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雪
(上海市紫阳中学 上海 200231)
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注重知识的传授,忽视对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物理课堂应该将枯燥无味、晦涩难懂的物理知识讲授过程创设成学生能实际参与的活动,并为学生提供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机会,让学生愿意去探索、去思考、去体验.这个过程,就是培养学生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等核心素养的过程.初中阶段是学生思维能力迅速发展的阶段,也是关键阶段.因此,教师必须基于学生学情,设计出能展示和活化学生思维的课堂学习活动,使他们的思维能力得到更好的发展.同时要求教师能根据观察到的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思维表现,及时调整教学方式.
本文以阿基米德原理的应用一课为例,介绍如何在本节课中设计激活学生思维的学习活动,并观察学生的思维表现.
本节课是上海教育出版社九年级物理教材第六章“压力与压强”第4节“阿基米德原理”的第3课时,重点是通过轮船和密度计两个实例理解阿基米德原理.学生在生活中比较容易接触到轮船,但是学习本章内容前,对轮船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并不是特别清楚.于是,开始本单元学习时,安排一个单元实践作业:利用身边的材料,制作一个长度不超过12 cm的船模,单元学习结束时比一比小船的载重本领.经过调查,学生一般经历了以下两个过程.
第一阶段:利用经验,模仿阶段
首先学生根据自己生活中的经验,通过模仿实际船体的外观开始制作活动,在此期间他们遇到船体材料浸水破裂、不能漂浮、船体在水中倾斜、载物空间小等问题,但是都通过自己不断的尝试以及和同学的交流中找到了解决方案,成功制作一只船模.这个活动过程中,学生通过动手体验的方式,将已有的经验、知识和技术转化成实物作品,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更重要的是学生能体会到思维指导实践的乐趣.
第二阶段:不断学习,改进阶段
随着对本单元学习的加深,认识了浮力和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学生不再满足于船模的外形相似.而是又有了新思考:怎样让轮船载重较多?有的把船体设计的更深,有的将两只船粘在一起形成两只货舱,有的在船体的下方粘上空心纸盒或者几只乒乓球.学生每一次对船的改进过程就是他们的思维过程的展示.
单元实践活动,形式多样,体现灵活性、创新性,符合中学生的特点,又注重实践性、体验性.更重要的是,把学生从空洞的理论学习中解放出来,走进生活,从中发现真知,体验、探究更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对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思维习惯、学习兴趣等都有好处.
课堂活动1:小船承重比赛
活动内容:以小组为单位,在不沉船的前提下,比一比哪位学生的小船装载玻璃珠最多.
活动目的:活动中每个学生都能体验“成功”的喜悦,是对学生前期实验作业的探究设计活动的肯定,也是鼓励学生积极探索、实验创新的有效方式.同时,学生能基于事实证据,初步发现装载能力强的小船的共同点,并从物理学视角思考分析小船载重能力不同的原因.
课堂活动2:小船得分自评(表1)
表1 小船得分自评表
活动目的:教师在这个环节中的作用是提供判断学生实践作业质量的标准,而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独立参与评价的各个方面.这种自我评价的方式能促进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思考、积极反思.学生通过自评环节对自己的知识掌握情况有更清晰的认知.教师根据自评活动卡的填写,也能很清楚地观察到学生的思维所达到的水平,便于开展后续教学.
课堂活动3:小船互评(表2)
表2 小船互评表
活动目的:小组内开展互评活动,需要学生认真观察他人的作品,并结合自己的认知进行分析,最后以语言的形式展示出来.尽管有时不一定很准确,但是在被同伴“认可”和“否定”中,逐渐理清了自己的思路.互评的过程,就是学生们思维碰撞的过程、激活的过程,也是快速发展和提高的过程.
一个教学活动的高效利用,能将自评和互评融合在一起, 学生的学习效果会远远超过参与一些简单体验的连环活动.一方面,提高了学生的自主意识、反思能力与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加学生自主发展的动力,另一方面,有效地促进了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本节课堂教学活动中,通过操作和观察演示实验,展示同一艘“运沙船”在长江和大海中的吃水线的位置关系.引出探究活动:利用现有的器材(小试管、小钢珠、废弃笔芯、细铁丝、记号笔),比较两种液体的密度大小.
活动的目的:学生在亲身体验和比较的过程中,根据自己的猜想或假设,思考解决方法,最终在小组的共同合作中,合理地选择实验器材,完成探究实验.在探究的过程中获得思维发展[1].表3记录的是某小组学生的探究过程.
表3 学生探究过程观察表
整个实验方案虽然最初考虑不够严谨和规范,但是经过不断的思考和改进的尝试探究过程,最终达成探究目标.学生运用了科学探究的思维方式和探究方法,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都得到了提高.
身为初中物理教师,我们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特点,对教学活动设计进行不断的优化,多设计一些开放性的活动,让学生愿意去探索、去思考、去体验.如此,学生的物理学科素养便会在活动中得到提升,物理课堂教学效率也能获得大幅度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