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 慧
(江苏省人民医院句容分院,江苏 句容 212400)
抚触是通过双手与婴儿肌肤的接触,进行有顺序,部位技巧的抚触、按触;其主要目的是通过手部皮肤轻柔以及温度的刺激对婴儿产生刺激,进而达到提高免疫力,舒适性等,安抚其焦躁的情绪,给予其安全感。新生儿黄疸是临床常见多发疾病,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生理性黄疸一般会自行消退;而病理性黄疸其症状明显,且发病较早,积极有效的治疗同时辅以抚触护理提高患儿的预后。本文主要对抚触护理用于新生儿黄疸护理中的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料及数据整理如下。
抽取2017年8月份-2018年4月份,我科室收治的新生儿黄疸接受治疗的患儿110例,按照数字双盲法分成两组,每组55例;对照组日龄1d-24d,中位(11.28±2.17)d;男性与女性比例30:25。抚触组日龄1d-23d,中位(11.17±2.35)d;男性与女性比例31:24。两组比较,P>0.05。
纳入标准:出生后28d内;经诊断符合病理性黄疸;患儿家长均知情且同意。排除标准:伴有先天性严重疾病患儿;早产儿、低重儿等。
神经发育评分采用NBNA 评分法[1],包括拥抱反射、可安慰性、握持反射、踏步反射,单项评分 0分-2分,分数越高,指标越好。
护理后,临床腹胀、皮肤发黄等症状完全消失,临床实验室指标恢复正常,潘帝国为显效;护理后,临床腹胀、皮肤发黄等症状明显改善,临床实验室指标胆红素水平较护理前下降程度超过50%;上述指标均未达到。
本次数据分析采用SPSS21.0软件,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相关性采用秩相关分析,以α=0.05为检验水准。
两组患儿均接受积极的治疗,对照组实施优质护理,做好患儿的治疗护理,营养支持,生活护理,及时更换尿布等,做好清洁,哭闹时及时给予安抚等。
抚触组子啊以上基础上开展抚触护理,具体操作如下。
2.4.1 培训
对护理人员进行系统化的抚触知识的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操作。
2.4.2 抚触前准备
新生儿儿由于对外界环境的敏感性,以及适应力较差,室内进行抚触应首先调整室内温度,保持在25℃ ~28℃,干净卫生;播放轻柔的音乐,抚触人员将双手温暖,同时应注意指甲的修剪,备好按摩油以及婴儿的衣物等备品。
2.4.3 抚触实施
患儿机体状况稳定,吸允较好,体温等各项监测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内,无其他并发症;抚触时间选择在两次喂养之间,婴儿情绪稳定,无严重哭闹;抚触时间循序渐近,第一天可以操作5分钟为宜,然后之间延长,每日1-2次。
首先护理人员手握住胳膊,从手腕部到上臂环行至腋窝,一手轻轻拉住胳膊使其外展,拉平皱褶油浴,然后用手指按摩手腕。用同样方法完成另一只手。双手夹住小手臂,上下搓滚,并轻拈新生儿的手腕和小手,在确保手部不受伤害的情况下,用拇指从手掌心油浴,按摩至手指。
腹部法,患儿取仰卧位,抚触者手指置于腹部正中,以脐为圆心,顺时针旋转油浴,用指尖按摩。
腿部法,患儿取仰卧位,抚触者一手轻握新生儿足踝部,使其伸展暴露腹股沟部,另一手由外向内,沿其腹股沟向阴部肛门进行油浴按摩。然后沿新生儿大腿至膝部至小腿,环形油浴至足踝足掌部。更换油纱布,同法完成另一侧。
背部法,将早产儿取俯卧位,头偏向一侧,避免影响呼吸;抚触者双手平放,从颈部至臀部,由脊柱向外侧滑行油浴抚触、按触。
表1 护理组间效果比较
表2 患儿神经行为发育评分比较
新生儿黄疸是出生28d内,胆红素异常,高于正常指标;临床症状主要为皮肤、巩膜等会出现临床症状;临床治疗黄疸的手段较多,同时辅以其他护理手段可以缩短治疗时间,降低疾病的损害[2]。
婴儿抚触是近几年临床一种新兴的护理手段,其主旨是通过对肌肤的爱抚和触摸,与婴儿产生感情的传递;通过对新生儿皮肤的感官、刺激等作用,促进肌肉的协调,而且缓解紧张,婴儿不仅容易入睡,而且睡的安稳;抚触能增加胃肠激素的分泌,有助于消化吸收和排泄,降低胆红素水平,增加排便次数,改善黄疸症状[3]。
本次研究结果也充分说明抚触在新生儿护理中效果显著,且促进新生儿的神经行为发育,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