。第二部分为客籍名人与雨湖,介绍客籍人士在雨湖的革命与实践故事。如开国领袖毛泽东,战功赫赫、戎马一生的彭德怀,湖南工农义勇军总指挥柳直荀,中国妇女解放运动的先驱秋瑾,辛亥革命元勋刘揆一、刘道一等,均在雨湖有过革命实践活动。另外,胡耀邦、华国锋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在这里工作、学习、生活,为湘潭的建设与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这部约40万字的著作,预计2019年底出版发行。
近两年,他还先后参与了《雨湖区乡镇(街道)简志》《雨湖区综合年鉴(2008-2016)》《雨湖区2018年年鉴》的编纂。
资政育人
“资政”是党史联络组的重要功能。老干部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是党执政兴国的重要资源力量。宋定一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为区史志办当好参谋、助手。
区域内姜畲镇雅爱塘曾经是湖南工农义勇军总司令部旧址。由柳直荀具体指挥的湖南工农义勇军湘潭起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在湖南最早爆发的一次武装起义,是我党直接领导建立革命武装,反对反革命武装的一次重要尝试,在党的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在开展革命遗址标识工作中,宋定一以党史联络组组长的名义,专题向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提出关于在雅爱塘建立英雄群雕,以打造雨湖区又一革命传统教育基地的建议。建议很快得到了采纳。2018年11月18日上午10点,《湖南工农义勇军总司令旧址群雕》落成揭幕,受到当地干部群众的广泛好评。
习近平总书记说:“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中国革命是最好的营养剂。”宋定一认识到:“存史、资政、育人”的目的就是要激活红色基因,让红色基因成为奋斗的力量源泉。为此,他带头深入党校、机关、社区、农村、企业宣讲党的历史、宣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内容主要有《中国共产党雨湖区历史》《跟习近平总书记学国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传统文化》《毛泽东的品格与珍贵遗产》《党员干部要做中华“八德”的示范者》等。10年中,宋定一义务授课130多场,听课人数1万多人次。同时,为了方便大家学习党史,他还在区委、区政府的内刊《雨湖视窗》上开辟专栏,对《中国共产党雨湖区历史》分期连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