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鸣 刘培
黄瓜作为一种喜温、喜光性的蔬菜,其最适宜的生长温度应该在15~30 ℃之间。每天必须保持8~11 h日照时间,才能加快其器官分化与形成的速度。由于黄瓜具有根系交钱、叶面较大、且喜肥不耐肥的特点,所以其最适合在pH值为6.5的土壤条件下逆生长。再加上黄瓜的果实含有丰富的纤维素以及矿物质元素,所以,其作为一种营养价值极高的蔬菜产品,深受广大老百姓的青睐。
一、发病规律
如果病菌在种植地内存活下来并越冬的话,那么到了第二年的春天就会通过气流、雨水等迅速的传播。比如,黄瓜栽培过程中,常见的霉霜病就是先充温室中传到黄瓜栽培大棚内,然后再传到春季露地的黄瓜上,接下来再传到秋季露地黄瓜,最后在传回到温室黄瓜上,这样反复不停的传播,必然会对黄瓜栽培质量和产量的提升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经过深入的调查研究发现,常见的黄瓜病害一般在16℃左右的气温环境下开始发作,20-24℃的气温是病害发生频率最高的阶段。也就是说,在高于30℃或低于15℃病害的发生会受到一定的抑制。种植田地湿度过高是导致黄瓜霉霜病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如果黄瓜田地的湿度达到了80%以上的话,那么病害就会迅速的传播并扩散。
二、发病症状
黄瓜霉霜病作为黄瓜育苗期与成株期最常见的病害之一,这一病害主要是通过危害黄瓜叶片、卷须或者花梗等,破坏黄瓜植株的正常生长,导致黄瓜栽培产量和质量的下降。如果黄瓜成株期发生了此类病害的话,那么黄瓜的叶片上出现的水侵状斑点,就会迅速扩大至黄瓜植株的各个部位,最后导致黄瓜叶片出现卷缩干枯的现象。
三、防治要点
1、根据黄瓜种植地区的土壤情况,选择抗病性能突出的品种,然后根据黄瓜栽培的要求进行种子的处理,为后续播种做好准备。在播种开始前,种植人员应该先使用55℃左右的温水,将种浸泡15分钟,或者使用50℃左右的温水浸泡20-30分钟;然后在进行播种。
2、积极的进行黄瓜栽培技术的创新和完善。在黄瓜栽培过程中,种植人员应该采取育苗室与生产温室分开的黄瓜栽培方式,才能有效的降低育苗期病害发生的几率。同时严格的按照黄瓜栽培的要求,加强苗期增光、保温、降湿、通风等管理工作的力度,确保苗龄其植株的健康成长,为后续黄瓜的移栽做好充分的准備。
3、控温控湿,实行四段管理
(1)种植人员必须在每天的上午7-13时,通过闭棚升温的方式,促使温室大棚内的温度迅速提升至25-30℃即可,如果闭棚升温过程中,大棚内的温度超过33℃后,则应该采取开缝放风的方式,降低大棚的温度和湿度,避免因为大棚内温湿度过高,而影响到黄瓜的正常生长。
(2)种植人员必须在每天下午的13-18时这一时间段,打开温室大棚放风降温,将大棚内的温度控制在20-25℃,湿度控制在70%以下,才能达到降低霉霜病发病几率的目的。
(3)由于8-0时这一阶段大棚内的相对湿度会迅速的上升至80%以上,温度下降至15-20℃,所以病菌的发病率也得到了有效的减缓。
(4)每天的午夜0时其至次日的早晨7时这一时间段内,虽然大棚内的相对湿度会超过90%以上,但是由于此时室内温度已经下降至了10-13℃,所以,在这一阶段,霉霜病发病的几率也相对较低。
四、化学防治
种植人员一般采用烟雾法或者粉尘法,进行保护地大棚的杀菌处理。首先,烟雾法。在病菌发病的初期,种植人员可以采取每公顷使用45%百菌清烟剂3000克-3750克,在每一个大棚内放置4-5处的方式,使用香烟等暗火点燃,然后在发烟时闭棚,经过一夜的烟熏后,次日早晨再开棚通风,并在7天后再进行一次烟熏即可。经过长期的实践应用,这一方法不仅可以单独使用,还可以与喷雾法、粉尘法等交替使用,而且杀菌效果非常的显著。其次,粉尘法。粉尘法一般适用于病菌发病初期的早晨或者傍晚,使用喷粉器按照每公顷每次15千克,间隔9-10天一次的频率,喷施5%百菌清粉尘剂,或10%多百粉尘剂即可。另外,如果病害发生频率较高的话,种植人员还可以采取高温闷棚的方法杀灭病菌。这一方法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要求种植人员必须在晴天的上午,关闭大棚的门窗,在棚内温度升高至45℃后,持续进行2小时,从而达到有效控制病害蔓延的目的。
(作者单位:155923黑龙江省二九一农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