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佳
亚里士多德曾说:“幸福是人类存在的唯一目标和目的。”
关于幸福的定义有干万种,每个人都有自己对幸福的定义,即使最资深的学者也莫衷一是。不同的答案里却有着共性——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种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不仅包含物质生活的“硬需要”,也包括建立在物质基础上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价值感等精神层面的“软需要”。
改革开放40年,我国的经济发展如同高速行驶的列车般一路高歌前行,消费产品日益丰富、消费品质大幅提升、消费方式更加绿色多元化。旅游、文化、体育、健康、养老等产业一路领跑,逐渐成为经济发展快车道中的一股新生力量。
2016年,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提出了“幸福产业”的概念,并把旅游产业作为旅游、文化、体育、健康、养老等五大幸福产业之首。幸福产业指向精神文化层面,其意义在于岽积幸福感受,提升居民幸福感,因此也是现代社会民本、民生思想在经济领域的直接体现。
幸福产业如何影响百姓的幸福感?当幸福产业与城市融合,又会发生怎样的聚变?文化底蕴和城市性格存在着怎样的互动关系?幸福产业如何为城市注入“活力因子”与“产业基因”?
越来越多的城市正在依托各自独特的城市文化与城市性格,展开一场关于幸福产业的奔跑……
幸福视角下的产与城
什么是幸福产业?
有人说,穷其一生不只是为了三餐饱足,还为了能够收获生活的丰盈和生命的意义。
有人说,幸福产业应是指向一种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的美好生活的产业。
也有人说,经济飞速发展重新定义了百姓对美好生活的需要,百姓对于精神需求的内涵和层次也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相应的供给侧能够提供满足百姓幸福感需求的产业,就是幸福产业。
在青岛市文史学家王铎看来,一座城市的幸福感,通常囊括三个方面——硬实力、软实力和巧实力,也就是经济、文化与生活方式。其中,经济是基础,生活方式是载体,文化是表征。而城市在人文方面的重要性是经常被忽略的层面,如历史底蕴、人文气息及城市性格。因此,评判一个城市是否具有幸福感,是对多个面向的综合评估,而非单—标准的绝对判断。
从硬实力面向来看,幸福产业属于无污染、低能耗产业,具有“产业”和“幸福”双重属性,是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器。以旅游产业为例,2018年,全国实现旅游总收入5.97万亿元,同比增长10.5%,远高于经济增速。初步测算,2018年全国旅游业对GDP的综合贡献为9.94万亿元,占GDP总量的11.04%。尽管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但旅游、文化、体育、健康、养老等产业却逆势上扬,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
在王铎看来,从人文方面来分析,与其说是幸福产业与城市的融合,不如说是产业、城市和人的融合。人具有社会属性,社会环境和城市文化提供的身份认同是居民幸福感的重要来源。一个具有幸福感的城市必然有其独特的味道,这种味道便是城市精神和城市性格,也是生活在此的居民的“软需求”。
2018年11月26日,“2018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调查推选活动结果在广州发布,该项调查以教育、医疗、收入、环境、公共服务、安全、未来预期等16项指标调查评价模型为评级体系,对国内数十座城市作出全面观察,成都、宁波、杭州、西安、南京等10座城市上榜。此次荣登“2018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榜首的成都,其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正是城市幸福感的软实力,“生活之城、时尚之城、活力之城”的城市性格则是这座新时代时尚、文化集大成的城市的点睛之笔。城市的精神和性格离不开文化的塑造,以旅游、文化、体育、健康、养老为代表的五大幸福产业,则是把城市性格和城市精神由抽象变为具体的方式和载体。
城市性格
丹娜·左哈尔在《量子领导者》一书中提出了颠覆马斯洛需求理论的观点,在她看来,人类的需求远比马斯洛划分的五个层次的需求更全面,物质、个人社会和精神的需求是无法割裂看待的。在书中,作者用同心圆结构替代了金字塔理论,将价值和意义等需求放在圆心位置。作者认为,正是对于意义和价值的需求,促使人类产生了对其他层级的需求。
一座城市的性格,是为居民提供这种意义和价值需求的重要源泉。一座城市的性格或美丽现代,或活力时尚,或优雅激情,或开放包容,它们有血肉灵魂,也有经济指标和财富数据之外的感性认知。这种被大多数人接受的感性认知,是百姓获得真正幸福感的重要来源,也是决定一座城市是否宜居以及是否能使其居民产生价值认同的关键因素。
有人曾將文化比作为一个容器,用来形容文化的包容性和开放性。成都区别于其他城市最独特、最奇妙之处,不仅仅在于它是一个开放、包容的城市,更在于它可以接受一切新的可能性,把外来文化中的创造力融入城市自身对未来的想象。如今的成都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创造之城和想象之城,大量互联网创业的新生力量来此扎根,也让这座城市有了更多新的可能。
正是凭借着这份包容与开放,成都不仅收获了强烈的市民归属感,还在《2018中国城市时尚指数报告》中摘得“时尚魅力榜”的桂冠。报告显示,无论是人才净流入率还是人工智能接受度,成都均处于全国第三的领先位置,对网约车的包容度更是居全国之首。
城市性格的底气还来源于对本土文化的滋养传承和对外来文化的吸收借鉴。如果将成都的城帝性格比作成一块色彩斑斓的调色盘,当本土文化的底色与外来文化融合时,将叠加出升级版的城帝性格新色彩,老成都的韵味在“叠加”后的新色彩中焕发了新生。《2018中国城市时尚指数报告》显示,成都有近1万家茶馆、3463家书店、2078家酒吧,在全国分别位列第一、第二、第三位,并获得“2017中国书店之都”的名号。报告中对此做了如下解读:“书店能揭示一座城市的阅读氛围和文化指数,酒吧能够衡量和探测一座城市的夜生活时尚浓度,而深入市井生活,则是成都的文化特色。”
如果说成都的城市性格是一块五彩斑斓的调色盘,那么“以海为媒,一遇倾城”的青岛,其城市性格则是一副以海洋为底色的画卷。“红瓦绿树、碧海蓝天”的青岛与海洋有着不可分割的渊源,这种情愫沿着漫长的海岸线一路浸润到青岛人的性格风骨中。2018年上合组织青岛峰会的成功举办,为青岛带来了来自世界的赞誉。璀璨多姿的城市灯光秀点亮了浮山湾畔流光溢彩的夜景,预示一场新的城市文化脉动的到来。山东省委常委、青岛市委书记王清宪在今年2月6日对邮轮母港调研时说,要发挥海洋特色优势,坚持规划引领,突出产城融合,努力把青岛打造成为开放、现代、活力、时尚之城。
青岛的城市性格深受于浓厚的儒家文化浸润,同时又有着海洋文化的开放胸襟和包容的情怀,德占时期也为这座城市带来了西方时尚的城市风貌,多种文化的复合构成了这座城市的独特魅力的城市性格。城市的性格多以“文化复合体”的形式存在于城市的空间中,与生活在此的居民息息相关。或许构成它的元素多姿多彩,存在的意义却是与城市的人文历史等软实力共同缔造这座城市的精神气质与性格魅力。
从“有没有”向“好不好”转变
“幸福”是为幸福产业定性的属性。从“幸福”属性的角度来审视,幸福产业为百姓感知美好生活提供了渠道和路径。
青岛市文化和旅游局产业促进处处长宋宗涛告诉记者,幸福的获得感是旅游产业必不可少的属性。旅游产业是最早开放的产业之一,可以说是改革开放40年的见证者,也是参与者、受益者。旅游因改革开放而发展,改革开放因旅游而精彩。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提高了人们的幸福指数,刷新了人们对旅游产业的认知。从跟团游到自驾游,从旅游景点“到此一游”到个性化定制深度游,旅游逐渐被摘下“奢侈”的帽子飞入寻常百姓家,成为百姓感知美好生活的重要途径。开发旅游产品不是盲目的规模扩张、品种增加,而是来源于对人民旅游需求和趋势的了解和把握,对自身优势和特色的凸显和放大,对优秀传统文化内涵的认知和植入。旅游产业只有立足百姓对高品质文化旅游产品的需求,立足城市优势和特色,立足文化底蕴和内涵,才能打造出真正受到游客青睐的好产品。
中国旅游研究院博士韩元军曾表示:“随着大众旅游时代的到来,一方面,我国高品质文化旅游产品供给仍然不足,另一方面,老百姓对于精品文化旅游产品的需求日益旺盛。文化旅游已经从‘有没有向‘好不好转变,真正让时尚、科技、年轻元素与传统文化习俗融合才能赢得市场。从故宫文化旅游产品的火爆可见,文旅产品市场空间很大。未来,我国文化旅游消费市场要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仅要依托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资源,还需要面向当代生活创新产品和业态,以市场力量激发文化旅游市场活力,进一步增加多元化和高品质旅游产品供给,不断增加公众旅游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这种获得感和满意度,正是“幸福”属性所蕴藏的精神文化内涵,也为幸福感本身注入了意义和价值。青岛日报报业集团研究室主任崔均鸣认为,这五大产业从身体健康、精神富足、人文关爱等角度出发为百姓提供了产品和服务,满足了百姓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同时,这种产业本身自带的“幸福”属性,也为百姓的幸福获得感添加了注脚。
这种来源于追求意义和价值的幸福感需求将是带动幸福产业蓬勃发展的不竭动力。在他看来,幸福产业是围绕广大人民对“美好幸福生活”的向往这个主题衍生出来的。因此,“产业发展”与百姓的“幸福感”挂钩是前提,也是基础。否则,就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回归产业本身,要认真研究百姓心中所想,首先从物质层面的需要来考虑,如居住、饮食、医疗等因素;其次是精神层面的需求,旅游、教育、文化等因素;最后是灵魂层面的需求,如信仰、文化哲学涵育等因素。因此,产业要着重在精神和灵魂以及意义和价值层面领域寻找商机,为百姓幸福需求提供喜闻乐见的好产品和好服务。
青岛出版集团旗下的BC MIx负责人马琪认为,百姓喜闻乐见的好产品和好服务离不开业态和模式的创新融合,这种创新为文化产品源源不断地注入“活力因子”与“产业基因”。位于青岛市崂山区海尔路的BC MIx美食主题书店,是实体书店与美食相结合的新型阅读文化空间。自2016年3月开业以来,一直稳居崂山区特色美食榜前三名,蔡澜、陈晓卿、董克平等诸多美食家都曾到访,是很多爱好美食的读者乐意选择的消费目的地。记者了解到,这种与“书和味蕾共舞”的新型业态开创了实体书店之先,在书店日渐式微的迷雾阵中成功突圍。尝到甜头的BC MIx并没有止步于“图书+美食”业态,而是在这个基础之上拓展了更多新型业态。“我们尝试打造了‘书+餐饮+数码产品+文创+金融+阅读服务等多种新模式,开创了人文主题、旅游主题、少儿主题、艺术主题、时尚主题等多个产品形态,模式输出、内容订制、主题策划正成为BCMIx核心竞争力。”马琪介绍道,“这种‘复合文化空间为顾客带来与众不同的文化消费体验,而BC MIx的合作伙伴范围更是扩展到腾讯、京东、当当、百胜、欧莱雅等诸多一流企业。”
或许我们很难发现幸福的魔方,抛开哲学沉思,有关幸福问题的答案似乎很平凡:一旦人们不再为物质的欲望所羁绊,生活满意度的最大因素来自于工作、个人关系、休闲和精神文化生活追求的一种健康的均衡,这或许也是有关幸福产业的思索。找准幸福产业的灵魂和核心,方能彰显出“幸福”的真正含义。当百姓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渗透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它与产业发生的耦合作用不仅将助力城市的文化构建,还将滋养着城市的人文精神。
位于青岛市崂山区海尔路的BC MIx美食主题书店,是实体书店与美食相结合的新型阅读文化空间,自2016年3月开业以来,一直稳居崂山区特色美食榜前三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