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董 清 郑 微 张高煜
目前,我国经济发展正由高速转向中高速发展,经济结构由中低水平产业转向中高端水平发展,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大环境改变的同时也给大学生就业带来了新的就业压力和挑战。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大学生对自己有一个充分的认识和正确的定位,同时为自己制定一个符合自身特性的职业规划发展路线就显得尤为重要。
职业生涯规划是指个体在对自己职业生涯的主客观条件和环境因素进行测定、分析、总结的基础上,对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特点进行综合的分析与权衡,结合时代特点,根据自己的职业倾向,确定其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做出行之有效的安排。鼓励大学生做职业规划,有助于促进大学生深入认识了解自己,同时加强职业意识,提高自身的整体素质和竞争力,将对个人的人生道路产生深远的影响。
在我国教育体制的大背景下,多数同学就从小在应试教育中丢掉了自己的个人兴趣, 很多事情都是以成绩为标准,导致同学们缺乏科学的自我认知,无法将兴趣和自己的工作进行有效结合,从而在进行职业规划时感到无从下手,对职业规划感到迷茫。 虽然随着年龄的增长和阅历的增多,大学生对自身的认识和对自我的认知不断增强,但大学生的求职经历还是较少的,看不清当前社会上严峻的就业形势,由于自我意识的不完备, 很容易引起理想化的观察和思考问题。 然而,这些不切实际的理想与客观差距有很大不同,这将使学生误解在就业过程中产生的挫折、碰壁等等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是自己能力或性格问题,从而不能客观看待自己的优劣势。
职业生涯规划对就业有一定促进作用,当前越来越多的受到社会和高校的关注,党中央也一再强调,将就业指导课程纳入教学计划,同时必须高度重视高校在大学生就业工作方面的问题指导,在学校范围内广泛而有序的展开。职业生涯规划已成为大学生的大学生涯中一门必修或选修课程,它主要是为了帮助学生认清自己,明晰自己的优劣势,主观和客观相结合的分析自己的职业生涯,从而制定出符合自己特点的合理的职业生涯目标。
然而,许多大学生还没有充分意识到职业生涯规划在将来职业生涯选择中的重要性,对当前学校开设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还不够重视。其主要原因包括学校教育中还没有充分强调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同时在教学中还仅仅停留在理论课程的教授,内容也不是很紧扣当前就业趋势,对同学们没有针对性,认为这不会对自身的职业生涯起到很大帮助,由此对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兴趣也日渐减弱。此外,大班制教育不能帮助每个同学都对自己有足够的了解和认知,也不能针对每个人的实际情况制定的科学的、合理的职业规划,进而致使他们不能通过课程学习明确自己发展的方向和目标,所以在职业生涯规划课的学习中较为敷衍,在就业过程的选择中比较迷茫,无法确认哪个职位是适合自身的最优选择。
由于学校和社会不同,大学生在学校里学到的更多的是理论层面的知识,社会实践接触较少,缺乏相关的技能。在进行职业准备的过程中,可能出现考虑不周、准备不足的情况。当前的许多大学生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时以自我兴趣和自我感觉作为第一要义,对社会中的实际需求和整体知识结构不太重视,做出的职业生涯规划可能不符合当前社会发展规律,从而导致职业生涯规划不易实现。其次,大学生还存在自我感觉良好,制定的职业生涯规划较为理想,与自身能力可能存在一定偏差,使得职业生涯规划较为不实际。最后,还有一些学生急于实现自身价值,不能从实际层面客观的看待自己,从而只是盲目的跟从潮流,没有为自己制定一个长远的职业生涯规划,使得自己的职业发展目标不明晰,难以根据职业规划的内容进行相应的行为活动,显得较为被动。同时在调整计划的时候,可能缺乏相应的应变能力。
职业生涯规划不仅仅是对大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更是对实践能力的培养,但是,目前我国高校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仍然是以理论教学为主,鲜少对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进行要求。这种教育方法不能从根本上对学生的职业规划能力有所提高。使得大学生对职业环境不是很了解,从整体上缺乏对职业环境外部因素的关注和了解。以至于大学生们不能对所需要的理论或实践知识进行针对性学习,导致大学生不能以最佳状态从事自己所选职业。
当前大学生群体多为95后乃至00后,心理建设还不是很成熟,对于事物的认知容易受到外界环境和他人的影响,对自我的看法和对社会的认知不健全。 大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后,学习和生活环境都较为轻松,拥有较多的自主安排的课余时间。 有些人选择去打工增加一些社会经验; 有些人选择参加社团去锻炼自己的能力; 还有一部分人由于家境较为殷实,认为自己不需要着急找工作,可以多玩几年。 这一系列的情况使得他们在面对就业的时候有着不同程度和不同标准的选择,因此,“高不成低不就”的现象已经较为普遍的存在于毕业生中。
此外,大学生在进行职业选择的时候往往受到传统就业观念的影响。 比如,从每年的公务员考试的报考人数和录取比例中就能明显看到许多人受到“学而优则仕”的思想影响。 多数大学生在进行职业选择时认为工作室有高低贵贱之分的,习惯的将工作分为等级评判, 他们宁愿留在大城市中做竞争力激烈且工作压力较大的普通职员,也不想去需要人才支援的基层。 这就造成就业“独木桥”的情形。
虽然目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已作为公共课程纳入到大学阶段的教育中,但是很多高校的所使用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教材内容比较陈旧,其中的理论知识不是很适合当前中国新常态的背景,对学生的指导建议较为笼统,在一定程度上不能满足社会的发展步伐。致使学生只是为了学分而完成对此课程的学习,没有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认识到职业规划的重要意义,同时,此类课程暂时还是以理论教学为主,与社会实践较为脱节,学生不能学以致用。
职业规划主要是对个人的认识,结合社会背景及自身优势制定的职业规划,大班制的课程较为笼统,为学生建立职业咨询建设的力度还不够。在大学生自我认知方面,这是一个主观性极强但又极其复杂的问题,因为自我认知常常与个人生活经历、个人在成长过程中所建立的观念甚至个人的能力和兴趣都有关。因此,想要做到一个科学、客观的自我评估,就需要借助学校职业规划指导机构的帮助,通过专业性极强的测评手段来帮助大学生进行自我了解,但是我国很多高校都还没有专业的人员和适合本国的专业的测评工具。因此,目前我国很多高校的有关职业规划咨询工作的机构形同虚设,没有发挥其能,很大程度上也就不能满足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需要。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社会的经济结构由中低水平产业转向中高端水平发展,资源配置的转变从市场起基础性作用上升成起决定性作用。但是我国大学生就业困难还是一个现实问题。其主要原因包括就业市场的环境和制度还不够成熟,因为劳动力资源合理利用的前提条件是就业市场的规范与有效完善。由于当前大学生的就业市场还存在一定问题,还不能做到公平、有序、竞争、择优的原则,甚至信息传递也是现阶段的一个问题,由于传递范围小、数量也有限,使得就业信息资源共享还成为一定问题。当然,社会上还存在着一些以赢利为目的就业招聘会组织者,对招聘单位和虚假广告缺乏审查,导致了就业体系效率较低和成果较差。 除此之外,有些企业单位在用人观念上存在着歧视性,这影响了市场竞争作用的发挥。
大学生需要学会深入、客观、全面的对自己进行评价,明确自己的定位,做到不盲目择业,因为职业对能力、性格的要求都是不同的。同时大学生需要学会分析新常态下的就业形势,理解就业环境对自身的影响,将自我定位和就业环境相结合,提高自己的职业规划意识,制定出符合自己情况的职业规划,并在实践过程中不断调整和改进。在制定职业规划的过程中,大学生还应该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力。根据职业所需的技能知识和社会发展的需求,不断学习新鲜知识和与自己领域有关的知识,补充自己的知识结构,同时在不断的丰富自己的过程中,科学合理的修改自己的职业规划,将自己的知识和能力最大程度的发挥,去实现个人的理想。在不断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同时全面体现自己的特色和个性。
大学生职业规划课程已被纳入大学的教育中,学校应该重视这门课程,优化相关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对学生深入开展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择业观等方面进行教育,有助于学生有一个积极的人生态度,积极的结合自身条件更加合理地进行职业定位,明晰职业规划,明确人生方向。同时,为学生分析当前国际形势风云变幻下的严峻就业形势,鼓励大学生充分发挥艰苦奋斗的精神和牢固树立忧患意识,对职业生涯的规划不过分乐观也不过分悲观,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在进行职场目标选择时,以社会需求为前提,以自我定位为基础,进而确定自己的目标。 除此之外,学校还应该加强学生的团队意识的培养、职业道德和法制教育,使大学生能够实现个体独立与团队合作的科学统筹,同时有自己的操守和原则,走上岗位后能用正确的观念来对待人和事。
在大学职业规划课程的教育中,还应该注重就业实践这一环节,加入一些实践性课程,让学生尽早与就业环境接触,为将来就业做好思想准备,比如:通过组织一些大学生创业就业比赛,模拟就业环境,让同学们通过实践,从中总结经验,发挥自己的优点,改进自己的不足。除此之外,学校和企业可以进行一些合作,推荐一些实现机会给学生,让学生能够在真实企业中进行职场体验,从而对职场和自身有一个充分的认识,为将来进入社会就业积累经验。
当前我国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还处在起步阶段,需要改进和创新的方面还有很多。首先需要完善就业市场体系,需要加强对法规和制度建设,将大学生就业指导和服务纳入法制化的轨道,保障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顺利实施同时规范劳动力市场。其次,需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将校企进行有效结合,使社会行业间有机会互相渗透,互相碰撞,同时,可以邀请和整合社会上的专业职业规划培训和指导机构来开展校内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以此共同推进我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发展。除此之外,还应该鼓励大学生参与实践,根据自己的人格类型选择自己的社会职业,可以在实践的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并对自己的职业规划进行调整。
大学生是国家未来的建设者,是社会发展的新鲜血液。然而,随着教育的普及程度不断增高,大学生毕业人数不断增加,同时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严峻的大学生就业形势不可忽略。 面对这样的情况,大学生应该多多了解自己,对自己有一个客观的认知,结合自己的兴趣、专业以及社会需求的背景进行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大学生树立职业规划意识有助于使自己适应社会变化发展的形势,具有现实意义。 如何推进大学生职业规划意识的树立不仅与学生自身有关,还与学校、社会有关,如何改进当前面临的现状和问题,是值得大家去启发和思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