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规律探索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的策略

2019-07-01 03:38胡笳
考试周刊 2019年48期
关键词:思维能力小学数学

摘 要: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推进,小学数学教材也较之以往发生了较大的改变。新课程标准下,在小学数学教材中,添加了“探索规律”板块,对小学数学教材内容进行全面分析后可以发现,有很多关于活动性、探索性的“规律内容”,如“图形变化规律、数列变化规律”等,因此,在实践教学中小学数学教师要充分借助“探索规律”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促进学生综合发展。

关键词:探索规律;小学数学;思维能力

一、 前言

对于探索规律,其本身是一个发现关系、发展思维的过程,可以显著夯实学生的基础,并引导学生开拓创新,有利于学生综合发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探索规律活动,让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并在此过程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以此调动学生的学习情感,促使学生可以在探索规律中实现思维、能力发展。

二、 借助“数”的规律探索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在小学数学探索规律中,学生最先接触的是“数的规律”,在实际中,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探索数的规律,来提升自身的数学思维能力。在对数的规律进行探索时,教师要指引学生从题目中给出的数字出发,准确地找到定量,然后将题目中给出的每个数,都转变成有规律的式子,找出变化的量,并研究变化的量是怎样变化的,归纳出相应的规律,得出结论,并对结论进行验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借助“数的规律”可以全面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有助于学生数学思维发展。

例如:按规律填空:

(1) 6、9、12、15、(  );

(2) 12、5、14、5、16、5、18、5、(  )、(  );

(3) 5、21、10、19、15、17、(  )、(  )。

在这个关于数的规律问题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这组数据进行仔细观察,采取隔着找、挨着找、连着找的方法进行解题。学生经过仔细观察会发现,在第(1)个找规律中,后边的数是前边的数加3得出来的,因此得出得出括号里应填的数字是18;而在第(2)个式的规律中,两个数之间有个固定的数是5,而两个相隔的数逐渐增大,并且是连续的偶数,括号里应填的数是20、5;在第(3)个式子中,第一个相隔数都是5的整数倍,而第二个相隔数则是越来越小的连续奇数,得出括号里应填的数字是20、15。通过这样的课堂引导,学生就会对逐步掌握数的规律,同时也学会对数的规律进行思考、探究,极大地促进了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发展。

三、 借助“式”的规律探索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对于小学中年级段的小学数学,涉及的探索规律内容,大多是通过“式”的形式进行表现的,教师在引导学生探索“式”的规律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对代数式、等式的规律进行观察,并从中找出变化的量、不变的量,然后思考变化的量是发生怎样的变化,鼓励学生大胆猜测、想象,让学生在此过程中寻找到规律,并进行证明。在教师的指引下,学生经历了观察、实验、猜测、证明等活动,极大地提升了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例如:在运算定律单元中,关于加法运算定律有这样的一道题目:小红骑车去旅行,上午骑了40 km,下午骑了51 km,问小红今天总共骑了多少千米?

在这个问题中,学生有的写出公式40+51=91,还有的学生写出公式51+40=91。教师指引学生对列出的式子进行观察,学生会发现40+51=51+40,接着教师让学生列出几个类似的例子,学生经过举例会得出大胆的猜测:两个数相加,将数的位置交换后,得出的和不变。教师可以让学生对自己的这一猜测是否正确进行验证,并让学生在1分钟之内举出多个例子与大家分享,在学生举例的过程中,教师对学生进行启发引导,根据大家举出的例子看,两个相加的数交换了位置以后,和有没有变化,是否有反例呢,在此基础上教师指引学生利用自己喜欢的字母、符號来表示两个数的相加,将加法交换律表示出来。经过这样的探索性活动,学生的主动探索意识会得到极大的提升。

四、 借助“形”的探索规律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在小学高年级阶段,关于探索规律方面的内容,大多是以“形”的规律出现在学生面前,其类型有图形的折叠与旋转、形状相同颜色不同的多个几何图形图案问题、同种图形大小不一的排列等。教师在引导学生对这类规律问题进行探索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以此满足学生探索规律的发展需求。

例如:用火柴按照下图方式搭建图形,填写完下表1,并回答问题:(1)第n个图形中,大三角形的周长需要多少根火柴?(2)第n个图形中有多少个小三角形?第200个图形中有多少个小三角形?

教师在引导小学生对物体的个数进行探究时,可以先让学生将各个图形中的物体数量求解出来,然后对图形的数量与图形的编号进行分析,寻找两者的关联,从而得出相应规律,同时教师还可以指引学生在算出各个图形中物体的数量后,将问题转变成与数相关的问题,通过研究数的规律来获取图形规律。在本题中,教师引导学生分析第1个图形的大三角形周长所需火柴为3根,第2个图形的大三角形周长所需火柴为6根,第3个图形的大三角形周长所需火柴为9根,因此可以推测,第n个图形的大三角形周长所需火柴为3×n根。在第二个问题中,第1个图形的小三角形数量为1个,第2个图形的小三角形数量为4个,第3个图形的小三角形数量为9个,推测每个图形中的小三角形数量等于图形编号的平方,因此,第n个图形的小三角形数量为n2个,那么第200个图形中小三角形的数量就是2002。

五、 总结

总而言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通过探索规律学习,契合了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及数学知识发展逻辑规律,小学数学教师应该从浅到深地引导学生参与到探索规律活动中,逐步培养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可以灵活地解决各种问题,促使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掌握数学知识,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

参考文献:

[1]何敬增,董秀菊.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J].好家长,2017(32):145.

[2]汤焕新.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必要性及对策[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6(36):162.

[3]刁云宪.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J].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2016(2):51.

[4]栾玉玲.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J].课程教育研究,2016(6):114.

[5]徐彬.论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J].天天爱科学,2016(12):41.

作者简介:

胡笳,福建省龙岩市,福建省龙岩市长汀县教师进修学校。

猜你喜欢
思维能力小学数学
培养思维能力
培养思维能力
培养思维能力
培养思维能力
数学错题的自主管理与有效利用研究
建模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