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栾川县石瑶沟—元岭钼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分析

2019-07-01 12:16郭钢阳
资源信息与工程 2019年3期
关键词:矿脉硅化北东

星 东, 郭钢阳

(河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三地质勘查院(河南省金属矿产深孔钻探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南 郑州 450000)

石瑶沟—元岭地区位于华北陆块南缘之熊耳地块,在东秦岭—大别山钼多金属成矿带东部,带内Mo、Au、Pb、Zn、Cu资源十分丰富,如雷门沟、黄水庵、石瑶沟等斑岩型钼矿床和纸房、前范岭等石英脉型钼矿床,红庄、吉家洼、石印沟、瑶沟、上宫、祁雨沟等蚀变岩型金矿床,沙沟、铁炉坪等矽卡岩型铅锌矿床,显示出巨大的找矿潜力。

1 区域地质概况

区域地层发育,由老至新依次为:①太古宇太华群,为一套片麻岩组合,与区内金矿的成矿关系密切,是主要的矿源层之一;②中元古界长城系熊耳群,为一套(中)基性—中酸性火山岩组合,夹少量火山碎屑岩;③中元古界蓟县系官道口群,为一套浅海相碳酸盐岩—碎屑岩组合,与区内的铅锌矿有一定的成因联系;④上白垩统—古新统,为一套粉砂岩、粉砂质黏土岩组合。区内构造极为发育,褶皱构造较发育,以宽缓褶皱为主。断裂由马超营断裂带和石瑶沟断裂带组成,前者呈近东西向,断层性质极为复杂,普遍发育钾化、硅化、碳酸盐化等蚀变,伴有Ag、Au、Cu、Pb、Zn矿化,是区域上主要的控矿构造之一;后者呈北东向展布,倾向北西,破碎带中发育硅化、褐铁矿化、方铅矿化、金矿化等,是区域上的控金构造之一,元岭、南坪等金矿床均产于该断裂系统中。区域上岩浆岩极为发育,早期以中基性岩浆岩为主,如辉绿岩、辉绿玢岩等,晚中生代岩浆岩规模最大,伴随大量的隐爆角砾岩等的形成,形成了许多浅成、超浅成斑岩体。

2 区域地球化学特征

根据前人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成果显示,区内Au、Ag、Pb、Zn、Mo、Bi等元素异常多沿着马超营断裂带呈带状展布,其中Au异常与Ag、Pb、Zn异常耦合关系良好,并在沿断裂带的异常区内发现诸多Au、Pb、Mo矿床(点)。由此可知,马超营断裂带是本区域重要的运矿构造和储矿构造,其主体构造是含矿热液运移的主要通道,而与之相连的次级构造则是储矿的良好场所。区内Au-Pb-Mo-Ag异常区多呈等轴状展布,各元素浓集中心较为突出,三级浓度分带明显,异常强度大,在圈定的异常区内已发现元岭、南坪、红庄等金矿床。综上所述,地球化学找矿方法在该区具有明显的找矿优势,尤其是与构造、岩体具有空间耦合关系的异常区是该区域重点找矿部位。

3 矿床地质特征

3.1 地层

矿区出露地层以中元古界长城系熊耳群为主,根据岩性组合规律可分为以下几个组:①坡前街组(Chp),为一套安山岩—粗面岩组合,是矿区主要的赋矿地层;②眼瑶寨组(Chy),为一套流纹岩,分布于矿区南部和西北部,岩石千糜岩化发育,伴随强烈的碎裂岩化和绢云母化;③焦园组(Chj),以流纹岩—英安岩为主,岩石也普遍发育千糜岩化和绢云母化、弱硅化等蚀变作用;④张合庙组(Chz),为安山岩,岩石蚀变极为强烈。上白垩统—古新统地层在矿区内出露较少,仅在矿区西部区域零星出露,岩性以含砾砂岩、砂质砾岩等为主。

3.2 构造

矿区断裂构造发育,可分为4组:北东向、北西向、南北向和东西向。其中,东西向断裂在矿区内极为发育,属于马超营断裂带的一部分,倾向北,倾角大于60°,破碎带中蚀变发育,以硅化、绢云母化、碳酸盐化为主,高岭土化、褐铁矿化等次之。东西向断裂系统是矿区的主要控矿构造,具有多期活动的特点,发育构造角砾岩,普遍发育赤铁矿化、硅化、金矿化。北东向断裂是石瑶沟—焦园断裂带的组成部分,倾向北西,倾角大于45°,破碎带中分布有较多的含金石英脉,向西逐渐与马超营断裂带汇聚。北西向断裂是东西向断裂带的次级断裂,伴有金矿化显示。南北向断裂规模较小,也伴有金矿化线索,后两组断裂主要分布于南坪金矿区。

3.3 岩浆岩

矿区岩浆岩较为发育,基性至酸性岩浆岩均有出露,其中基性岩浆岩与区内Mo、Au矿化关系不大,而酸性花岗斑岩与区内Mo、Au矿化关系密切。与区内的钼矿化关系密切,在空间上具有三种关系:一是钼矿体位于浅成、超浅成斑岩体顶部或者边部,矿体形态以透镜状、环状、似层状为主;二是矿体主要与岩体接触带有关,多为不规则状;三是矿体远离岩体,形成岩浆热液型矿床。

3.4 矿床地质特征

石瑶沟—元岭矿区位于华北陆块南缘之熊耳地块,根据矿体空间分布特征及其成矿特点等的差异将其分解为4个矿区,即位于矿区中部的元岭矿区和石瑶沟矿区,位于矿区北部的南坪矿区和位于矿区中部的红庄矿区。目前在石瑶沟—元岭矿区已发现金矿(化)脉20余条,钼矿脉1条,圈定金矿体11条,钼矿体2条。

分析已发现的金矿脉和金矿体发现,它们均属于构造破碎蚀变岩型矿床,矿体明显受构造破碎带控制。矿区已发现含金脉体20余条,均产自于构造破碎带中,且破碎带普遍发育硅化等蚀变,为区内主要的含金构造破碎带。含金构造蚀变带在空间上主要展布于矿区南北两侧,在水平方向上大致呈平行,并呈近东西向展布。矿区内含金构造破碎带规模较大,一般长度大于5 km,每条破碎带之间呈等距分布的特征,间距一般在175~250 m之间,多以压扭性构造为主,在走向上起伏变化较大,多呈舒缓的波状展布(图1)。此外,矿区内还发育北东向次级构造破碎带,破碎带中也普遍发育金矿化,北东向矿脉以成群成带展布为特点,一般由多条呈雁行式的矿脉组成,但北东向矿脉的规模相对较小,金品位也较东西向金矿脉品位高。矿区围岩蚀变极为发育,一般呈现出如下规律:围岩蚀变主要展布于矿体两侧,远离矿体,围岩蚀变逐渐减弱,矿体厚度越大,矿体的围岩蚀变越强烈,并从矿体向外侧具有硅化→碳酸盐化→绢英岩化或绢云母化→绿泥石化的变化特征。

图1 石瑶沟—元岭矿区某金矿脉地质简图

1—中元古界长城系熊耳群坡前街组;2—中元古界长城系熊耳群焦园组;3—地质界线;4—矿脉

钼矿主要展布于石瑶沟矿区,矿(化)体赋存于近东西向构造破碎带与北东向破碎带的交汇部位,空间上属于隐伏花岗斑岩体的外接触带。矿体形态呈不规则状,具有中间厚边缘薄的特点,矿化最强烈的部位为围岩与花岗斑岩体的内接触带,从岩体中心向外侧矿化逐渐减弱。

4 找矿标志分析

本文在研究石瑶沟—元岭矿区中4个子矿区的基础上,总结了该矿区的找矿标志,为进一步在该区域开展找矿勘查工作提供依据。

(1)构造标志。根据已发现的金矿体显示,含金矿脉受近东西的马超营断裂带控制明显,而与之相关的次级北东向破碎带也具有明显的控矿特征,因此,近东西向断裂破碎带是本区主要的找矿标志之一。

(2)岩性标志。根据对矿体的赋矿围岩的分析发现,金矿体主要产于中酸性火山岩中,因此区内中酸性火山岩组合是本区主要的找矿标志之一。

(3)地层标志。熊耳群坡前街组(Chp)是区内主要的赋矿地层。

(4)蚀变标志。在空间上具硅化→碳酸盐化→绢英岩化或绢云母化→绿泥石化变化特征的部位是有利的找矿部位。

猜你喜欢
矿脉硅化北东
基于准北东地系地面静态对准算法
江湖:非虚构写作的新“矿脉”
安徽省宣城市溪口—鲍坑金多金属矿地质特征及控矿因素
构造叠加晕法在深部找矿中的应用——以河南小秦岭杨砦峪金矿床S60号矿脉为例
玲珑金矿田煌斑岩与矿脉关系的探索及应用
河北省丰宁满族自治县东山湾地区金矿成矿地质特征及潜力综合评价
在生活的“矿脉”里“淘宝掘金”
河北省寿王坟银金多金属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
东宁暖泉金矿床地质特征与成矿关系探讨
罗平金鸡峰丛“种”在油菜花田间的群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