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琦 张鸿
中图分类号:TU9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082(2019)06-00-01
16世纪末,“景观”一词主要被用作绘画艺术的一个专门术语,泛指陆地上的自然景色。17世纪以后它开始被园林设计师们所采用,成为描述自然、人文以及它们共同构成的整体景色的一个总称。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相应的生活的高节奏,加之城市的高速发展和国家出台的“节日游”、“小长假”等,每到节假日人们纷纷走出自己生活的地域,各大著名景点人山人海。在体验了大景点的喧嚣拥挤、特别是节假日各旅游景点“乱涨假”、“宰客”等种种遭遇后有些人则选择了相对辟静的农村,“乡村游”由此产生,而正处于产业结构调整时期的农村也敏锐嗅到了这个千载难逢的商机,由此乡村旅游在全国各地在这股旅游结合起来。
一、乡村景观保护是我国乡村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乡村景观是特定的乡村地域范围内文化景观类型、它在特定的地域文化背景下形成并留传至今,成为纪录乡村地域人类活动历史和传承乡村传统地域文化的载体。其显著特点是保存了大量的物质形态历史景观和非物质的传统习俗,与其所依存的景观以及人们的综合感知而形成的景观意向,共同形成较为完整的传统景观文化体系。近十几年来、伴随着经济建设速度的加快,我国正步入加速城市化时期,在城市社会经济结构和空间结构发生迅速、重大变化的同时、乡村景观遭受到了巨大的冲击。随着房地产热的兴起、许多当古建筑景点或被拆除、或被众多高楼大厦包围起来搞的面目全非大。乡村景观保护成为当前一项十分紧迫的工作、要保护好乡村景观首先要从以几方面着手。
1.在充分调查的基础上、有重点保护
记得80年代中、后期,单位一位同事的舅爷,从台湾回到阔别近五十多年的家乡探亲,由于他是在十五岁时被抓壮丁抓走的,和我们讲他对家乡的记忆时,只记得小时和同伴们常在村庄中一个大槐树下玩的大槐树,其它的一切都已没有记忆,直到见到家乡的那大槐树,老人才激动的说自己终于回到家乡了。由此可见、乡村景观内容繁杂、各有特点、哪些应该保护,哪些应该放弃、随其自生自灭、应该在充分调查论证的基础上、请有关专家教授及专业部门进行论证、明确保护重点、制定保护措施。
2.发掘历史文化景点应做好充分论证,切忌盲目扩大
历史文物古迹能流传百年除本身具有一定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传统外还和当地的地域特色有一定关系。作者所在的汉中是一个历史上两汉三国故事发生地,其勉县有一个武候墓是蜀国丞相诸葛亮北伐后的葬身地(也说为衣冠冢),由于诸葛亮这个历史人物的关系这里在当地也是一个小有名气的旅游景点。在近年来的古镇热背景下,当地政府积极招商引资大力开发,在原有基础上新建了“草船借箭”、“三顾茅庐”、“丞相府”、等新景点、增加了“出师表”演出剧场,还开辟了停车场、小吃城等配套建设,景点名称也由原来的“武候祠”变成了名声更响、场面更大的“诸葛古镇”。由于是当年春季、适逢当地举办“油菜花节”期间开业,一时间人山人海、声势浩大。但在开办不久便变得冷冷清清、门可罗雀,经营难以为继。究基原因主要是对旅游市场定位不够,汉中紧靠四川和本地的西安、由于四川本身就有一个“武侯祠”其规模与历史地位远超勉县的“武候祠”、本地西安的游客其实早就知道该地的“武候祠”,而本地汉中市也就二百多万人口、去一次也就不会再去第二次,因而脱离文物古迹本身的景点而一味盲目建设也是不会成功的。
3.在保护基础上利用、使其发挥更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日益高涨、旅游成为人精神需求的一项主要活动。近年来兴起历史古镇游、自然风光游、革命故地红色游等使许多乡村景观得到空前的发展。当地政府通过争取上级资金支持对当地的基础设施进行了大规模的投资、当地村民一方面通过这些项目建设改善了当地的交通、生活等基础设施,另一方面也通过这些参与这些基础设施获得了就业增加了收入。
4.严格执行有关政策法规、加大保护力度
笔者所在的洋县是世界珍禽-朱鹮的栖息地,而朱鹮主要食物是当地江河、池塘及农民水田里的鱼、虾、泥鳅等。为保护这一濒危物种、县上通过人大立法的方式要求朱鹮活动范围内的农田不得使用农药、化肥等,当地村民虽然一段时间内受到了一定损失、但随着这一种群的迅速繁殖、前来参观的人们络驿不绝、当地村民为保护朱鹮不使用农药、化肥的事迹也广为流传、当地的大米、梨等成为抢手货、外地客商更是纷至杳来,当地村民也尝到了保护朱鹮这一乡村景观所带来的实惠。
二、规划并利用好乡村景观是21世纪我国乡村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深化和城乡居民收入的大幅度提高及由此而带来的新的非物质需求的提高,乡村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变化。如何保护和规划好乡村景观,挖掘乡村景观的旅游价值,完善乡村景观和风貌塑造,使其形成完整、高效和多功能的新時期乡村地域,是21世纪乡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
1.乡村景观应尽量在同一区域避免同质化
乡村景观的主要特点就是山、水、田、林、路及村舍及地特产等,但同一地域的自然情况大都比较雷同。作者的家乡属秦岭山区、是大熊猫、金丝猴、羚牛的活动区域、相邻的两县都有这些动物的参观场所,造成相互竞争、都无法把规模做大的宭境。
2.发掘地域特色是乡村旅游发展重要途径
乡村传统农副产品或特色种植是当地群众千百年来生产生活基础和文化传承,也是人们生活的物质基础,也是一个地方区别于其它地区的地域特色。作者所在地区属于秦巴山区,各县物产各有特色、当地各县政府把各县的樱桃、柑桔、茶叶、梨园作为各自的品牌着力打造、既促进了当地的旅游开发、也使当地的农产品顺利销售,取得了想得益彰的效果。
3.乡村的景观建设基础设施也要因地制宜,切忌贪大求洋
乡村景观大都处于交通偏僻或山大沟深的地区,受小气候和自然条件的制约经常自然灾害频发。有的地区搞景区建设扩建道路大规模扩宽道路,沿河修建步道和其它景点、一场山洪过后民,所有设施荡然无存,不但大量投资受损、且开山建设也对本身体幽静秀美的自然景观也是一种破坏。
广阔的乡村既有大量的人文景观,又有农田、果园和自然风光。其人口的数量和质量,经济形态、供需关系、物质能量交换水平、生活标准、社会发理等众多因素均表现出十分迅速和不稳定的特征,是现代生态学中生态脆弱带的最典型例证。因此,保护与规划好乡村景观,是维护乡村生态安全已成为乡村可持续发展的紧迫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