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旭东 周国勤 吴国强
摘要:为了提升稻茬晚播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的产量潜力,研究总结了稻茬晚播小麦的生育特性以及筛选适宜的品种、适当增加密度、合理施肥和加强田间管理等配套的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措施,以此来应对其生育阶段的不利因素,从而使稻茬晚播小麦稳产甚至增产,为豫南弱筋小麦生产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稻茬晚播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S512.1 文獻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9)07-0016-03
Abstract: In order to increase the yield potential of late-sown wheat (Triticum aestivum L.) under rice stubble, the research summarize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late-sown wheat under rice stubble and cultivation techniques for high yield and high efficiency of screening suitable varieties, increasing density, rational fertilization and strengthening the field management. In the way, it could deal with the negative factors of its growth stage, so that, the late-sown wheat under rice stubble could stabilize or even increase yield, which provided the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production of weak-gluten wheat in southern Henan.
Key words: late-sown wheat (Triticum aestivum L.) under rice stubble; high yield and high efficiency; cultivation techniques
豫南稻茬麦区是黄淮流域的重要粮食产区[1,2],地处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地带,光温水资源丰富,年平均气温在15.2~15.5 ℃,年日照时间在1 940~2 180 h。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生育期内日照时长为1 140~1 290 h,降雨量为420~660 mm,0 ℃以上积温为2 410~2 470 ℃[3]。由于稻麦轮作是豫南稻茬麦区的主要耕作制度,近年来由于生产中大面积推广偏晚熟粳稻,水稻收获期逐年推迟,而水稻收获后常遇阴雨天气,使农田土壤黏度大、适耕性差、易积水,导致小麦难以适期播种,晚播小麦的面积大约在15万~20万hm2[4],且在逐年增加[5],甚至出现了冬前仅有0~1叶龄的极端晚播小麦[6]。
研究表明,随着播期的推迟,冬前有效积温减少导致苗期推迟、次生根减少、分蘖减少甚至无分蘖,越冬期苗小苗弱,引起群体不足,最终导致成穗数降低进而影响产量[7]。冬小麦晚播生育进程延迟会导致赤霉病和白粉病的严重发生,增加了灌浆期高温危害的风险,使晚播小麦难以高产[8]。如河南省商丘市推迟1个月播种的小麦产量降低35.1%[9]。王龙俊等[10]研究表明,较适期播种,每晚播5 d,小麦减产7%~10%。晚播稻茬小麦已成为限制豫南地区小麦生产的关键因素之一。为提升豫南稻茬晚播小麦产量潜力,本研究介绍了稻茬晚播小麦的生育特点及其现有的与之相配套的栽培技术,以期为豫南稻茬晚播小麦的高产、稳产提供理论依据。
1 稻茬晚播小麦的概念及生育特性
稻茬晚播小麦指播种至越冬前积温低于420 ℃(即单株4片叶以下,1个分蘖或不分蘖)播种的小麦[11]。在豫南地区一般为11月中旬之后播种的稻茬小麦。
1.1 出苗慢,出苗率低,冬前苗小苗弱
冬前小麦形成壮苗从播种到出苗约需积温120 ℃[12],冬前每出生一叶平均需要>0 ℃积温87 ℃左右[13],冬前适宜积温为530~650 ℃[14]。晚播小麦由于播期推迟,影响小麦出苗和冬前幼苗生长发育,冬小麦叶龄、分蘖数降低。研究表明,播期每推迟6 d,播种至出苗日均温度下降1.0~2.5 ℃,≥0 ℃积温上升5~15 ℃,播种至出苗所需时间延长2~5 d,出苗至分蘖所需时间延长1~10 d,出苗率降低1.5%~3.5%[15,16],导致晚播小麦冬前苗小苗弱[17]。
1.2 以主茎成穗为主,分蘖成穗数较少
晚播小麦主茎分蘖低,甚至不分蘖,分蘖成穗数少,以主茎成穗为主[18]。路向雨[19]研究表明,山东省晚播小麦主茎穗占83.7%,分蘖穗占16.3%。屠长征[20]研究表明,晚播小麦分蘖数少,基本都是低位分蘖,分蘖成穗率较高,但因分蘖两级分化晚,中后期生长快,导致茎秆机械组织不发达,易倒伏。
1.3 晚播小麦幼穗分化时间缩短
小麦幼穗分化到二棱期前受播期影响较大[21],播期推迟会造成主茎幼穗分化总时间缩短[22]。郭天财等[23]研究表明,适当晚播可以延缓冬小麦的生长发育进程,降低冻害的影响,进而增加小麦子粒产量和改善小麦品质。而周冉等[24]、李豪圣等[25]研究显示,护颖分化期是小穗数形成的关键时期,药隔形成期是穗粒数形成的关键时期,随播期推迟,穗粒数呈上升趋势,单位面积成穗数降低,千粒重先升后降,产量下降显著。
2 稻茬晚播小麥配套高产栽培技术
晚播小麦在无适宜栽培技术配套的情况下产量显著降低[26],筛选适宜的品种、适当增加密度、合理施肥可以减轻由于播期推迟所带来的不利影响,从而使晚播小麦稳产甚至增产。
2.1 筛选适宜的品种
宜选用弱春性、春性或半冬性早熟品种。这些品种发育进程较快,营养生长时间较短,灌浆强度较大,易形成大穗,与晚播小麦的生育特点较吻合。据调查,在豫南地区适于晚播的品种有扬麦15、扬麦13、豫信11、郑麦103等,可根据生产实际情况合理选用。
2.2 适当增加密度
晚播小麦高密度处理条件下的子粒产量和氮素利用效率均高于低密度处理,适当增加晚播小麦的密度,增强群体质量,利于提高小麦产量[27,28]。小麦的产量随播种密度的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在450万株/hm2时,产量达到最大[29]。适宜的增加播种量即合理密植可达到增苗增穗增产的目的,播种量过大或过小都会影响小麦的群体质量,进而影响产量[30,31]。在豫南地区,11月15日播种,播种量为260 kg/hm2,播种期每推迟2 d增加1 kg播种量。
2.3 合理施肥
不同的氮肥运筹对晚播小麦子粒产量的影响不同。张许等[32]认为,氮肥底肥、返青肥、拔节肥均以1/3施用量施入是兼顾产量和氮素利用效率的最佳运筹方式。田纪春等[33]认为,在基追比为4∶6及2次追肥条件下,氮肥于拔节期(40%)至孕穗期追施最佳。合理的施用氮肥可以优化小麦群体生长,促进群体质量改善,进而提高产量[34]。稻茬晚播小麦一般前作水稻耗费养分多,土壤中速效养分少,再加上晚播,前期苗小苗弱,不宜进行水肥管理。底肥应在施足氮肥的基础上增施磷、钾肥,促苗早发,注意氮肥不宜施用过多,避免小分蘖过多影响成穗率。
3 加强田间管理
3.1 提高整地播种质量
3.1.1 机械开沟、“四沟”配套 水稻收获后视墒情及时利用机械开好“四沟”,沟内的土要甩碎,均匀撒在厢面上,起窄厢深沟,一般厢面宽3 m左右,厢沟要求直、平、深、窄(深15~20 cm、宽15~20 cm),地块大的要开腰沟(深20~25 cm、宽20~25 cm),地块四周开边沟(围沟),边沟要深于厢沟,厢沟要深于腰沟,沟沟相通,达到明水能排,暗水能滤,雨停田间无明水。
3.1.2 机械深翻 第一遍整地采取机械深翻,耕深25~35 cm。机械深翻利于尽快渗水降湿;深层土一般较干,可提早播种;可将前茬秸秆翻入耕层下面,创造一个适宜的生长环境,便于播种出苗成苗。第二遍采取浅耕或旋耕,也可在机械深翻第一遍后采用旋耕播种一体机进行播种或人工撒播后再进行耙埋。
3.1.3 足墒下种,浅播匀播 晚播麦若缺苗断垄,补种较困难,足墒下种可以保证小麦苗全、苗匀。针对晚播小麦田间温度低、出苗慢、苗小苗弱的特点,适当浅播可以减少种子养分的消耗,能够早出苗早分蘖。播深掌握在1.5~3.0 cm,可采取宽幅播种技术,使种子分布均匀,利于个体发育。
3.2 加强病虫草害的防治
3.2.1 防治病虫害 返青后及时防治小麦纹枯病,拔节期前后防治小麦条锈病,抽穗期及时防治小麦白粉病、赤霉病、蚜虫等。结合防病治虫可喷施磷酸二氢钾等叶面肥,养根护叶,促进灌浆,增加粒重。豫南晚播小麦生长中后期常遭遇阴雨天气及干热风危害,病虫害集中发生且比较严重,特别是赤霉病常严重发生,造成小麦减产,要进行“一喷三防”,既可防病治虫,防早衰,又可抵御干热风等自然灾害,不仅省工节本,而且增产保收。
3.2.2 化学除草 一般小麦播种后一月左右,即在小麦的2~3叶期,日平均温度在5 ℃以上时及时进行化学除草。冬前如果天气条件允许尽量提早在冬前进行化除,如果杂草较多,春季返青起身期可再进行一次化学除草。
3.3 适时收获
晚播小麦适宜的收割期是蜡熟末期至完熟初期。其中,人工收割以蜡熟末期为宜,机械收割以完熟初期为宜。小麦蜡熟中末期全株转黄,茎秆仍有弹性,子粒黄色稍硬,含水量为20%~25%;完熟初期叶片基本枯黄,子粒变硬,呈品种本色,含水量在20%以下。适期收获产量高、品质好;过早收割,子粒不饱满,产量低,品质差;过晚收获,易掉穗落粒,而且子粒呼吸和水淋溶作用会使蛋白质含量降低、碳水化合物减少、千粒重和出粉率降低。种植优质专用小麦品种的麦田要单收单脱,单独晾晒,单运单储,防止混杂。
参考文献:
[1] 翟羽雪,刘宇娟,张伟纳,等.水氮处理对稻茬小麦籽粒产量及品质的影响[J].麦类作物学报,2018,38(5):doi:10:7606/j.issn.1009-1041.2018.05.11.
[2] 陈金平.豫南稻茬麦区小麦生态条件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09,25(21):156-160.
[3] 谢旭东.豫南稻茬小麦高产群体质量指标与氮肥调控效应研究[D].郑州:河南农业大学,2016.
[4] 河南统计局.河南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局出版社,2015.
[5] 张明伟,马 泉,丁锦峰,等.稻茬晚播小麦高产群体特征分析[J].麦类作物学报,2018,38(4):doi:10:7606/j.issn.1009-1041.2018.
04.10.
[6] WANG B,ZHANG Y,HAO B,et al. Grain yield and water use efficiency in extremely-late sown winter wheat cultivars under two irrigation regimes in the North China Plain[J]. Plos one,2016,11(4):e0153695.
[7] 屈会娟,李金才,沈学善,等.种植密度和播期对冬小麦品种兰考矮早八干物质和氮素积累与转运的影响[J].作物学报,2009, 35(1):124-131.
[8] 宋维富,周 超,杨雪峰,等.灌浆期不同阶段高温胁迫对春小麦籽粒生长的影响[J].麦类作物学报,2017,37(9):1195-1200.
[9] 张晓萍,杨慎骄,张笑培,等.不同播期冬小麦株型构建及其生育特征[J].应用生态学报,2013,24(4):915-920.
[10] 王龙俊,陈维新,郭文善,等.晚茬小麦高产栽培技术途径[J].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1999,20(2):44-48.
[11] 李友军,谷登斌,韩如岩,等.晚播小麦高产栽培途径与技术研究[J].麦类作物学报,1997,17(5):46-49.
[12] 查菲娜,程芳芳,李红卫,等.气候变化对郑州市冬小麦适宜播种期的影响[J].中国农学通报,2012,28(12):44-47.
[13] 王经武,周殿玺,王瑞舫,等.不同类型小麦品种对于不同播种期生态反应的研究[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1987,8(1):27-36.
[14] 王绍中,田云峰.河南小麦栽培学(新编)[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
[15] 閆倩清.晚播小麦配套栽培管理技术[J].河南农业,2012(1):40.
[16] 徐 晖,崔怀洋,张 伟,等.播期对小麦冬前幼苗生长和积温的调控效应[J].中国农学通报,2015,31(3):99-105.
[17] 曹 帆.江苏淮北麦区主推小麦品种适宜播期、播量与施氮量研究[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12.
[18] 单玉珊.小麦分蘖规律的统计分析及其在实践中的应用[J].作物学报,1982,8(1):49-56.
[19] 路向雨.免耕晚播小麦亩产450 kg生育特点及栽培技术[J].农业科技通讯,2009(4):154-156.
[20] 屠长征.晚播小麦生长发育特点及配套栽培技术[J].作物杂志,2011(2):123-124.
[21] 刘万代,陈现勇,尹 钧,等.播期和密度对冬小麦豫麦49-198群体性状和产量的影响[J].麦类作物学报,2009,29(3):464-469.
[22] 裴雪霞,王姣爱,党建友,等.基因型和播期对优质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8,16(5):1109-1115.
[23] 郭天财,彭 羽.播期对不同穗型、筋型优质冬小麦影响效应研究[J].耕作与栽培,2001(2):19-20.
[24] 周 冉,尹 钧,杨宗渠.播期对两类小麦群体发育和光合性能的影响[J].中国农学通报,2007,23(4):148-153.
[25] 李豪圣,宋健民,刘爱峰,等.播期和种植密度对超高产小麦‘济麦22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J].中国农学通报,2011, 27(5):243-248.
[26] 冯玉香,何维勋,孙忠富,等.我国冬小麦霜冻害的气候分析[J].作物学报,1999,25(3):335-340.
[27] 张金宝,秦 霞,孙佩贤,等.黄淮麦区种植密度对晚播冬小麦花后氮素代谢和利用率的影响[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8(12):112-116.
[28] 陈根祥,吴建中,朱傅祥,等.晚播小麦生育特点及适宜密度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2009,15(2):74-77.
[29] 张耀兰,曹承富,乔玉强,等.超晚播条件下密度和追氮时期对淮北地区小麦产量及品质的影响[J].中国农学通报,2012, 28(36):160-164.
[30] 雷钧杰,宋 敏.播种期与播种密度对小麦产量和品质影响的研究进展[J].新疆农业科学,2007,44(S3):138-141.
[31] 海江波,由海霞,张保军.不同播量对面条专用小麦品种小偃503生长发育、产量及品质的影响[J].麦类作物学报,2002, 22(3):92-94.
[32] 张 许,王宜伦,韩燕来,等.氮肥基追比对高产冬小麦产量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J].华北农学报,2010,25(5):193-197.
[33] 田纪春,陈建省,王延训,等.氮素追肥后移对小麦籽粒产量和旗叶光合特性的影响[J].中国农业科学,2001,34(1):101-103.
[34] 张黛静,马 雪,王晓东,等.品种与密度对豫中地区小麦光合生理特性及光能利用率的影响[J].麦类作物学报,2014,34(3):388-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