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基斯坦是中国的“铁哥们”。然而,因两国历史、意识形态和国情的不同,两国人民之间存在着很多文化陌生面。尽管“中巴经济走廊”建设开展已久,但中国人对巴基斯坦的了解,仍十分有限。
巴基斯坦国民以旁遮普人占多数,同时有普什图人、信德人、俾路支人、穆哈吉尔人、布拉辉人、吉尔吉特人等多个民族。这几大民族各自保持了鲜明的特色,但由他们组成的国家又能维持基本统一,这是怎样做到的呢?这样一个复杂的“巴铁”,中国人该怎样了解呢?
世俗社会的万花筒
在巴基斯坦,市场被称为巴扎。
巴扎是最能体现巴基斯坦社会特点的万花筒。因历史和文化传统关系,巴基斯坦很多城市中的老城,其实就是一个巨大的巴扎。巴扎周围的房屋鳞次栉比,以同心圆的方式由内向外蔓延。城市的扩张也就是巴扎的辐射,离市中心越近,巴扎的历史越久,名气越大。
因日常生活所需,巴基斯坦的巴扎通常万物齐备。虽然巴扎分为不同的商品区域,但与民生相关的巴扎一般包含了食品、衣服、日杂、古玩等。
巴基斯坦的娱乐购物中心,多以某某Mall(购物商场)或Center(中心)著称。这里销售中高档商品,提供娱乐、餐饮服务,内设购物超市。娱乐购物中心通常集中了各种国际品牌和当地知名品牌的消费品,是中高档消费人群特别是年轻人青睐的去处。
这里是国际旅客感受巴国现代化和城市生活氛围的地方,是人们“逛街”最为理想的选择,更是直观体现巴基斯坦社会国际化程度的地方。
公园也是重要的公共空间。巴基斯坦人十分重视家庭关系,一到节假日便全家相约而出,在公园铺开布单,席地而坐,享受阳光,培养亲情。同时,公园也是游人休憩、青年聚会、孩子嬉戏之处,只要是阳光明媚、气温适宜的日子,公园中就会有大量的游人。此时,巴基斯坦不同民族的传统和文化一览无遗。
神圣之地
清真寺是巴基斯坦人的社区中心,也是人们日常互动最为频繁的场所。这种格局同中国的穆斯林社区十分相似,所谓“坊不离寺,寺不离坊”“依寺而居,依坊而商”。中国称之为“坊”,乌尔都语则称之为“买哈莱”,相当于维吾尔语的“买里”,即“社区”或“村落”。
清真寺不仅是履行宗教仪式的场所,还是人们交流感情和信息、从事宗教教育、进行社会救助、议决宗教事务的地方。围寺而居的人们,形成了一个地域性的宗教社区——“寺坊”。清真寺代表本“寺坊”,同周边各地的“寺坊”开展交流和互动。
除了社区清真寺,位于伊斯兰堡的费萨尔清真寺更加有名。这里是巴基斯坦全国,乃至世界各地游人的必游之地。想要了解伊斯兰文化的游客,往往会选择星期五中午到费萨尔清真寺参观,因为这天是聚礼日,人们会从四面八方聚集到清真寺参加礼拜,场面十分壮观。
苏菲墓园也是巴基斯坦人重要的公共空间。在巴基斯坦,知名的苏菲派圣地约有50处,大多数分布在旁遮普和信德省的城市地区。
巴基斯坦的伊斯蘭教,分为迪奥班德和巴拉里威两大派别。瞻仰苏菲墓园,缅怀先贤,获取吉祥,是巴拉里威一派重要的宗教实践。在知名的苏菲墓园,24小时都有人看守和瞻仰,除了信徒来此诵经、参悟、静修、缅怀之外,这里还是贫穷无助者寻求救助、心灵创伤者寻求倾诉、恬淡尘世者寻求寄托、身患顽疾者渴求奇迹的地方。
了解“巴铁”
上述六种公共空间,可以简单划分为世俗性场域和神圣性场域。前四种是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世俗性活动空间,以购物、娱乐、休闲、旅游为主;后两种则是宗教活动场域。
对大多数中国公民而言,巴基斯坦是一个被媒体宣传为“巴铁”的国度。然而实际上,因两国历史、意识形态和国情的不同,两国人民之间存在着很多文化陌生面。尽管“中巴经济走廊”建设开展已久,但中国人对巴基斯坦的了解,特别是同巴基斯坦社会的接触仍十分有限。
国体、民族、宗教、文化等方面的差异,为中国人理解巴基斯坦社会造成了很多障碍。生活在巴基斯坦的中国人,多为企业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工人,其次为留学生群体,而很少有游客。因为安全问题,企业对员工实行有序化管理,日常饮食、娱乐都在企业营地进行,很少有人能在业余时间外出游览;管理层中只有少数从事采购和外联的人员,能同巴基斯坦社会有所接触。
观察巴基斯坦社会的公共空间,可以为人们深入了解巴基斯坦提供一种视角。这也是人们了解其思想意识、社会结构、行为方式、语言文化的不二法门。否则,碎片化的网络信息很可能遮蔽我们的眼睛,让我们难以真正了解中国的铁哥们——巴基斯坦。
(《看世界》2019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