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索景观斜拉桥在城市桥梁设计中的运用

2019-06-29 06:34周康静
城市道桥与防洪 2019年6期
关键词:塔柱龙马拉索

周康静

(济南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山东 济南250101)

1 概述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及人民物质文化水平的日益提高,城市桥梁设计已不再是简单地满足交通功能的需求,对美学及艺术的要求也“水涨船高”[1]。在桥梁设计之初,其概念性规划设计方案在秉承结构安全、功能适用的大原则下,其美学设计理念日益突出。本文以山东省莱芜市龙马河大桥的设计为例,就其概念性设计方案进行比较,并对桥梁结构及空间斜拉索塔柱及拉索进行分析论述,提出其景观效果及受力特点。

2 工程概况及方案选择

2.1 工程概况及技术指标

莱芜市香港东路道路工程西起龙马河西路,东至长芍路,长1161.83,道路宽40 m。为避开该地区垂阳铁矿厂及其塌陷影响区域,路线方案采用以规划路线向北偏移方案。拟建龙马河大桥位于香港东路跨越龙马河处,桥梁跨度按规划河道宽度设计,如图1所示。拟建桥梁宽度按香港东路道路断面形成,桥梁全长204.86 m,全宽41 m,共分两幅,其中机非混行车行道宽34 m,两边人行道共宽6 m,两侧各0.5 m的锚索区。

技术指标:道路等级为城市主干路,设计行车速度60 km/h;桥梁结构设计基准期为100 a。桥梁结构设计安全等级为一级,结构重要性系数取1.1;桥梁设计汽车荷载为城-A级,设计人群荷载为3.5 kPa;桥梁两侧引道纵坡为1.889%,竖曲线为半径R=5 000 m的圆曲线。桥面机非混行车道横坡1.5%,人行道横坡1.5%。河道防洪标准采用采用百年一遇的设计洪水频率,设计洪水位为198.9 m,桥下景观水位198.24 m;地震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0g,第二组,场地的特征周期值为0.65 s。桥梁抗震设防类别为B类,抗震设防措施等级为8度。

图1 桥梁位置示意图

2.2 结构方案选择

桥梁所在道路位于龙马河主题公园附近,桥梁及河道都有一定的景观要求。为了达到功能及与周边主题公园景观融合的需求,初步拟定两个方案。第一个方案为双塔斜拉索方案,如图2所示,第二个为单塔柱空间斜拉索方案,如图3所示。

图2 方案一桥梁立面

图3 方案二桥梁立面

由表1可知,这两个方案均能实现主梁上的景观要求,但是由于空间塔柱及索面形式的选择不一,实现的景观效果也不一样。方案一塔柱为单塔,塔高48 m,方案二塔柱为单塔,塔高30 m,相比之下方案一将塔柱合二为一变成空间塔柱,与周边景观融合度更高。

表1 方案比较表

3 桥梁设计

3.1 立面设计

桥梁采用钢筋混凝土连续箱梁,全长204.86 m,共分为三联,每联跨径为3×22 m,桥面全宽41 m,共分两幅。每幅桥面宽20.49 m。桥梁装饰塔柱采用钢结构塔柱,立面为单塔“A”字造型,塔高48 m,塔柱设置于第二联中跨桥墩处,桥塔与主梁相互独立。桥梁下部结构桥墩采用V型实体桥墩、桩基础,桥台采用桩接盖梁桥台,如图4所示。

图4 桥梁立面图(单位:cm)

3.2 平面设计

桥梁平面位于直线段,拉索及桥塔沿桥跨中心线对称布置,如图5所示。

图5 桥梁平面(单位:cm)

3.3 桥梁横断面设计

香港道路宽40 m,分别为3 m人行道+34 m机非混行车道+3 m人行道。龙马河桥梁全宽41 m,共分两幅,其中机非混行车行道宽34 m,两边人行道各宽3 m,两侧分别设置0.5 m宽的锚索区。机非混行车道及人行道横坡均为1.5%.

机非混行车道上面层采用4 cm厚细粒式沥青混凝土AC-13;下面层采用6 cm厚中粒式沥青混凝土AC-16。人行道铺设3 cm厚大理石火烧板,如图6所示。

图6 桥墩处桥梁横断面(单位:cm)

3.4 上部结构设计

上部结构箱梁采用钢筋混凝土连续箱梁,跨径为3×22 m。箱梁截面高1.4 m,宽2 049 cm,顶板厚25 cm,底板厚23 cm,边腹板厚45 cm,中腹板厚42 cm,箱梁悬臂板端部厚20 cm,以圆弧形式过渡至梁底。箱梁中横梁宽2 m,端横梁宽1.5 m,如图7所示。

3.5 下部结构设计

桥墩采用钢筋混凝土“V”字形实体桥墩,桥墩正面做10 cm轮廓内凹,连续墩纵桥向厚1.0 m,桥墩承台高1.5 m,桥墩桩基直径1.2 m。过渡墩厚由1 m扩大至1.6 m;桥台采用桩接盖梁桥台,盖梁高1.2 m,宽1.6 m,桩基直径为1.2 m,如图8所示。

图7 主梁构造(单位:cm)

图8 下部结构构造(单位:cm)

3.6 塔柱设计

如图9所示,塔柱结构采用钢箱结构,塔柱横桥向中心线为椭圆弧,截面采用钢箱截面,截面尺寸由1.0 m×1.5 m过渡至1.0 m×1.0 m,钢板厚度由16 mm变至10 mm。塔柱横向连接梁截面为2.0 m×1.0 m,V型撑截面1.0 m×1.0 m。塔柱基础采用群桩基础。

图9 塔柱构造(单位:cm)

3.7 拉索设计

全桥共设置18对拉索,拉索锚固于主梁及塔柱上,索体结构采用OVMRM5-19(Ⅴ)型热铸锚吊杆结构,拉索PRE5-19,锚具规格OVMRM5-19,破断荷载为623kN,安装拉力为49.8kN,如图10所示。

3.8 阻尼装置设计

拉索阻尼装置采用永磁调节式磁流变阻尼器,对外侧较长3根索采用HFMR1挡,内侧较短索采用0挡调节,如图11所示。

图10 拉索构造

图11 阻尼装置构造(单位:mm)

4 结构分析

结构计算采用桥梁博士V3.3及MIDAS Civil 2012进行主梁及塔柱分析。

4.1 主梁分析

(1)承载力验算:荷载组合按CJJ—2011城市桥梁设计规范[2]进行,材料采用其强度设计值。计算时考虑冲击系数和结构重要性系数,如图12和13所示,承载能力极限状态验算满足要求。

图12 最大抗力及最大弯矩图(单位:kN·m)

图13 最小抗力及最小弯矩图(单位:kN·m)

(2)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的裂缝宽度验算:按作用(或荷载)短期效应组合并考虑长期效应影响进行验算,如图14所示,计算的最大裂缝宽度不应超过0.2 mm。

图14 短期效应组合裂缝宽度(单位:mm)

4.2 塔索分析

桥塔塔柱采用钢结构,塔柱截面1.0 m×1.0 m过渡至1.0 m×1.5 m,塔柱横向连接梁截面为2.0 m×1.0 m,V型撑截面1.0 m×1.0 m。拉索结构采用OVMRM5-19(Ⅴ)型,索体采用 PES5-19型,安装拉力为49.8 kN。计算结果如图15~18所示。

图15 塔柱一阶振型(Hz=0.874)

图16 塔柱二阶振型(Hz=1.377)

图17 包络组合下应力图(单位:MPa)

图18 正面风荷载下位移

(1)振型分析

(2)应力分析

组合下最大应力67 MPa<310 MPa。

(3)位移分析

由上图,正面风荷载下最大1.5 cm

(4)稳定分析

取下塔柱进行验算N/ψA=21 MPa<310 MPa,稳定性满足要求。

5 设计特点

5.1 整体设计

如图19所示,龙马河大桥主桥为连续箱梁桥,上部采用斜拉桥型式进行装饰,塔柱设置于第二联中跨墩柱处,与墩柱形成有机结合,营造出桥梁宏伟大气的整体特点。

图19 桥梁实景鸟瞰

5.2 塔柱设计

塔柱为空间钢箱结构,塔高48 m,立面为单塔“A”字型,横桥向为半椭圆弧,与横撑构成寓意“希望之眼”的造型,立面、横断面造型宏伟。拉索采用竖琴式空间拉索体系,造型优美大气,如图20和21所示。

图20 桥梁塔柱立面

图21 桥梁塔柱横断面

5.3 减震体系

拉索阻尼装置采用永磁调节式磁流变阻尼器,如图22所示,无需供电,不受场地及外部条件制约,可根据减震实际需要设置不同的阻尼力档位,实现不同索长分档调节,减小低应力索的风雨振效应。

图22 桥梁阻尼装置

5.4 避雷及航空警示系统

避雷系统及航空警示体系:避雷系统(避雷针—塔柱—基础—承台—桩基形成通路),避雷保护半径不小于105 m,保证行人、车辆安全。同时设置航空警示系统,保证航行安全,如图23所示。

图23 避雷及航空警示系统

5.5 人文与环境特点

桥梁所在位置穿越龙马河主题公园,桥融于景,景更衬桥。河东岸以“龙”为主题,西岸以“凤”为主题,桥梁设计与龙凤主题呼应,和谐自然、相得益彰。桥梁的建成为该主题公园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如图24所示。

图24 桥梁景观融合

6 结语

对于有景观要求的桥梁设计,在充分分析周边环境的基础之上,利用桥梁结构形式与环境做到相互融合、相互渗透是我们桥梁设计追求的目标。本文通过对龙马河大桥的概念性方案对比及桥梁结构设计与分析,为同类桥梁的塔柱及拉索设计、景观概念设计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猜你喜欢
塔柱龙马拉索
龙马春风、忠义千秋
“龙马”巡游
中小跨径斜拉桥拉索监测方案研究
千米级悬索桥塔柱横撑施工技术与仿真分析
超高扬程升船机顶部机房形式及地震鞭梢效应分析*
大倾角塔柱施工过程分析控制
某长江公路大桥节段模型塔柱—钢横梁结合面接触分析
VOF法在斜拉索风雨激振数值模拟中的应用
缠绕螺旋线斜拉索气动性能的数值模拟
采用向量式有限元的斜拉索振动控制仿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