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富强
(忻州中波转播台,山西 忻州 034000)
忻州中波转播台原有一座拉线式天线,发射中国之声、山西新闻综合广播、山西农村广播三个频率信号。2018年8月台址搬迁,设计用原拉线式天线发射中国之声信号,频率为540 kHz,功率为1 kW;同时,自建一座并馈式自立中波天线,双频共塔发射山西新闻综合广播和山西农村广播信号,频率分别为1 269 kHz、1 008 kHz,功率均为10 kW。
新建发射场地南北宽180 m,东西长230 m。因两座天线铁塔距离不能太近,因此选择在东西方向立塔。西边建设拉线式天线铁塔,距西边界53 m;东边建设并馈式自立中波天线铁塔,距东边界53 m。两塔之间相距124 m,减小互相干扰。
并馈式自立中波天线近年来得到普遍运用。与传统的底部绝缘拉线天线相比,主要有以下优点:
1) 并馈式自立中波天线铁塔直接接地,雷电不会侵入发射机,不会损坏发射设备;
2) 取消了绝缘拉绳,大大节省了占地面积,由于没有拉线,发射台更美观,同时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
3) 可以承受大功率、可以多频工作;
4) 可以在并馈式自立中波天线铁塔上安装微波天线,提高经济效益。
忻州中波转播台并馈式自立中波天线高100 m,铁塔底部为边长16 m的正方形结构,铁塔架体为钢管塔接式、金字塔结构,从上往下有三个维修平台。
天线平台三高度为40 m,平台与塔身电气接触良好,从平台三向四周引下12根铜包钢绞线,下端与地通过绝缘子连接,保证与地良好绝缘。铜绞线水平集中于塔中心的连接铜盘A点,通过连接铜管与调配网络连接,如图1所示。
图1 并馈式自立中波天线示意截图
地网与拉线式中波天线相同,以铁塔为中心,每隔3°成辐射状埋设120根铜质地网线,塔基接地与机房接地装置焊接。
并馈式自立中波天线是一种新的发射方式,其实质是高频能量通过一个并联电抗去激励天线,虽然天线直流接地,但天线对高频不接地。原理如图2所示,A点为调配室输出端,C点为自立塔中部馈电平台,D点为自立塔顶端,E点为自立塔底部地网位置。由调配室输出的高频电流i流至中部馈电平台C点时,分i1和i2两路,i1流向自立塔顶部D点,形成了高度为H的ACD辐射天线体,i2流向自立塔底部地网E,形成了高度为h的CE接地线,该接地线的输入阻抗为:Zin=R+jXL。
当中部馈电平台高度h=λ/4时,对于天线而言,正好处于天线驻点端,CE接地线输入阻抗Zin=∞,因此i2=0,高频调幅能量经ACD形成天线体向外辐射。
当中部馈电平台高度h≠λ/4时,CE接地线输入阻抗Zin为纯电抗,此时i2≠0,通过CE流入大地。对于高频调幅能量来说,此时的Zin无损耗,但是会影响天线的整体辐射效率。因此,中部馈电平台的高度h原则上应设计为载波频率的四分之一波长处[1]。
图2 并馈式自立中波天线原理图
并馈式自立中波天线的双频共塔调配网络由预调网络、阻塞网络、匹配网络三部分构成[2],如图3所示。
图3 双频共塔调配网络框图
以忻州中波转播台为例,并馈式中波自立天线铁塔架设完成后,实测1 008 kHz信号的天线输入阻抗ZA1=32+j129Ω,1 269 kHz信号的天线输入阻抗ZA2=381.5+j370.1Ω,两个频率天线输入阻抗相差太大。当共塔工作的两个频率的输入阻抗模值相等时,两个阻塞网络的视在功率最小。为了减小两个频率天线输入阻抗模值,需要在天线底部加预调网络。
串联的X01和并联的X02构成预调网络。串联的X01调整输入阻抗的实部,并联的X02调整输入阻抗的虚部。以忻州中波转播台的预调网络为例,1 008 kHz 的天线阻抗ZA1=32+j129Ω串联1 008 kHz对X01元件所得的阻抗 X011后,和1 008 kHz对X02元件所得的阻抗X021并联,得到并化串阻抗;与1 269 kHz的天线阻抗ZA2=381.5+j370.1Ω串联1 269 kHz对X01元件所得阻抗X012后,和1 269 kHz对X02元件所得阻抗X022并联,得到的并化串阻抗实部相等,虚部也相等,建立等式方程,解得X01元件为4μH,X02元件为530pf。即X01元件选用4μH的电感,X02元件选用530pf电容时,两个频率的输入阻抗模值相等。
在实际应用中,两输入阻抗接近即可,元件过多易造成不稳定,因此X01元件为4μH可以不考虑;选取电容时尽可能使用网络中使用的同型号电容,达到内压相同,同一电压下内部电流相同,因此并联的X02元件选取电容C0为500pf。
当并入电容C0为500pf时,经计算得,ZB1阻抗为89+j203Ω,ZB2阻抗为148-j296Ω。
阻塞网络一般采用LC并联谐振电路,串接在本频的天调网络里,对他频进行阻塞。由于并联谐振电路在谐振频率附近的等效阻抗很大,把并联谐振电路串接在天调网络的串臂上,使谐振频率等于需要抑制的高频回馈频率,他频信号就被并联谐振的高阻抗阻止,不能通过匹配网络和馈线进入本频发射机。
阻塞网络阻抗品质因数Q的大小,一般设定为数十量级。选取阻塞网络品质因数Q为40;根据有关资料和实践证明,若阻塞阻抗Z0对其边带呈现的阻抗在5 kΩ以上时,就不会出现交叉调制和特性变坏等问题,因此Z0选取5kΩ;ω为需要阻塞频率540 kHz,代入公式,得:
(1)
确定阻塞网络L1的电感值为43.4μH,电容C1为2000pf,根据并联电路电抗的倒数等于每个支路电抗的倒数之和,可得并联电抗值为-j111Ω。由此得ZC1为89+j92Ω。
γ型网络结构简单,容易达到天线实部电阻Ra调配和抵消虚部电抗,是天线常用的匹配网络。当天线实部Ra (2) 当天线实部Ra>Zc时,选用倒γ型,倒γ型网络公式为: (3) 以1 008 kHz与发射机的匹配网络为例分析,在ZE1节点处得到的节点阻抗为89+j136Ω,因为天线实部为89Ω>50Ω,选用倒г型网络公式计算,其中Ra为89Ω,Xa为136Ω,Zc为50Ω,带入公式(3)得: (4) (5) 若选择X1为电感,X2为电容,X1取+111Ω,X2取-79Ω,组成倒γ型匹配网络,如图4所示。 图4 倒γ型匹配网络图 根据XL=ωL,XC=1/ωC,得电感L4为17.4μH,电容C4为2000pf。 根据以上公式分别确定1 269 kHz、1 008 kHz匹配网络和阻塞网络的电容、电感值,计算结果见表1。最终实现双频共塔网络结构如图5所示。 表1 双频共塔设计各点的阻抗值 图5 双频共塔网络图 网络安装完成后,用网络分析仪根据表1数值,从天线端逐步向前调整,使发射机和天调网络匹配。然后开启一部发射机,在另一部发射机上根据反射功率的大小调节阻塞网络,使反射功率最小。调整了阻塞网络后,需重新微调匹配网络。反复调试后,两机同时开启。试运行72 h,对双频共塔的两部发射机技术指标进行测试,全部技术指标均达到甲级机的标准。 忻州中波广播台并馈式自立中波天线运行几个月来,工作稳定,性能良好。4.4 其余匹配和阻塞网络电容、电感值确定
5 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