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治芳
河南具有十分广阔的种植面积,小麦是当地的主要农作物之一。不过,受到病虫害的影响,小麦的产量在逐渐减少,对农民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随着我国科技的不断进步,小麦种植技术不断加强,降低了病虫害对小麦的影响。本文对小麦的种植以及病虫害防治技术进行分析,共同探讨小麦的具体种植步骤以及防治病虫害的措施,为小麦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
1小麦的种植技术分析
1.1轮作优化耕种
在对小麦进行种植前,工作人员需进行实地考察,了解地形以及环境特点,并对土壤中国营养成分进行检测,确保其符合小麦的种植条件。在小麦的生长过程中,其对土壤中的营养成分需求量较大,如果土壤中营养成分无法满足小麦的生长需求,小麦的产量便会急剧下降,给农民造成一定经济损失。另外,在种植小麦过程中,工作人员不可将其在同一片土地上连续种植。长时间的耕种会加剧土壤中营养成分的流失,继而对小麦的生长造成影响。为增强土地的肥力,提高小麦的产量,种植人员可利用轮作的方式进行处理。当小麦在同一片土地上连续种植3年后,土壤中的营养成分显然已不再满足小麦的生长需求,为帮助土壤恢复肥力,这片土地可种植适量的玉米以及大豆,并以一年的时间为周期,提高土壤的肥沃力,确保小麦能健康成长。
1.2播种模式的优化
在对小麦进行播种过程中,种植人员需结合当地环境、土质特点,选择合适的小麦品种。不同的小麦品种对环境以及土壤成分有着特殊的要求,种植人员需具备理性的思维,综合考虑天气、环境、降水以及土壤酸碱度等特点,科学选择相应的小麦品种,这是保证小麦实现高产的重要前提。然而,许多农民对小麦选种不够重视,出现随大流、盲目种植等现象,由于当地环境无法满足小麦的生长要求,导致小麦产量低、难以成活,甚至会造成小麦大面积死亡等现象,不利于小麦的正常生长。
1.3田間管理技术
小麦在种植过程中,种植人员需根据地形特、环境特点,做好小麦的灌溉工作,为小麦提供充足的水分,使其健康成长。另外,随着小麦不断成长,对土壤中营养成分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为满足小麦的生长需求,种植人员需科学进行施肥,在麦种种植前后,分别施加具有不同功效的肥料,增加土壤费力,有利于小麦更快的吸收营养物质,为小麦的生长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
2小麦病虫害防治技术分析
为确保小麦能够健康成长,种植人员除了要科学进行选中,不断优化种植模式以及对加强田间管理技术外,还应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近几年来,河南地区的小麦产量不断下降,病虫害现象尤为严重,造成小麦大面积死亡,增加了农民的经济负担,不利于我国农业经济发展。因此,在小麦的种植过程中,种植人员需做好病虫害防治措施,利用我国现代技术手段,降低病虫害对小麦的影响,不断提高小麦的产量和质量,让农民的劳动成果发挥出其应有的价值。
2.1药剂拌种
在小麦的播种期间,种植人员可使用药剂拌种这种方法,来对小麦进行病虫害防治工作。目前,这种方式已被许多农户所使用,效果较为显著。在对小麦进行播种前,种植人员应按照一定比例,将药剂与麦种进行混合,共同埋到土壤中,增加土壤肥力的同时,又能增强种子抗病虫害能力。利用这种方式,可有效阻止病虫害的传播,避免小麦出现大面积受损,影响小麦的健康生长。不同品种的小麦,所选用药剂种类也不相同,种植人员需根据小麦实际生长特点,合理选择相应的药剂,并按照国家药剂使用标准进行调配,确保药剂不会影响到小麦的正常生长。为增强小麦的抗虫害能力,确保药剂达到良好的效果,一般情况下,种植人员都会使用适量的粉锈宁EC乳油,这是一种抗虫害能力较强的药剂,可维持3个月的时间。
2.2返青期虫害防治
当小麦进入返青期时,这是小麦生命力作为旺盛的阶段,种植人员应加大力度,做好小麦的病虫害防治工作。在这个阶段中,小麦极易受到纹枯病以及吸浆虫等病虫害的威胁。其中,纹枯病是一种对小麦伤害力极强的病害,小麦一旦患有纹枯病,便会造成大面积小麦的死亡,导致小麦产量急剧下跌,增加了农民的经济负担。为防治该病害,种植人员可使用纹枯净、禾果利以及三挫酮乳油这三种药剂,并按照一定比例进行调配,定期向小麦进行喷洒。另外,为防治吸浆虫等虫害时,可将适量的甲基异柳磷乳油与土壤混合,并铺盖在麦田中。通过这两种方式,可有效防止病虫害对小麦的破坏。
2.3抽穗期防治
在育穗期到扬花期阶段,小麦也会受到一些病虫害的威胁,主要典型病症为白粉病以及锈病。为避免这两种病害对小麦的生长造成影响,种植人员需加强田间管理,观察小麦的生长情况,一旦发现小麦患有病症,应立即采取相应措施进行解决。目前,我国也已研发出治疗这两种病患的药剂。种植人员可将三挫酮乳油与禾果利可湿性粉剂两种药剂,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向小麦进行大面积喷洒。
综上,随着我国科技的不断进步,小麦的种植以及病虫害防治技术不断加强,农民可根据当地实际环境特点,科学进行选种,采用轮作的方式加强土壤的肥力,为小麦创造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合理调配各种药剂,在小麦的不同生长阶段中,做好病虫害防治措施,有效提高了河南地区的小麦产量,促进了当地的农业经济发展。
(作者单位:464200河南省信阳市罗山县农科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