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绿色金融体系服务生态文明建设发展战略

2019-07-01 02:46卢汉文王宇恒
银行家 2019年1期
关键词:国开行信贷绿色

卢汉文 王宇恒

截至2017年底,中国碳强度已经下降了46%,提前三年实现了40%~45%的上限目标。绿色能源占比达到13.8%,预计2020年完成15%的既定目标。累计节能占全球节能量的50%以上。2017年,全国33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细颗粒物(PM2.5)和可吸入顆粒物(PM10)实现双降,分别同比下降了6.5%和5.1%。其中,有99个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达标,占全部城市数的29.3%;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区域PM2.5平均浓度分别为64微克/立方米、44微克/立方米、34微克/立方米,与2013年相比,分别下降了39.6%、34.3%和27.7%。绿色金融在推动中国走上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之路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和七部委《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工作指导意见》的出台,中国的金融机构表现出前所未有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不断加大对生态环保产业的支持力度,大力发展绿色金融。但是,在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过程中还存在许多困难和问题。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依然没有根本改变,2017年全球二氧化碳、甲烷排放达到有史以来的最高值。按照巴黎协议达成的减排承诺根本无法实现控制地球气温升高2°C的目标。减排形式严峻,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之路任重道远。

绿色金融在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血液。习近平总书记讲“我们要建立稳定、可持续、风险可控的金融保障体系,创新投资和融资模式,建立多元化的融资体系,完善金融服务网络。”经济社会发展离不开现代金融的支持,实体经济依赖金融服务,节能减排生态环保产业更离不开金融的保障和引领。绿色金融是指为支持环境改善、应对气候变化和资源节约高效利用的经济活动,即对环保、节能、清洁能源、绿色交通、绿色建筑等领域的项目投融资、项目运营、风险管理等所提供的金融服务。绿色金融体系是指通过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股票指数和相关产品、绿色发展基金、绿色保险、碳金融等金融工具和相关政策支持经济向绿色化转型的制度安排。绿色金融是我国从资源和环境消耗型经济发展转化为以技术创新为引导的绿色经济发展的动力源。在环境保护推动可持续经济增长的过程中,发挥绿色金融资源配置作用至关重要。绿色金融在“市场资源配置、产业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新旧动能转换、生产生活方式转变”等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制约与引导作用。

构建绿色金融体系主要目的是动员和激励更多社会资本投入到绿色产业,同时更有效地抑制污染性投资。银行业金融机构大力发展绿色信贷业务的内在动力:一是政治任务。生态文明建设是国家发展战略,无论政策性银行、商业性银行都要体现国家意志,服务国家战略。二是社会责任。生态文明建设是全社会的共识,银行业要树立社会形象,体现社会责任,年报要更多的披露支持生态环保领域的绿色金融服务情况。三是监管要求。人民银行、银保监会出台了政策引导金融业开展绿色金融业务,比如银监会出台了绿色信贷指引》、《绿色信贷统计》、《绿色信贷实施情况自评价》等,对银行业金融机构开展绿色信贷提出了要求。四是市场驱动。生态环保产业的快速发展为绿色金融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十三五期间,节能减排环保产业将保持15%以上的增速,每年绿色产业投入至少需要2万亿,绿色产业发展需要绿色金融产品、工具和服务,给金融机构自身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许多金融机构把绿色金融作为“蓝海”领域对待和重视。目前,我国银行业绿色信贷余额超过8万亿;2017年中国境内外发行贴标绿色债券共计2483.14亿元人民币,相比2016年的2314.18亿元增长了7.3%。2017年全球发行绿色债券1555亿美元(约合1.01万亿人民币),中国贴标绿色债券发行金额约占全球的24.59%。虽然2017年中国贴标绿色债券发行金额在全球的占比相比2016年的40.86%有所下降,但中国仍然是全球绿色债券最大的发行市场之一。环保基金据称已达265个,其中政府主导的基金有几十个。碳交易、排污权交易市场已见雏形,为进一步的绿色金融创新奠定了基础。《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明确提出“完善助力绿色产业发展的价格、财税、投资等政策。大力发展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等金融产品。设立国家绿色发展基金。”

开发性金融在构建绿色金融体系中的先锋引领作用

经济学家林毅夫先生认为“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的有机统一是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取得了举世瞩目成就的关键因素。笔者认同此观点。但是在工作实践中我们发现,在特定时期、一些领域、一些行业的发展阶段,市场是失灵的,而政府也无力全部承担下来。在这些瓶颈领域、薄弱环节、特殊发展阶段,市场、信用和制度不够完善,市场是失效的。需要在市场和政府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发挥政府的组织优势,整合资源,建设市场,完善机制。这就是开发性金融的使命所在。生态环保领域就具有这种特色。在一些地区,生态环保领域市场化机制还不完善,单纯依靠市场力所不逮。需要开发性金融的培育和引领。国家开发银行(以下简称国开行)以“增强国力,改善民生,服务国家战略”为己任,依托国家信用,运用开发性金融原理和方法,把中国的国情特点与国际先进金融原理结合起来,把政府的组织协调优势与金融的融资优势结合起来,把服务国家战略与市场化运作结合起来,依托国家信用,通过大额、中长期、批发性融资推动市场建设、信用建设、制度建设。引领商业机构进入逐渐成熟的市场。

国开行主动服务生态文明发展战略,大力发展绿色信贷、绿色金融,是我国绿色信贷领域的主力军,2013年绿色信贷余额占国内银行绿色信贷总量的三分之一。国开行的绿色金融研究、绿色金融创新、行业和区域规划成果都在国内金融业具有重要影响力,被推举为我国银行业第一届绿色信贷专业委员会主任单位。截止2018年上半年,国开行绿色信贷余额超过1.8万亿元,节能减排贷款余额1.29万亿元,上半年发放1420亿,均居行业首位。过去五年节能减排贷款累计发放10327亿(1962亿、1672亿、1918亿、2389亿、2386亿,当年余额8945亿、9585亿、10257亿、10946亿、11984亿)。新能源市场已经成为成熟,商业银行积极进入该行业,因此国开行逐渐退出该领域,贷款余额5442亿元,近五年开发银行累计发放绿色能源贷款4986亿,不良贷款保持在0.8%以内。年均余额增长率7.9%,发放额增长率-11.2%。国开行是债券市场主要机构,国内最大的债券银行,以往发债虽未标明绿色金融债,但相当一部分资金用于节能减排领域的贷款发放。2017年发行标注绿色金融债250亿人民币和5亿美元、15亿欧元。在加大生态环保产业绿色信贷支持力度的同时,着力压减高耗能高污染过剩产业贷款额度。2017年底,钢铁、煤炭行业贷款余额相比2015年压减了34%、27%。2018年上半年,国开行对钢铁、煤炭、煤电分别压减了95.69亿、76.2亿、67.9亿。为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长江沿线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指示,国开行与国家发改委、湖北省、重庆市等签订合作协议,支持长江经济带的绿色产业发展。

猜你喜欢
国开行信贷绿色
追踪绿色的秘密
再造绿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