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中的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研究

2019-07-01 06:37石姝敏
戏剧之家 2019年16期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

石姝敏

【摘 要】继去年“小猪佩奇身上纹,掌声送给社会人”风靡网络后,小猪佩奇日前又因一部电影宣传短片《啥是佩奇》再度刷屏。一夜间,朋友圈都在说2019年的首个网红竟然给了一只猪。这只来自英国的粉色小猪,再次以病毒式的传播方式刷爆朋友圈,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的同时,也为人们留下了深深的思考。电影《小猪佩奇过大年》的宣传短片《啥是佩奇》,讲述了爷爷解密“啥是佩奇”、为孙子打造“硬核佩奇”的奇幻故事,搞笑又感人。硬核佩奇刷屏的背后直戳观众痛点,亲情孝心的表达给人以温馨触动,以何种方式表达“亲情”,成为了一个极具张力的时代命题。同时也是一种中国式亲情的表达方式,也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艺术解读。

【关键词】《啥是佩奇》;中国传统文化;中国式亲情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9)16-0104-02

一、电影中传统文化的表达与呈现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成果根本的创造力,是民族历史上道德传承、各种文化思想、精神观念形态的总体。中华传统文化是以老子、孔子为代表的道儒文化为主体,中国约五千年历史中延绵不断的政治、经济、思想、艺术等各类物质和非物质文化的总和。中华传统文化亦叫华夏文化、华夏文明,是中国5000年优秀文化的统领。而流传年代久远,分布广阔,文化是宇宙自然规律的描述,文化是道德的外延;文化是生命,生命是文化;文化是软实力,是决定一切的内在驱动力;文化又是社会意识形态,是中华民族思想精神,是社会政治和经济的根本。

自1896年电影传入中国以来,中国导演逐步将西化的电影加入了中国元素。中国文化也在借助着好莱坞的发行渠道让更多的人知晓,甚至包括我们自己。①在现如今的电影中,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得到了传承,使得近年来的电影越来越具有民族特色,越来越符合现代大众的审美需求。尊老爱幼、尊师重道、中国式亲情等都在各类电影中有所呈现。创作者在遵从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同时,用一种艺术的手法,赋予了传统文化新的生命力,以一种贴近生活的方式,真实演绎。中国导演李安的电影,早期的家庭三部曲中,不仅体现出了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与矛盾,更多的是一种文化的融合,表达了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亲情没有国界的这样一种文化精神。这种独特的中国风格,不仅需要我们与异质交流碰撞出火花,而且要自我认知获得自我认同。

二、电影宣传片《啥是佩奇》中蕴含的传统文化精神

自古以来“回家过年”成为中国人所特有的情感共鸣。每年影院都会有贺岁片在过年期间呈现,今年也不例外。今年动画大电影《小猪佩奇过大年》来了!《小猪佩奇过大年》这部电影是经由洋小猪过中国年,通过体验中国农历新年的传统文化和习俗来展开。电影还未上映,宣传片已经热度空前,一夜之间电影的宣发短片《啥是佩奇》已经登上各大平台热搜榜,能让那么多观众引起共鸣,“啥是佩奇”已经并不重要了,感人的是那一段为亲情重逢而守候的思念。

这部短片剧情很简单,爷爷为了给孙子准备一份礼物,只能凭着模糊不清的“佩奇”二字去探索。在放牧人的眼里,“佩奇”是女主播鼻子上的装饰品;在小卖部老板娘的眼里,“佩奇”仅仅是清洁液的一个品牌;在大城市的大人们眼里,“佩奇”只是一个动画形象。而在孙子和爷爷心里的“佩奇”无疑是最单纯的,孙子眼里的“小猪佩奇”不仅是动画里的形象,也是一种成长的陪伴。

在仅有5分钟左右的宣传片中,除了对年的盼望,对亲情家人的守候,同时也体现着上一代人与我们之间的代沟。他们面对新鲜事物变得小心翼翼。这一点在中国体现得更加明显。现在的青年群体,他们更习惯依赖网络,通过网络接收消息。时代的飞速发展,上一辈人跟不上我们的节奏。他们没有办法理解,现在的孩子出门可以不带钱、自行车可以满大街摆着、想吃饭可以足不出户叫外卖……他们的认知还停留在以前,对于新鲜的事物也少了探求的欲望,一个是因为真的没有好奇心了,一个是因为不敢。

短片中体现出了四种文化差异,一是中国人朴素情感与流行话题的差异;二是后现代现实主义与英伦波普小猪的差异;三是商业利益与人性本质的差异;四是不同年龄人群对同一种文化的差异。

第一,流行话题本身是排斥中国人朴素情感的,孙子和爷爷的年龄差异最大,但两者对于小猪佩奇的理解是最接近的,因为他们都清楚“佩奇”的本质,那是喜欢,更是爱。孙子喜欢佩奇,而佩奇给予孙子的更多是一种成长过程中的陪伴。对于爷爷,佩奇是一个陌生的名词,他并不知道佩奇是什么,甚至不知道佩奇对于孙子意味着什么,在爷爷眼里,佩奇是他對孙子的爱。

第二,动画片《小猪佩奇》本是一部英国学前动画片,却也能够在国内流行起来,可见文化差异产生于国际又包容各个国际,两者的本质都是教育与爱。在短片中也体现出来教育与爱没有国界。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我们一直遵循求同存异,对于国外优秀的文化,我们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当《小猪佩奇》这部英国动画片可以在国内盛行,可见其所呈现的文化是我国同样认同的。

第三,短片的确是暖心的,但结尾的商业目的也是仁者见仁。本来是一部很暖心的过年回家、亲情为大的宣传片,却在结尾处出现了中国移动的植入,为这部短片的温暖情怀盖上薄薄的阴影。笔者认为,这是目前电影行业的一种趋势,我们一直以来,讲求电影要做到叫好又叫座,艺术价值与商业价值共存的这样一个理念。所以,对于结尾的处理,只能取决于受众如何去理解,但是不容置疑的是,短片已经达到了其宣传的目的,同时也体现了中国的传统文化精神。

第四,爷爷与放牧人年龄差异不大,理解同种事物的能力却不同,放牧人谈起的直播行业代表流行文化,近年来新媒体、自媒体的兴起,各种短视频APP也应运而生,是时代进步的象征,也是媒体发展的必然趋势。各类短视频已经成为了“90后”“00后”一代独有的媒介生态。而爷爷的理念则代表传统文化,他不敢尝试新的东西,只是恪守陈规,按部就班。这说明了中国文化种类丰富,不仅有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让中国博大的精神文化源远流长,同时也有新时代的代表文化,顺应时代。

三、《啥是佩奇》宣传片与传统文化融合所带来的启示

在这部电影宣传片中,展现了长辈对小辈无私的爱以及“年”对于中国人的意义。导演用了当下人们内心最敏感的话题,用这样艺术的手段揭示了如今时代的发展变化,两代人之间的代沟越来越大。以这部宣传片为例,探究如何在文化多样的今天,我们依然继承发扬传统文化。

在电影中如何融入更多中国传统文化精神,这部宣传片给了笔者很多的启示。首先在题材的选择上,尽可能多地包含中国传统文化和精神,重点突出了亲情、孝道和爱的表达与传承。在体现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寻求民族和文化的认同是当今中国电影人面临的重要课题,我们应当以此为契机,不断发掘中国民族几千年来的优秀文化与精神。随着宣传片刷爆朋友圈,不仅是小猪佩奇再次提升了热度,更多的是看过宣传片后,从观众自然流露的泪水中看到了传统文化对于国人深深的影响。而《啥是佩奇》这部电影宣传片,围绕一个“爱”字展开。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理解,虽然彼此之间存在代沟,但是我们有着共同的出发点——爱。我们要从优秀的作品中汲取成功之处,争取在电影中注入更多中国传统文化精神,让电影与精神更好融合。

注释:

①卫欣. 技术、媒介与视觉:基于网络文化下的审美反思[J].中州学刊,2015.

参考文献:

[1]孙媛,黎若楠.论电影《百鸟朝凤》中的中国传统文化精神[J].大众文艺,2019,(01):176-177.

[2]刘 露,陈昱洁.网络时代青年群体的审美异化研究[J].大众文艺,2018,(08):225-226.

[3]王俊霞.短视频平台的优势与挑战分析——以抖音APP为例[J].今传媒,2018,(07):29-30.

猜你喜欢
中国传统文化
论中国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社会主义价值观与传统的创造性转化刍论
从《百鸟朝凤》看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