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禹 钱宝云 占新春
摘要 安徽水稻生产常遇高温、干旱、连阴雨、风灾以及低温冷害等气象灾害影响,通过生产调查、品种展示试验、病原菌的人工接种和非生物逆境鉴定等技术措施,分析水稻品种种植的耐热性、抗倒伏性、耐旱性、抗稻瘟病、抗稻曲病等,综合评估水稻种植的风险,能够有效规避或降低气象灾害对水稻生产危害。
关键词 水稻;风险评估;措施
中图分类号 S51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19)10-0047-02
Abstract Rice production is often affected by meteorological disasters,such as high temperature,drought,continuous rain,wind disaster,low temperature and cold damage in Anhui Province.Through production investigation,variety display,artificial inoculation of pathogens and identification of abiotic stresses,the risk of rice varieties planting can be evaluated comprehensively according to the heat resistance,lodging resistance,drought resistance,blast resistance and false smut resistance,which can effectively avoid or reduce the risk of meteorological disasters to rice production.
Key words Rice;Risk assessment;Measures
中国是世界上遭受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气象灾害的损失占灾害损失的近70%[1]。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是遭受损失最多的承灾体。近年来,天气变化异常,我国农业经常遭遇冷害、高温热害、干旱、洪涝等诸多极端性灾害气候,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和管理决策的重点,这对作物品种的选育提出了新的要求。据统计显示,自2004年以来,我国农作物年均受灾面积高达3 700万hm2以上,粮食损失约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10%[2]。
安徽是全国粮食主产省,水稻是安徽优势粮食作物之一,水稻生产类型多样,单季稻、双季稻并存,早稻、中稻、单季晚稻、双季晚稻齐全,籼稻、粳稻、糯稻品种兼有,常年种植面积220万hm2,总产稻谷1 380多万t,分别居全国第5和7位[3]。安徽水稻单产在6.2 t/hm2上下[4],水稻单产较低的主要原因是土壤肥力较低,生产粗放,技术不到位等,而安徽地处南北气候过渡带,高温干旱、连阴雨、低温冷害、风灾等气象灾害频发也是造成水稻单产较低的重要原因。笔者通过生产调查、品种展示试验、病原菌的人工接种和非生物逆境鉴定等技术措施,分析水稻品种种植的耐热性、抗倒伏性、耐旱性、抗稻瘟病、抗稻曲病等,综合评估水稻种植的风险,能够有效規避或降低气象灾害对水稻生产危害。
1 水稻品种种植风险评估的必要性
如何有效分散规避气象灾害对农业的风险是农业防灾减灾的迫切需求。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业保险工作,强调了农业保险的重要意义。自2004年以来,连续十多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根据当时农业和农村发展实际,对农业保险做出了针对性极强的政策规定,提出了试验和发展的具体要求。国家有关部委及各级地方政府也对农业保险给予了高度关注和大力支持。安徽省委省政府自2008年起全面启动了农业保险试点,出台了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开展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工作的实施意见》,制定了保险资金管理办法、理赔管理办法等8个文件,形成了农业保险制度体系。
农业保险虽然是农业生产者的保障,但是种植业核心是生产者利用农作物品种进行种植,农作物品种种植安全性是农业生产者普遍关心的问题。当前,我国农业生产上应用的农作物品种是通过多途径审定的品种。一是国家及省种子管理站组织品种试验,达到品种审定标准而通过审定的品种;二是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自行组织的绿色通道品种试验,并在种子管理部门备案的品种;三是科研单位间、科研与企业及企业间联合体组织品种试验,达到品种审定标准而通过审定的品种;四是相同生态区省份审定而引种备案的品种等,品种审定途径多元化,各种途径品种试验要求严格程度也不尽相同。
目前随着农业生产新型主体不断涌现,水稻生产方式也多种多样,尤其是播种时间参差不齐。如江淮分水岭地区的六安到滁州一带,早熟中籼稻通常在4月10日前后播种,抽穗扬花期大约在7月下旬,易遇高温天气,对品种耐热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江淮及沿淮地区麦后直播稻,一般播种从6月10日持续到7月初,抽穗扬花期最迟的大约在9月下旬,远远超出安徽江淮地区水稻安全齐穗期,水稻生长后期易遇低温天气,耐寒性差的水稻品种的结实率和饱满度将会受到影响[5]。
水稻品种试验过程中,主要鉴定品种的产量、品质和抗病性等而对于水稻品种在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如耐热性、耐寒性、抗倒伏性等,未做严格要求。此外,品种试验是以统一方案、按照季节正常播种期进行试验,这样通过试验而审定的品种在生产中或早或晚播种,将会给农业生产带来潜在的风险。例如,水稻抗稻瘟病在品种间差异较大,有高抗、中抗、中感等,中感的水稻品种在较适宜天气条件下一般不会发生稻瘟病,但日最高气温在25 ℃上下、连续阴雨天气条件下容易诱发稻瘟病大发生,对水稻产生危害[6]。2014年怀远县由于8月下旬—9月上旬抽穗扬花至灌浆初期遇连续阴雨天气,大面积粳糯稻稻瘟病发生,造成严重减产,正是由于不抗稻瘟病品种抽穗扬花期遭遇适宜稻瘟病大发生的天气所致;极少数对高温敏感的籼稻品种往年在8月中旬抽穗,结实正常,而2016年8月中旬抽穗扬花期遭遇高温天气,造成结实率降低,受影响严重的品种结实率甚至低于30%,造成大幅度减产,给农业生产者带来严重损失[7]。除自然灾害外,水稻品种种植安全性直接与品种内在的特征特性有关,通过生产调查和试验研究相结合,充分探明水稻品种潜在风险,从源头减少或杜绝不良水稻品种在生产上应用,从而有效降低或控制由不良水稻品种带来的农业生产风险。
我国农业保险研究主要针对农业气象指数,而将天气气象指数与农作物品种相结合进行研究较少。根据规定,在减产30%以上方可获得赔付,但农业生产利润本来就较低,30%以内的损失对于农业生产者来说是非常严重的。因此,根据各地农作物生产情况,结合当地天气条件,对水稻品种种植风险进行评估,对风险预警、防灾减损、促进水稻品种选育水平提升、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都具有重要意义。
2 水稻品种种植风险评估的意义
2.1 防灾减损
通过对水稻品种种植潜在风险评估,可以防灾减损,提高农业保险服务水平,有效降低农业生产风险和农业保险赔付率。
2.2 规避风险
通过试验和农业生产调查,探明不同水稻品种选择适宜播种期,不同播种期选择适宜水稻品种,为农业技术部门和农业生产者提供参考。
2.3 风险预警 通过农业生产调查和水稻品种试验研究,揭示一些水稻品种存在的严重影响产量的缺陷,当缺陷与气象风险重叠,容易导致严重减产,可以通过提前风险预警,预防或通过补救措施减轻灾害对水稻危害发生,降低水稻生产损失。
2.4 防止风险转嫁
多方位数据分析显示,防范道德风险转嫁给农业生产者,遏制农业生产者的被动逆向选择风险。
2.5 提升育种水平
通过对水稻品种风险评估,调查水稻品种抗病性以及对非生物胁迫的抗性,将存在严重缺陷的水稻品种消除在试验田里或生产示范初期,降低水稻生产风险,通过水稻品种的改良促使安徽乃至全国育种水平提升。
3 水稻品种种植风险评估性状
主要针对水稻品种在生产中易大面积成灾的某些性状进行研究,而且这些性状在不同品种间有较大差异,在不同播种期与天气气象指数相关联表现也不尽相同。
水稻品种生产调查和试验研究充分暴露水稻品种存在的潜在缺陷,让农业生产者提高对这类水稻品种种植风险及预防的认识,通过选择优良水稻品种或有效措施降低水稻生产风险,达到风险预警、防灾避灾减灾的目的。
由表1可知,不同地区、不同季别对水稻品种要求是不同的,如中籼稻早播需耐高温热害、迟播需耐低温冷害,晚粳稻主要耐低温冷害和抗倒伏等,因此可以根据地区和季别分别进行针对性研究。
易发生气象灾害環境下生长,致使水稻品种自身缺陷与自然气象风险条件叠加,充分暴露水稻品种对逆境的抗击能力,如水稻的耐热性、耐寒性、抗倒伏性等,评价水稻品种种植存在的潜在风险。不同水稻品种在不同时期种植,存在的风险性状是不同的,一个水稻品种可能存在多个风险性状。
通过水稻品种现场展示、品种特性鉴定,将水稻品种潜在的种植风险信息提供给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农业生产者、种子企业等参考应用。根据水稻品种种植存在的风险性状评估以及种植时间和地区的气象指数发出种植风险预警,根据天气变化情况采取有效措施预防气象灾害对水稻生产的危害。
参考文献
[1] 于成龙,李婧语,蔡金波,等.我国的主要气象灾害及防御对策[J].吉林农业,2018(12):100.
[2] 赵铁松,陈小雷,郭丽丽.农业气象指数保险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J].福建农业,2015(7):166-167.
[3] 张培江,付强,李霞红,等.安徽省直播和机插水稻生产存在问题及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0):5820-5823,5826.
[4] 安徽省统计局.安徽统计年鉴—2018[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8.
[5] 许信旺,孙满英,方宇媛,等.安徽省气候变化对水稻生产的影响及应对[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11,30(9):1755-1763.
[6] 邓珍,郭水连.水稻稻瘟病与气候条件分析[J].宜春学院学报,2008,30(2):135-136.
[7] 陈砚涛,霍延风.安徽省江淮地区水稻高温热害发生规律及其对产量结构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17,45(19):190-194.
[8] 张启军,吕川根,虞德容,等.水稻抗病基因聚合育种研究进展[J].中国农学通报,2008,24(8):57-62.
[9] 陈煊.水稻抗茎倒伏的力学评价方法及抗倒因子的研究[D].扬州:扬州大学,2014.
[10] 梁天锋,王强,陈雷,等.基于时积温的水稻耐热性鉴定方法研究[J].南方农业学报,2016,47(4):537-541.