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吉林
本文通过对1987~2017年乌兰浩特市地区空气温度、降水量、日照时数等气象要素统计分析,得出了气象要素的变化规律,并对1987~2017年一季水稻气象产量进行了分析,利用逐步回归方法建立了水稻气象产量与气象因子的函数关系式,得出了气象产量随着气象要素的变化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建议在农业生产种植面积布局时适当增加一季水稻的种植面积。
气候变暖已成为国际共同关注的重大问题,已影响到自然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的发展。目前,农业生态系统与气候变化的关系研究已成为全球研究中的主要内容之一,主要表现在气候变化使中国未来农业生产不稳定性增加、产量波动性变大、种植熟制变化加大。此外,温度升高导致农作物生长期缩短、干物质和子粒产量下降。兴安盟乌兰浩特地区的农作物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差异,尚缺乏不同气候因子对农作物产量影响程度的定量研究。乌兰浩特市现有耕地27万亩,主种植春玉米、水稻作物,且稻米为当百姓主食,研究当地气候变化对一季水稻产量的影响,对于揭示气候变化规律及其对当地粮食产量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对今后合理利用气候资源、应对气候变化增产增收具有一定指导作用。
1试验区域概况
1.1试验地点
试验观测地段位于内蒙古兴安盟乌兰浩特市乌兰哈达镇三合村(经度122°08′33″,纬度46°00′57″,海拔高度269.0米),属中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冬季漫长寒冷,春季干旱多风,夏季温热短促,降水集中,雨热同季。无霜期较短,日照充足,积温有效性高,降水量偏少,蒸發量大。年平均风速2.7米/秒,全年平均无霜期为125~201天。年平均降水量433.4mm,年平均气温5.6℃,年平均日照时数2662.7小时。
1.2试验设备
江苏无线电科学研究所生产的WUSH_AOSA。
1.3资料来源
1987~2017年气象资料来源于乌兰浩特市气象局;水稻产量数据来源于乌兰浩特市统计局。
1.4统计方法
运用相关性分析找出影响一季水稻产量的主次要气象因子为5-9月的年平均空气温度、降水量、日照时数,利用逐步回归方法建立水稻气象产量与气象要素之间的函数关系。
2结果分析
2.1乌兰浩特市地区气象要素变化规律
1987~2017年乌兰浩特市地区空气温度年际变化的函数关系式为y = 0.029x + 5.3742(R2= 0.1649),呈上升趋势;降水量年际变化的函数关系式为y = -0.0003x5 + 0.0134x4 + 0.0357x3 - 5.7067x2 + 39.298x + 453.1(R2= 0.3421),呈波动变化趋势;日照时数年际变化函数关系式为y = -4E-05x6 + 0.0047x5 - 0.1998x4 + 3.7115x3 - 29.446x2 + 85.992x + 2741.9(R? = 0.4988),呈波动变化趋势。
2.2 一季水稻气象产量变化规律
1987~2017年乌兰浩特市地区一季水稻气象产量年际变化的函数关系式为y =0.0003x6-0.0219x5+0.737x4-11.918x3+94.964x2-337.43x+387.82(R?=0.0681),呈逐年增加趋势。
2.3 气象产量与气象因子关系
1987~2017年乌兰浩特市地区一季水稻气象产量与气象因子函数关系式为y =-353.4+14.4X1+0.0024X2+0.07X3
其中,X1为5-9月年平均空气温度、X2为5-9月年总降水量、X3为5-9月年日照时数。
通过对1987~2017年乌兰浩特市地区的空气温度、降水量、日照时数进行统计分析得出:空气温度呈上升趋势、降水量与日照时数呈波动变化趋势;得出了气象产量年际变化的函数关系式;运用相关性分析找出了影响一季水稻产量的主次要气象因子,并通过逐步回归方法建立了气象产量与气象因子关系式,通过关系式可以得出,气象产量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建议在农业生产种植面积布局时适当增加一季水稻的种植面积。
(作者单位:137400内蒙古兴安盟乌兰浩特市气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