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路上见初心:驻村干部的暖心故事

2019-07-01 06:40梁伯钧
源流 2019年3期
关键词:黄埔区阳山水井

梁伯钧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新年贺词中提到:“这一年,脱贫攻坚传来很多好消息。全国又有125个贫困县通过验收脱贫,1000万农村贫困人口摆脱贫困……我时常牵挂着奋战在脱贫一线的同志们,280多万驻村干部、第一书记,工作很投入、很给力,一定要保重身体。”

从2016年5月到现在,广州开发区、黄埔区有38名干部在阳山坚守了1000多个日夜,“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不再是一句口号,而是切切实实地体现在他们的行动上。

不负时代,不负人民!他们用一个共产党人的坚定信仰谱写着新时代的篇章,铸就着扶贫战场上坚实的脊梁。他们的故事,说不尽,道不完……

被队友感动流过两次泪

“虽然说男儿有泪不轻弹,但来阳山扶贫的三年里,我哭过两次。”

广州市黄埔区、广州开发区驻阳山县扶贫工作组副组长涂敏坐在简陋的工作组办公室里,语气低沉,甚至带着哽咽说:“我们38位来自黄埔区的扶贫干部,我们不但是扶贫战线上的战友,我们之间更亲如兄弟。他们的故事几天几夜也说不完,其中有些干部,我很想你去采访他,但我又害怕采访会勾起他的伤心事。他们为扶贫,付出的实在是太多太多了。尤其是对口帮扶阳山黎埠镇水井村的潘国生,他的坎坷经历最让我唏嘘。”

潘国生是黄埔区荔联街道办事处干部,他和其他人一样,也是2016年5月16日来到阳山。但大家不知道的是,在来阳山的前三个月,他读大学的独生子刚刚因意外去世……

带着悲痛的潘国生默默来到阳山黎埠镇,和他一起来的,还有他悲痛欲绝的妻子。

潘国生的妻子已经哭干了眼泪,她将自己封闭了起来,不言不语,甚至不吃不喝。

“你不能想不开,儿子不能陪在我们身边了,我们不能分开。”潘国生想方设法安慰妻子。他和妻子都已经年近半百,20多年以来,儿子是夫妻俩全部的希望,眼看他就要长大成人,却眼睁睁看着他永别,潘国生的心,完全碎了。

他能理解妻子的感受,但他不能在妻子面前流露出丝毫的软弱。

他害怕这种软弱会传染给已经精神崩溃的妻子。

但是,当时扶贫工作组刚刚进驻阳山,万事起头难。而且上面规定,每户贫困户都要去走访,还要拍照、填表。

看着蜿蜒的山路,潘国生心情越发沉重起来:自己每天奔波在山上,不可能带着妻子一起去,怎么办?

妻子一声不吭,双眼呆滞,整个人都沉浸在另一个世界,连潘国生叫她的名字都没有回应。

第二天早上,潘国生起床要出门了。看着熟睡的妻子,潘国生拿出绳子,把她捆在床上。

白天,潘国生拼命工作,他希望用繁重的工作来淡化自己的悲伤。

晚上,他陪着妻子,希望用自己的温情感化妻子,温暖妻子。

不过总是这样也不是办法。潘国生只好向妹妹求助,妹妹知道哥哥的困境,她也赶到黎埠,替哥哥照顾嫂子。

每天,潘国生的身影奔波在黎埠镇水井村的贫困户家中。水井村离黎埠镇驻地有14公里,总面积30.9平方公里,是省级贫困村。之所以叫水井村,就是因为这里自然条件恶劣,靠打井吃水。

半夜回到居住的地方,拖着疲惫的潘国生还不能马上睡觉,他还要想方设法开解妻子。

“我们还年轻,我们还可以再要一個孩子。”潘国生反复对妻子这样说。

也许是上天也被潘国生感动了,有一天,潘国生刚要出门的时候,已经很久没有开口说话的妻子突然说:“国生,你安心在阳山扶贫吧,我回广州养身体,我会照顾好自己的。”

就在妻子回广州的当晚,潘国生连晚饭也没有吃,他把自己反锁在房间里。

和他一起来黎埠扶贫的其他5名同事,怕潘国生出什么意外,都不约而同站在潘国生房门外。但他们又不敢敲门,担心会打扰潘国生。

他们听到的,是一个硬汉撕心裂肺的哭声。

涂敏说:“虽然当晚我不在场,但我接到他们电话,说潘国生嚎啕大哭的时候,我竟然止不住自己的眼泪。”

后来,潘国生终于得偿所愿,又有了自己的孩子。潘国生兴奋地抱着孩子,对她说:这次我们真做了“老”爸“老”妈咯。

听到这句话,看着已经年过50,曾经因为丧子一夜白头的潘国生,涂敏禁不住有点心酸,泪水竟然忍不住又凝在眼眶。

涂敏说:“我们扶贫工作组所有的人都为潘国生高兴,但他这句话真的触发了我的泪点。来阳山扶贫的干部,哪个不是舍弃了小家的,1000多个日夜,哪个没有一肚子的甜酸苦辣。但是大家无怨无悔。因为,作为一个扶贫干部,我们很荣幸也很骄傲,就像汪洋同志说过的一样,我们希望扶过贫的人能像战争年代打过仗的人那样骄傲,我们为这个时代、为大多数有需要的人奋斗过、流过汗。”

在潘国生的扶贫日记上,有8个字:“忍伤负重,春暖花开”。

潘国生在水井村有个外号:“南瓜先生”。

因为水井村就是靠种南瓜致富的。

水井村由于自然条件太差,潘国生想了很多项目,但都放弃了。

一个周末,潘国生到东莞见一位开工厂的朋友,在工厂食堂吃饭,所配蔬菜是南瓜。菜地边沿,田坑周围……就在那么一瞬间,湖南老家随地栽种却长得生机勃勃的南瓜形象钻入他的脑海,“水井种南瓜应该可以!”潘国生一拍大腿,“对,就南瓜!”

潘国生所在单位——荔联街道办事处非常赞成他的想法,全力支持配合他的工作,黄埔驻阳山精准扶贫工作总指挥也让他“放手干”、“大胆干”。“要种就种百姓喜欢吃、又好吃的香芋南瓜!”说干就干,潘国生带领村干部找种、播种、发苗、栽藤……很快,除了多年种植的花生、玉米、地瓜,水井村大部分土地都种植了香芋南瓜。

2017年6月底的一天,广州大雨。阳山连日暴雨,洪水泛滥成灾。“香芋南瓜是我的希望,更是水井百姓的天!”潘国生正在和同事在地里救南瓜苗!那天晚上,因为洪水,他们当夜被阻到南瓜地里回不来。他们冒着生命危险抢救的南瓜苗除了少部分被水冲走,大部分都存活了! 夏季是雨季,又是旱季,过度湿和旱都是南瓜的致命打击,在自然条件恶劣的水井村种植香芋南瓜,其艰辛和风险不是三言两语可以说清的……好在,天道酬勤,水井村的香芋南瓜长成了,还非常丰收。

为了兑现承诺,为了水井村的百姓,潘国生四处找门路、求朋友、寻销售、保收购……总之,水井村的南瓜截至2017年9月1日前就销售了30万斤!水井村还在源源不断的卖瓜结瓜、结瓜卖瓜……  潘国生谦虚地说,南瓜能够销出去,并不是他一个人的功劳。“如果没有扶贫干部所在单位、扶贫工作组的指导帮助,没有社会爱心人士的扶持相助,没有所帮扶村镇干部的配合协助,单靠自己就算有法术也做不到今天这样子。” 潘国生说,南瓜销出去,让水井村百姓非常感动。有位老人每次见他就拉着他的手说,“感谢扶贫干部,感谢共产党!”老人还专门写了副对联表达谢意,左联是“国家政策得民心”,右联是“民不忘记党的心”,横批“共产党好”。

满怀理想的林卫忠

黄埔区驻阳山工作组副组长林卫忠,是个“网红”,因为他在扶贫一线上奋斗了9年,《人民日报》也曾经报道过他,他的扶贫事迹广为人知。

初见林卫忠,圆圆的脸、胖胖的身材,给人一种憨厚的感觉。他驻点的村是七拱镇隔坑村。从进村的那一刻起,就让人感觉村子特别干净,还有路旁整齐的路灯分外显眼。

“这是全县唯一一个成立清洁保洁监督队的行政村,我们投入帮扶资金16万元设置合理的垃圾收集点80个,购置垃圾清运车1辆、垃圾桶200个。”林卫忠向记者介绍说:“刚来的时候,隔坑村的卫生很差,垃圾基本靠雨冲。在村委会的帮助下,组织了全村村民大搞卫生,才有了今天的整洁面貌。”

坐在旁边的隔坑村村委会副主任唐六益竖起了大拇指,说:“林组长公道,所以得人心。他说的话,大家都爱听,都肯跟着干。”

林卫忠在来阳山之前有6年的扶贫经验,2016年5月他到了隔坑村之后,第一件事就是为所有贫困户建档。隔坑村有5000多人,要准确查明谁是贫困户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林卫忠却做到了,秘诀就是他让村民自己公推贫困户,名单出来以后全部张贴公示。

民主的方式换来了公正的结果,林卫忠成为黄埔区驻阳山县扶贫工作队第一个完成贫困户调查的人。

长期活跃在扶贫第一线的林卫忠,脑子里充满了新的想法:“我现在考虑得最多的是农村基层治理制度的摸索。乡村振兴,治理有效是基础。党的十九大报告将治理有效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之一。我们经常说以党建促扶贫,但怎么促,这个才是关键。”

林卫忠说,发挥基层党组织的作用,调动基层党员的积极性,增强凝聚力,坚持民主治理是重要途径。村里面的所有工程项目都需要开会决定,而不是由个别人说了算。所做的所有与大家密切相关的民生项目,都兼顾全村的利益,不因有私人关系、感情而偏心或者偏袒一方。所有的决定都公示出来,争取大多数人的支持。

唐六益告诉记者:“隔坑村一公里长、3.5米宽的村道才花了3万元,当时黄埔区审计局过来审计的人都不敢相信,怎么这么便宜。这是因为村民们都认可林组长做事的方式,凡是涉及村民自己的土地,他们主动放弃了征地补偿款。”

隔坑村村委会由于没有集体经济收入来源,一直租用村里面小学的地方办公,条件很差。林卫忠主动联系了有关部门,要把新的村委行政服务中心建起来。

“乡村振兴离不开乡村文化的建设,乡村文化文化是引导乡村风气和凝聚乡民人心的不可替代力量,是乡村治理的灵魂,是实现乡村社会充满活力、安定有序的根本支撑。”林卫忠开心地指着正在兴建的隔坑村行政服务中心门口的一片空地说:“以后,这里就是我们的乡村大舞台。我要让隔坑村热闹起来,让乡村文化在这里盛开。”

林卫忠表示:“农村要发展,农民要致富,关键在支部。我们已经在自筹资金中投入49.7万元购买光伏容量74千瓦,预计年增收5万元;同时通过土地流转等方式,确保集体收入增加0.8万元以上,把村集体经济增收工程融入到乡村振兴、精准脱贫、基层党组织建设互融互促的过程,增强村集体自我造血能力,为贫困村不断开展民生工程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这栋隔坑村行政服务中心大楼建起来以后,我还要把技能培训引进来,开新农人培训班,让更多的村民有一技之长。”

扶贫胖了几斤的覃队长

黄埔区驻阳山扶贫工作组组长曾对记者说:“2016年刚来阳山的时候,为了准确摸查出贫困户的数量,我们38名兄弟人均瘦了8斤,其中一位兄弟瘦了16斤。”

但在江英镇江英村驻点的扶贫干部覃治却对记者说:“第一年的时候确实瘦了,但后來我竟然胖了几斤,因为天气实在太冷了,不多吃几碗饭顶不住。”

他的话让大家开心笑起来,但笑声中却有着另一种沉重。

江英村所处的地方是石灰岩高寒山区,当天从阳山县城驱车到江英村的时候,已经感到山路十八弯。到达目的地下车那一刻,寒风扑面而来,让人全身透凉。

眼前是两个大棚,大棚里面还有几个农户在忙碌着,采摘这地菇。

记者看到,一丛丛肉质厚实、菌杆粗壮的硕大蘑菇正在泥土中茁壮生长着,它们一般每五六朵抱团组成一朵大蘑菇

陪同采访的黄埔区驻阳山县扶贫组副组长涂敏介绍说:“这种是地菇,把菌棒种在地里是希望蘑菇能够充分吸收土壤里的各种养分,还原其原本鲜美、肉厚的口感。”

正在埋头苦干的村民叫邓阳清,也是贫困户。他告诉记者:他是最早参与地菇种植的贫困户之一,是采用合作方式的,贫困户需要投入1.65万元,其余资金由帮扶单位支持。但邓阳清自己拿不出这么多钱,覃队长帮他垫资了1.2万元。目前地菇已经有收成,销售收入近4万元,纯利1万元。他正准备扩大生产规模。

说话间,覃治从镇上赶回来。他先是到大棚里认真检查地菇的生长情况,又去冷库查看存货。

覃治说:“地菇的保鲜期不长,所以特地筹集资金把冷库建起来。早几天下大雨,差点就把大棚里面的地菇全淹没了。所以这两天赶着把成熟的地菇摘下来放到冷库。”

江英村支部书记黄桥姐说:“江英村地处海拔高、人多地少、四季气候变化明显。为了找准扶贫项目,覃治和村里面反复研究,最后决定种植地菇。这个地菇种植基地8000平方米,采用的是公司+帮扶单位+基地+贫困户的发展模式,先后动员5户18人入园种植。在去年的江英村食用菌产业扶贫项目分红大会上,许多贫困户高兴坏了,纷纷要求今年增加种植面积。”

覃治说,这个项目是对产业扶贫模式的一种创新,没有大包大揽,在提供种植平台和设立“保本”基金的前提下,让入园的贫困户承包大棚进行种植,明确职责分工,双方按比例出资购买种菌棒,帮扶单位负责解决保底销售问题,贫困户负责解决产量问题,真正实现“多产多得,不劳不得”的产业扶贫目标,切实改变了贫困户“等、靠、要”思想。

据了解,在项目实施时,首先由帮扶单位投资建设大棚,为贫困户提供脱贫致富的平台。其次在购买种菌时,与贫困户签订承包协议,按照比例由帮扶单位和贫困户共同出资购买种菌棒,风险共同承担,解决贫困户责任心不强以及“等、靠、要”的思想。在利润分配上,突出贫困户的利益,让利于贫困户。同时,考虑到种植项目易受市场、技术、产量等因素的影响,在协议中明确,对确因客观原因造成亏损的,首先保证贫困户投入资金的安全,让贫困户放心大胆的投入了项目当中。在此基础上,专门设立5万元的奖补资金,对在生产过程中尽职尽责,产出效益好的承包户,给予一定的奖励,鼓励贫困户多劳多得。同时,为解决贫困户资金问题,帮扶单位专门与当地银行达成协议,帮助贫困户签订无息贷款协议,解决资金问题,确保贫困户不因资金而无法参与到项目当中。

黄桥姐插嘴说:“覃队长还成了江英村地菇的义务推销员,他自掏腰包带着江英村的特产到珠江三角洲一带寻找销路。”

目前,仅学校、政府等单位饭堂,每月采购食用菌需求量达1万斤以上,初步解决了食用菌销路问题。

猜你喜欢
黄埔区阳山水井
The First Lesson of School
黄埔区会元学校:元宵义卖助献爱心
搜城
黄埔区
山西发现一口2000余年前的大型木构水井
水井的自述
写好中国字
凡水井处皆听单田芳
写好中国字
乌龟与水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