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生职业精神培养途径的研究

2019-07-01 02:30万小菲林喜良李静
中文信息 2019年6期
关键词:中职精神职业

万小菲 林喜良 李静

摘 要:在我国制造业由大变强的特定环境下,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变得尤为迫切,而从业者的职业精神无论对家庭、企业,还是国家都显得非常重要。什么样的职业精神才能帮助中职学生达到“敬业”、“勤业”、“创业”、“立业”的新要求。本文将从职业精神的含义、重要性、现状以及培养过程中采取的方法和途径进行阐述,为提高中职学生的职业精神进行有益的探索和论证。

关键词:中职学生 职业精神 培养 途径 方法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9)06-0-02

一、职业精神的内涵

关于职业精神的内涵,国内学者的主流界定是:职业精神指从业者在职业活动中必须具备的、符合所从事职业基本特征的内在素质的总称。其具体体现为职业者的职业态度是否端正、职业责任感是否强烈、职业理想是否远大、职业道德是否高尚、职业荣誉感是否突出等。职业精神主要是解决职业人存在于内心的疑惑,诸如“我是谁”、“我为谁工作”、“我工作的意义”等涉及世界观和价值观的问题。拥有良好职业精神的技能人才,能更好的服务于企业、更好的履行自己的家庭和社会责任、更容易获得社会的认同和尊重、也更容易实现人生的价值。

二、中职学生职业精神培养的重要性

职业精神是优秀中职毕业生不可或缺的素质,也是社会和企业选用人才的第一标准,中职生步入社会、走向职场需要具备的基本职业素质。2014年6月,李克强总理在会见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代表时,就曾在讲话中强调:职业教育大有可为,也应当大有作为。要把提高职业技能和培养职业精神高度融合,不仅要围绕技术进步、生产方式变革、社会公共服务要求和扶贫攻坚需要,培养大批怀有一技之长的劳动者,而且要让受教育者牢固树立敬业守信、精益求精等职业精神,让千千万万拥有较强动手和服务能力的人才进入劳动大军,使“中国制造”更多走向“优质制造”、“精品制造”,使中国服务塑造新优势、迈上新台阶。足见良好职业精神对从职业者的重要性,可以说它是衡量一个人敬业精神的尺度,是推动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落实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要求,更是有利于实现中职生角色快速转换的基础及促进个人职业快速发展的因素。因此,对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研究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

三、中职学生职业精神现状

1.职业态度不够端正

现阶段中职学生的组成大部分还是来源于中考分数较低的孩子,他们的学习态度和日常行为习惯有别于传统意义上的学生,缺乏自觉性和自律性。生活和学习处于一种放任自流的状态,因为应试教育的失败体验,使他们面对现阶段的学习缺乏自信和兴趣。同时,个人的发展阶段又正处于青春期,情绪易于波动、逆反心理强、对学习和生活充满困惑与迷茫。面对网络世界的冲击,没有防御能力,极易进入虚拟的游戏世界寻求自信心、成就感,而对即将步入的工作岗位不知所措,从而引发职业态度的不端正。主要表现在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没有自控能力、不懂得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好高骛远、价值观念自私功利。对工作缺乏热情和探索,对职业缺乏认同感,长此以往,对个人的职业生涯产生倦怠,并最终放弃。

2.职业认识模糊不清

大多数同学并不了解自己所学的专业,也不关心以后所做的工作性质,也不想知道做这样的工作需要掌握什么样的技能和知识,更不了解职业的特点和需求。调查显示,在对自己所学专业的选择理由中,15.0%的学生选择是凭借自己的喜好,32.7%的学生选择是因为觉得好就业,48.4%的学生选择是听由父母安排,其余为同学及老师推荐。 在对个人职业规划的选择中,78.5%的学生选择是没有规划,只有10.2%的学生选择有明確的规划,其余为无所谓。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在事关自身职业前途的问题上,学生们的选择呈现出集体迷失,说明中职学生缺乏基本的职业精神和素养,也缺乏职业所需的能力和知识,这对职业精神的形成产生了很多的消极影响,会影响一个人的职业前途,不可小视。

3.职业道德亟待加强

现阶段的中职学生正置身于社会变革的高峰期,面对突然而至的巨大的信息流,他们缺乏甄别、批判的能力。在泥沙俱下的网络洪流中,面对扭曲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冲击,极易迷失自己。幻想着通过游戏、直播和游走于灰色地带赚取人生的第一桶金,达到人人羡慕的财务自由。殊不知这一切都是虚无缥缈的海市蜃楼,没有根基也见不得阳光。人生还是要通过踏踏实实的努力奋斗才能实现价值。面对这些冲击和诱惑,只有加强自身的道德建设,修筑道德的防火墙,坚守自己的底线,才能一步一步创造属于自己的人生,才能逐渐实现自己的价值。所以中职学生只有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才能完成“敬业”、“勤业”、“创业”、“立业”的职业生涯,也才会获得职业的认同感和成就感,成为社会需要的“德才兼备”的新型技能人才,变成职场达人。

四、中职学生职业精神方面培养的途径及方法

职业精神的培养是职业教育的重要内容,是沟通教育与职业的桥梁。职业精神强调的是自觉遵守,不具有强制性。职业精神不会自然形成,必须采取一定的方式和方法。根据我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实际,结合课题研究的调查情况和结果分析,总结认为学校对学生职业精神培养的途径及方法主要应放在德育和专业课程教学、课外实践活动、教师的示范引领、校园文化育人等环节上,以促进学生良好职业精神的养成。

1.在德育课程教学中渗透对学生职业精神的培养

中职学校必须对学生的思想品德课程给予高度重视,充分发挥德育课程的育人作用,做好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从学生的思想入手。挖掘课程育人的作用,在德育课堂教学中,结合教材中的典型案例,选择当前的道德热点、焦点等内容,充分发挥和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开展广泛讨论,从而加深学生对所学德育知识与职业精神相结合内容的理解,做到有意识、有目的、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职业精神的渗透培养,促进学生良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为职业人才的培养打好基础。

2.在专业课程教学中注重对学生职业精神的培养

专业教学是实施职业教育目标的重要环节,因此无论是专业理论还是实践教学,都是巩固和深化学生职业精神培养的重要途径。教师应注重将学生在课堂上所学到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训练过程中所掌握的本领,与学生相关专业的职业习惯养成相结合,在不经意间把职业精神的要求转化为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从而实现道德自律。同样,在不同的专业课程及实践实习中还应注重加强对学生责任意识、质量意识、竞争意识、团队合作精神等内容的培养。比如:教师可以在具体的教学环节中,利用项目教学法,分组教学法、合作探究法等方式,结合讲授的专业知识,设计与职业精相关的内容,要求学生共同制定计划、共同或分工完成整个项目等。以此来引导学生向职业精神所涵盖的内容方向发展,使学生更快、更好具备适应将来企业工作对从业者的能力及素质要求。

3.通過各种课外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

学校可以积极组织开展各种形式多样的课外实践活动,在活动中渗透职业精神。让学生感知、感悟职业精神的内涵,从而意识到职业精神的重要性。可以是主题教育活动、社团活动、专业实践活动、行业领域匠人专题演讲等。给学生提供展示、锻炼自我的机会,激发学生学习技能的欲望与动机,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在学习活动中发挥自身的巨大潜能,学会自我管理与自我教育,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学生受到精神的洗礼,促使学生学会沟通、合作,培养学生养成不怕吃苦、甘于奉献等诸多优良职业精神及增强学生对学校的归属感与自豪感,同时帮助学生确立远大志向,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

4.充分发挥教师的示范引领示范作用

教师是学生模仿和学习的榜样,是学生校园生活相伴最多的人,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心灵与品格。教师应充分发挥其自身对学生的示范引领作用。教师要热爱自己的教育事业,对自己的职业要充满成就感。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尊重关爱学生,建立平等友爱的师生关系,用认真、负责、严谨、乐观的态度去感染学生,为学生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

5.发挥校园文化育人作用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利用宣传栏、电子屏等结合日常主题,向全校师生宣传来自行业企业、本校教师、优秀学生(毕业生)的职业先进事迹、先进人物,张贴相关主题宣传与榜样事迹,培养学生自信、自立、自强、热爱工作、追求卓越的工作作风,把师生个体、学校整体与校园环境紧密联系在一起,形成一种向上的力量,营造优良的校风和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建设融洽和谐的校园环境,使校园环境和谐一致,更好发挥其感染力。

中职学生职业精神的培养是时代发展对中职教育的客观要求,是中职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体现,是学生就业、乐业的根基所在。因此,中职学校必须高度重视学生职业精神的培养,充分利用各类教育教学资源,结合学生所学专业特点及企业就业需要,帮助学生具备必要的职业精神,为更好的适应后续的就业环境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黄晓玲.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开展职业素养现状调查及思考[J].百家论苑2015(15)

[2]曹志超.校园文化活动与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教育[J].艺海,2013(11)

[3]林榕斌.营造职业情境培养中职学生职业精[J].科技风,2012(11)

作者简介:万小菲,现供职于陕西省电子信息学校。

猜你喜欢
中职精神职业
虎虎生威见精神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拿出精神
果真是“误了百万中职生”吗?
构建中职生成才通道的思考
关于中职与高职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