仵亚刚 魏若晔 苏权 赵武杰 张少峰 李秀华
(1.宝鸡市人民医院骨科一病区,陕西 宝鸡 721000;2.咸阳市中心医院骨二科,陕西 咸阳 712000)
膝关节软骨损伤为骨科常见疾病,经常引起患者膝关节疼痛、行动不便、活动受限等临床症状的发生,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较大影响。手术是进行膝关节软骨损伤治疗常用且较为有效的方法,但传统手术创伤大,且疗效一般不佳,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时间较长[1]。关节镜下行微骨折术,因微创、患者痛苦小、经济,目前被广泛应用于膝关节软骨损伤的治疗中[2]。本文旨在探讨关节镜下微创治疗膝关节软骨损伤的效果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7月在我院进行膝关节软骨损伤治疗的患者72例,将所有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微创组和对照组。微创组39例,男22例,女17例;年龄23~45岁,平均(37.36±7.28)岁;病程(8.41±0.52)个月;病变位置:左侧19例,右侧20例;膝关节软骨平均缺损面积(3.41±1.32) cm2。对照组33例,男19例,女14例;年龄24~44岁,平均(36.89±7.14)岁;病程(8.22±0.64)个月;病变位置:左侧16例,右侧17例;膝关节软骨平均缺损面积(3.34±1.41) cm2。纳入标准:患者均经影像学等诊断,符合膝关节软骨损伤的相关诊断标准[3],且均为单侧全层软骨缺损;患者经药物、物理等保守治疗效果不佳者;年龄≤45岁;膝关节软骨缺损面积<4 cm2;同意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非膝关节软骨损伤者;双侧膝关节软骨损伤;免疫功能不全者;合并血液疾病者;脏器功能严重不全者;不接受随访者;关节手术史;关节力线存在不正的患者;软骨发生损害的面积过大,需使用人工置换术;意识不清晰者。本研究经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同意后进行。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使两组患者均行仰卧位,行硬膜外麻醉后,使用适合的入路手术并在关节镜下对患者膝关节软骨损伤情况进行仔细观察。随后对照组使用关节清理术在关节镜下对患者进行治疗,清理软骨缺失部位处的非健康及松动软骨组织,随后进行常规冲洗,清理碎屑,并将关节镜取出,术后对患者进行常规的康复训练。观察组采用关节镜下微骨折术进行治疗,使用刨刀等工具清理患者软骨缺失部位处的非健康组织,并将缺失处的钙化软骨予以切除,随后采用软骨锥在与软骨下骨板垂直的方向进行打孔,打孔时注意方向为周围到中央,孔间距保持在3~4 mm,以出现脂肪滴或者血液渗出为终点,随后将关节镜取出,进行常规包扎冰敷,术后对患者进行常规的康复训练。两组患者均进行为期6个月的随访。
1.3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膝关节HSS、Tegner评分。其中HSS功能评分,满分100分,包括疼痛30分,功能22分,活动度18分,肌力、屈曲畸形和稳定性各10分,另包含减分项目8项18分。分值越高,表明膝关节功能越佳。Tegner运动评分范围为0~10分,分值越高,代表运动功能越好。(2)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生活质量评分和疼痛评分,使用SF-36调查量表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价,SF-36包含生理功能、躯体疼痛、情感职能、社会功能、生理职能、精神健康、精力和总体健康等8个维度,每个维度总分100分,患者分值越高,表明生活质量越好。使用视觉模拟量表(VAS)对患者疼痛程度进行评分,总分10分,分值越高,表明患者治疗后疼痛越剧烈。
1.4疗效评价 依据Lysholm评分表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进行评价,显效:治疗后患者关节疼痛、行动困难等临床症状消失,能够正常进行日常工作和生活,且Lysholm评分>85分;有效:治疗后患者关节疼痛、行动困难等临床症状有明显好转或改善,65分 2.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HSS、Tegner评分比较 微创组患者治疗前后HSS评分分别为(43.69±10.14)分、(79.56±15.48)分,Tegner评分分别为(1.36±0.41)分、(4.87±1.06)分;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HSS评分分别为(42.51±9.87)分、(65.33±16.24)分,Tegner评分分别为(1.39±0.45)分、(3.62±0.89)分。治疗后,两组HSS、Tegner评分均显著提升(P<0.05),且微创组的变化更大(P<0.05)。 2.2两组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和疼痛评分比较 治疗后微创组患者在生活质量评分,包括生理功能、躯体疼痛、情感职能、社会功能、生理职能、精神健康、精力和总体健康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微创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生活质量评分和疼痛评分比较[分, 注:与微创组比较,*P<0.05。 2.3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疗效评价 治疗后,微创组39例患者中,显效20例(51.28%),有效16例(41.03%),无效3例(7.69%),治疗有效率为36(92.31%)。对照组33例患者中,显效13例(39.39%),有效11例(33.33%),无效9例(27.27%),治疗有效率为24(72.73%)。微创组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4.934,P=0.026)。 微骨折技术和关节清理术是治疗膝关节软骨损伤中常用的方法。关节清理术是通过将软骨碎片及炎症因子予以清理,从而缓解患者疼痛的治疗方法,然而关节清理术的修复功能却有所欠佳[4]。微骨折技术的治疗是利用骨髓刺激产生肝细胞,进而促使纤维软骨的产生,从而进行修复[5]。研究[6]发现,多项因素能够对微骨折术的治疗效果产生影响,包括软骨缺损面积、患者年龄、体质量指数以及进行手术前患者的临床症状持续时间等。有研究[7]结果发现,使用关节镜下微骨折修复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高体质量指数和术前症状持续时间过长不利于患者术后的短期恢复,然而由于微骨折术下纤维修复组织的机械质量较差,患者的长期疗效是可变的。 本文结果发现,与关节镜下关节清理术相比,对膝关节软骨损伤患者行关节镜下微骨折术能够明显提高HSS、Tegner以及生活质量评分,同时能够降低患者的疼痛程度,提高治疗效果,表明关节镜下微骨折术的疗效明显优于关节清理术,且能够明显改善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然而,在微骨折手术进行过程中,应注意打孔不宜过深,以免患者损伤加剧,甚至可能导致塌陷性骨折的发生,同时孔与孔之间的距离不应过大,但也应防止间距过小进而导致贯通的发生[8]。关节软骨损伤可引起机体产生慢性炎症,李文哲等[9]研究结果发现,术后3个月微骨折术下患者HSS、Tegner得到明显改善,且患者关节液中炎症因子水平明显降低,取得了较好的近期临床治疗效果。然而,E.Solheim等[10]结果发现,在短期、中期和长期(至少15年),镶嵌成形术比18~50岁患者膝关节远端股骨关节软骨缺损(2~5 cm2)的微骨折术具有更好的临床相关结果。 综上所述,关节镜下使用微骨折术治疗膝关节软骨损伤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膝关节运动评分和功能评分,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患者的疼痛程度,且有助于近期疗效的增加。然而关于微骨折术的长期疗效,还需要进一步与其他治疗技术进行对比研究,以确认微骨折术的长期效果。2 结 果
3 讨 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