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的中国传统服饰文化是一条长河,其经过政治变革、经济发展和风俗变迁衍生出各式各样的服饰形式。
而万变不离其宗,中国传统服饰的基本形式只有两种:一种是上衣下裳制,一种是衣裳连属制。
上衣下裳制
《易·系辞下》载:“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盖取诸乾坤。”对上衣下裳制有了最初的描写,相传其起源于黃帝时代。这一传说在甘肃出土的彩陶文化的陶绘中得到印证。这是中国衣裳制度基本形式的滥觞。
上衣下裳的服制,据《释名·释衣服》载:“凡服上曰衣。衣,依也,人所依以避寒暑也。下曰裳。裳,障也,所以自障蔽也。”(凡是穿在上身的都称作是衣,衣,人们依靠它来避暑防寒;穿在下身的称作裳,裳,人们靠它来遮蔽身体。)这种服制对后世服饰的变化有深远的影响。
衣裳连属制
衣裳连属制,古人称作“深衣”,始创于周朝。《礼记·深衣》注称:“名曰深衣者,谓连衣裳而纯之以采也。”简单地理解,深衣类似现代的连衣裙结构,上衣下裳在腰处缝合为一体,领、袖、裾用其他面料或刺绣缘边。
深衣这一形制,影响了后世服饰。汉代命妇以它为礼服,古代的袍衫也都采用这种衣裳连属的形式,甚至现今的连衣裙也是深衣制的沿革。
中国传统服饰的上衣下裳制和衣裳连属制,其实和现在衣服的形式也是相像的,就是上衣下裤和连衣裙(连体套装)这两大种形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