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物流将颠覆谁?

2019-07-01 03:52王兰
汽车观察 2019年3期
关键词:无人驾驶无人运输

王兰

人口红利的消失,新零售时代对物流运输效率提出更高要求,促使无人物流成为行业刚需。

AI正在逐渐替代人们的工作,尤其在重人力成本的卡车司机、快递员、收银员、拣货员等岗位。

2019年,无人物流车已经实实在在地来到人们的身边:2月21日,专注于无人驾驶领域的人工智能企业飞步科技对外宣布,与中国邮政EMS、德邦快递达成战略合作关系,合作双方共同建立的多条L4级别无人驾驶物流线路,在上线3个月后,已进入常态化联合运营的新阶段(这也是中国首批进行日常运营的无人驾驶货运车)。

截至目前,飞步科技为客户及合作伙伴持续提供L4级别下无人驾驶载货运输服务,累计里程达3600公里,运送快递超6万件。也许在你接收的快递里就有来自无人物流车运输来的快递。

此外,京东、菜鳥、美团、顺丰、苏宁等电商或物流公司都已开始投入无人驾驶技术,其中京东已于2018年在北京常态化运营自己的无人驾驶送货车。自动驾驶创业公司也在进入商业运输领域,例如图森、智行者、AUTOX、酷哇等。

无疑,物流运输链条将首先受到AI的冲击。因为人口红利的消失以及新零售时代对物流运输效率的更高要求,都促使物流产业自动化成为解决物流行业痛点的迫切需求。那么,无人物流时代将会给行业带来哪些冲击与变革?

缺人缺速度

1978年,我国货运量仅有24.89亿吨;到2018年底,全国货运量超过500亿吨。40年增长19倍,可谓爆发式增长。其中公路货运量、铁路货运量、港口货物吞吐量多年来居世界第一位。2018年,我国快递业务量突破500亿件,继续稳居世界第一;同时,中国仍是全球最大的物流市场。

而正如我国很多行业一样,中国物流行业依然是量上占优势,大而不强是如今物流行业的特点。

业内人士表示,我国社会物流总费用居高不下,除了经济结构、产业布局、发展阶段等客观因素外,各种运输方式缺乏合理分工、物流路径不够优化、货物多次装卸搬运也使得物流环节过多,从而推高了物流成本。

目前,我国多式联运发展水平仍然较低,运量规模仅占全社会货运量的2.9%;运行效率不高,货物中转运所耗费的成本约占全程物流成本的30%。欧美国家经验表明,多式联运提高运输效率30%左右,将减少货损货差10%左右,降低运输成本20%左右、减少公路交通拥堵50%以上。据有关数据显示,我国铁路、水运和公路单位周转量运价(普货)比约为1∶0.13∶2.6、能耗比约为1∶0.7∶5.2、碳排放比约为1∶1.3∶10.9,显然公路物流痛点最多。甚至有专家直言:“现阶段,我国传统物流效率已达到极限,未来一定要靠物流网络效应。”

目前,我国快递企业超过2.1万家,营业网点有18.9万处,从业人员超过200万人。众所周知,物流行业属于劳动力需求较大的行业,虽然快递从业人员正在以130%的速度增长,但是用工缺口依然很大。一方面是对劳动力的强劲需求,一方面是人口红利的消失,使物流用人成为一个不可调和的矛盾。

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人口出生率再创新低,新增人口数量继续减少,人口出生规模连续第二年出现萎缩。2018年全年出生人口1523万人,人口出生率为10.94‰,成为1949年以来的历史最低值。

物流基层用工荒不是开始,而是越来越大的缺口。无人物流车成为解决“缺人”痛点的最好方案。

此外,随着物流产业进入每日亿件包裹的时代,传统人工作业已无法更好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同时,物流成本结构中有近一半来自仓配履单成本,而履单成本里面又有超过一半来自人力成本。“人贵且慢”的痛点,无人技术恰好可以迎刃而解。

可见,刚需是推动AI在物流行业迅速发展的根本。AI的到来会不会造成物流从业人员的大幅下岗率不可预测,但是肯定会大大降低物流一线人员的劳动强度。

重构物流生态

无人物流时代正对原始的人-车-货生态圈带来大变革,正在重构物流生态圈。2025年,智慧物流产业将呈现过万亿元的市场蛋糕。

京东无人智慧配送站可实现自提、退换货、收发件等服务,并且还能存放1辆终端无人车并提供充电功能。而且,它还可以实现真正的全程无人配送中转。京东宣称,物流配送的全流程无人化更将在未来成为常态。

菜鸟物流宣称,将用人工智能技术把打包、拣货、存储等环节逐步联动并升级,打造全自动化的智能物流无人仓。菜鸟的新一代无人车的车厢和车体采用了分离式的设计。由此,无人车可以根据新零售商业场景的不同,搭载不同的货箱。既可以变成刷脸取件柜,也可以变成移动的零售车。根据大数据预测,这些无人车将逐步进入社区、商业区自动巡游,并提供新零售服务,提供更为智能便捷的新零售物流服务。实际上,菜鸟不光在无人车方面有所突破,它还正在搭建无人物流网。

中国邮政EMS相关负责人表示:“无人驾驶时代的到来,将重构物流行业人-货-网点的关系。物流人应该拥抱物流行业变革浪潮,让智能技术逐步改变每一个人的日常生活。”

德邦科技负责人表示:“人工智能将让未来交通运输更安全更便捷。飞步无人驾驶系统对复杂环境及恶劣天气具有非常好的应对能力,德邦科技不仅要打造更先进的智能物流落地方案,还要推动智能物流生态建设。”

物流行业的巨头之一——苏宁已经建好无人军团矩阵:AGV机器人、无人重卡“行龙一号”、无人车“卧龙一号”、无人机等黑科技产品。

更安全的降本增效

无人物流时代又将给人们生活带来哪些好处?

首先,机器人比人能工作更长时间,能工作的更准确。数据显示,从2013年到2018年,五年时间,智能快件箱投递服务占比达到10%。比如智能仓储:传统拣货员7个半小时时间内,走2.8万步左右,可拣货1500件。而在智慧仓库内,拣货员仅有2600步左右,就可拣货3000件。

再如京东最早实现无人作业的储存环节——华为物流中心的AGC仓库。这一无人仓库从入库、存储、包装到分拣的全流程、全系统智能化和无人化。在货物入库、打包等环节,为了更加高效地分拣货物,京东还分别采用了2D视觉识别、3D视觉识别,以及由视觉技术与红外测距组成的2.5D视觉技术。借助于使用先进科技,无人仓库具有极强的快递处理能力——日处理订单能力可超过20万单;而传统仓库一天的订单处理量仅有3万至4万单。与此同时,无人仓库是人工仓库效率的4倍至5倍,并且可以节省90%以上的人工成本。

同时,传统运输方式追求时效,通常使用飞机运输;有时,也因地理限制和经济性价比采用陆运或者轨道运输,跨国也可能使用船运。而在未来,这些都可以通过无人机和无人车来实现。

面对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在未来运输行业中,我们需要高度集成化、可协调化的运输网络。以阿里搭建的菜鸟物流网络为例,以往他们通过导航软件开展路线规划,可以避开拥堵路段。过去,甚至曾有快递员自己设计出最快的运输路线,确保快递快送到达。显然无人物流车比人对道路的运行情况预测得更准确。而且无人物流车和无人机能处于更加高效的协同网络力,使得整体运输效率及安全性得到大幅度提升,并且由于不需要驾驶员,人力成本也大幅度下降,只需要少量维护人员。另外,无人车和无人机可以24小时不间断工作,使得有效物流时间几乎覆盖全天,大幅度提升了运载量。甚至国外有机构已经研发出,白天“运人”晚上“运货”的无人物流车。

其次,无人物流更安全。无人物流车通常配有毫米波激光雷达、前后视双目摄像头、环视摄像头、激光雷达、安全网关等多样化的传感器,以及先进的自动驾驶算法和安全防护机制,包括多传感器融合互补、自动驾驶计算单元、车辆线控冗余设计、多自动驾驶系统状态和监控的异常保护。凭借这些技术所赋能的无人车或无人机,有着比人类驾驶员更高的安全性与高效协同性

安全是物流企业降本提效的根本。大多数物流公司靠安装更多摄像头,安保员工轮流值班来保证安全。除了浪费人工成本之外,实际效率低且做不到事故预警。安全机器人可以帮助员工监督车辆和操作现场,事故率可降低75%。在一个只有6个人(5个客服和1个项目经理)的运营小组里,一台运营机器人运行约2个月后,小组的项目经理表示工作量降低了40%。车辆的调控运营上,能否按时发车、全面调配,AI的处理方式总是能比人工更及时、更准确。

同时,AI可以保证数据更準确安全。据介绍,使用算账机器人后,办公室不需要财务计算每趟的物流运输利润,也不用填单子,机器人就能告诉你单程的物流运输成本,而且一台机器人的工作效率远远超过人工。AI最大的优势就是可以帮助我们处理大量超过负载的信息,不仅能够理解结构化数据,也可以理解非结构化数据,包括图像、视频和语音;通过生成假设、评估、辩证和建议,人工智能可以针对海量的信息进行推理。

总之,有人乐观地预计15年~20年我们将亲身经历无人物流时代的到来。换一个角度思考,AI将人从繁重的工作劳动中解放出来,正如电脑、手机一样给人们的提供更好的生活环境,而不是使人类全部逼下岗位。

猜你喜欢
无人驾驶无人运输
战“疫”需求急呼无人驾驶车冲上前线
白沙门
反击无人机
北京第一条无人驾驶地铁试运行!你敢坐吗?
竹里馆
散杂货运输专栏
无人岛上的试验
散杂货运输专栏
散杂货运输专栏
无人驾驶飞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