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星堆博物馆,走进“神系”的世界

2019-06-28 07:12王晶晶
环球人物 2019年12期
关键词:广汉遗址考古

王晶晶

三星堆出土的铜大立人像,人像高1.8米、通高2.608米。

1929年春季的一天,在四川广汉南兴镇,一位名叫燕道诚的老人正与儿孙在门前不远处清理水沟。突然,锄头好像撞到了什么硬物,燕道诚和儿孙查视一番,发现了一个直径半米多长的“大石环”,挖开后里面竟然有一大批玉石器。

燕道诚曾在清朝官府任职,当地人称“燕师爷”。他知道这些玉石器来历不凡,怕张扬出去引来麻烦,于是不动声色地以原土掩埋,待夜深人静时才和家人一起搬回家中。在微弱的油灯下清理出的400多件玉石器,开启了一道历史的大门。人们以此为线索寻找、发掘,“三星堆”这个名字渐渐为世人所知。这里所发现的文物与中原迥异,仿佛蕴含着宇宙天地里无穷的秘密。

整整90年过去,离燕家院子不远的地方,静静地立着三星堆博物馆。博物馆党组书记、常务副馆长朱家可告诉《环球人物》记者:“三星堆的奇迹还在继续。”

伟大的文明就应该有点神秘

進入博物馆综合馆内,一抬眼就能看到一张三星堆遗址图。“目前遗址面积约12平方公里,它的鼎盛时期相当于夏商,于春秋早期衰败。不过,这些年代随着以后的考古发掘或有所改变。”讲解员吴波告诉记者。

当年燕家人挖到宝物后,极尽小心,但消息还是扩散开来。1934年春,在广汉县长罗雨苍的邀请下,华西大学(四川大学的前身)博物馆馆长、文化人类学与考古学教授、美籍传教士葛维汉带着发掘执照率考古队前来广汉,这是三星堆历史上的第一次科学发掘。

之后,葛维汉编写完成了《汉州发掘简报》,判断“这批器物的年代上限为铜石并用时代(新石器晚期向青铜时代过渡的时段),下限大约为公元前1100年(距今3100年)”。

新中国成立后,三星堆的考古发掘工作重新开启。1952年宝成铁路开工之后,以时任四川大学考古系教授冯汉骥为代表的四川考古界几次到三星堆一带进行考古调查,准确预言:“这一带遗址如此密集,很可能是古代蜀国的一个中心都邑。”1980年,“三星堆文化”被命名,“因为在最初发掘的位置有三个很大的黄土堆,清嘉庆朝地方志就记载此地为‘三星堆,至于网上什么撒下三颗星星、三星伴月之类的故事,都是附会而已”。

1986年,三星堆遗址展开了历史上最大规模的考古发掘,振奋人心的消息陆续传来,三星堆一醒惊天下。

作家余秋雨曾说过:“伟大的文明就应该有点神秘,中国文化记录过于清晰,幸好有个三星堆。”论神秘性,三星堆在国内乃至世界的考古遗址中独树一帜。

它年代久远。作为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考古发现之一,三星堆把古蜀国的历史向前推进了1000多年,昭示了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一样,同属中华文明的母体。

它造型独特。在三星堆发现的人物造型,宽眼、纵目,貌若外星人,辫子奇特,身穿薄衣。他们从哪里来?又为何消失?古史里的蚕丛氏,是蜀国首位称王的人,大诗人李白在《蜀道难》中感慨道:“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华阳国志·蜀志》记载蚕丛“纵目”,《蜀王本纪》及很多民间传说中都说他“椎髻”(头发在脑后梳成髻)、“左衽”(衣服向左交叉),最初居住在岷山石室中。三星堆的纵目人是蚕丛部族吗?和鱼凫氏又有什么关系?

在三星堆,截至目前并没有发现兵器或者劳作器具,都是祭祀礼器和生活器具。那些玉器之薄,青铜器之大、之精美,超乎人们的想象。“最薄的一片玉珪只有6毫米,需要非常成熟的技艺才能做到这样。”

三星堆的城墙墙基将近有40米宽,东、西、南城墙和内城墙都保存得很完整。证明这里是一个很重要的城邑。然而直到现在,三星堆都没有发现文字,仅有一些刻画符号,“要解开三星堆的谜题,还很难”。

东方神话+西方元素

三星堆博物馆是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和考古遗址公园。它不但是长江文明之源,也是连接世界之窗。它的文物到过50多个国家和地区做展出,吸引着世界的目光,成了中华文明走出去的“金色名片”。

1986年12月21日,《文汇报》(香港)评述说:“过去,在世界青铜器时代考古史中,只有埃及、希腊才有出土的真人大小的黄金面罩,如今中国也发现了这些文物,其中不少都是全国首次发现……这次发掘是四川考古取得的突破性进展,是全国商周考古的重大成果。”

三星堆出土的金杖,是已出土的中国同时期金器中体量最大的一件。

铜纵目面具,其眼球呈柱状向前纵凸伸出、双耳飞扬,造型极其夸张。

铜太阳形器,也有专家认为是车轮。

戴着黄金面具的青铜头像。

猜你喜欢
广汉遗址考古
大河村遗址仰韶文化房基保护加固修复
黑水城遗址出土F20:W63a文书研究
元上都遗址出土石刻的保护与研究
“考古”测一测
周末加油站(Ⅵ)
事实上考古不是挖恐龙
寻找丝绸之路遗址
考古学家
发明告密筒的西汉名臣
政绩毁于私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